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539929750
条形码:97875399297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16~32岁文艺青年为主
丛书名:鲤系列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鲤嫉妒》是一本探讨人性深处中“嫉妒”情绪的图书。书中主人公帕慕、苏童、棉棉、彭浩翔、王小慧等人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直面自己内心中的嫉妒一面......
张悦然自己的小说《怪阿姨》讲述了一个永远无法感受到嫉妒情绪的奇怪女人,试图用各种极端的方式让自己感到嫉妒,体会到人间感情的故事,故事延续了张悦然一贯的风格,诡异而妖艳。
德国年轻作家尤迪?海尔曼的小说《露特》,殳俏的《厚煎鸡蛋卷》两个小说分别通过轻描淡写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内心深受嫉妒折磨之沉重,周嘉宁的《密斯特保罗》传神地可刻划了一个落魄、邋遢的生活失败者,与主人公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由此擦出一种微妙和稍纵即逝的嫉妒之感,葛亮的《龙舟》,用一个惊悚的鬼故事,捉住了嫉妒这只顽固而邪恶的心魔。《鲤?嫉妒》的小说部分几乎将人性中嫉妒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简介 张悦然, 山东济南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2001年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3年在新加坡获得第五"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第二名,同年获得《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获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05年获得春天文学奖。最新长篇小说《誓鸟》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长篇小说。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图文小说集《红鞋》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编辑推荐 《鲤?嫉妒》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首次为一本中国图书题词,他说:“嫉妒是一种黑暗的情绪”。
张悦然将推出《鲤》系列主题书的第2本——《鲤?嫉妒》。在以80后一代的孤独体验为主题的《鲤:孤独》中,日本著名女作家青山七惠的加盟就非常吸引人们的关注,而到了《鲤?嫉妒》中,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香港著名导演彭浩翔、著名作家苏童、棉棉,德国年轻作家尤迪.海尔曼的加盟更是表现出张悦然的号召力和国际化的视野。
张悦然在这一系列对“嫉妒”的探讨和追问,慢慢的深入80年代出生的人们那迷乱纷纭的内心。80年代出生者的嫉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来自何处,去往何方,尽在《鲤?嫉妒》之中。
专业书评 人不要和人性过不去 周嘉宁讲,她们的《鲤》第二本出来了,这一回讲的是“嫉妒”,我想他们可真是够有胆儿的,几乎敢碰这么阴郁的东西,收到书的时候,发现封面也是阴郁的可以,当然这本身是恰如其分的。
不过另一方面看来,也许人也只有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才是够胆量讲这两个字的。因为无论是嫉妒,还是谈论嫉妒本身都需要力量,(帕默克讲,他在谈论嫉妒之前是要喝瓶酒的),并且这种谈论本身很有可能误伤到自己,而人也只有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才舍得对自己这样做。再者,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并不真的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于是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于是嫉妒本身也就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这样看来,他们这一回讲嫉妒真是很好。就像张悦然讲的,面对这些阴暗的东西,人反而可能变得很干净,虽然“变得很干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可以比较诚实的去谈论这两个字,的确给一些我们羞于启齿的情感打开了一个闸口,比如看于是的那篇《灰色花园里的迟暮美人》,感觉她拿这种多少有些局促、尖刻的人性怀念到了自己的母亲,很是感动。看来由嫉妒本身也是可以达到一种真诚的凭吊,张悦然讲的是对的。
我从来都是对那种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嫉妒到病态的东西非常有好感。比如《奥赛罗》,不可思议嫉妒几乎够力量承担起一部小说情节演进的全部,而莎翁也的确成功讲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关于为什么我们喜欢摧毁别人的幸福这回事。
还有《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丈夫由于性无能,而大骂老婆下贱,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无权对老婆有任何的要求,但是还是会嫉妒,可见嫉妒本身多少是有些非理性的。还有《大开眼界》中,汤姆?克鲁斯演的丈夫甚至会嫉妒妮可?基德曼演的老婆对自己在性上面的坦诚,老婆对丈夫说自己在一个城堡里参加了一场带有神秘仪式的性派对,但是哪怕是这种坦诚,也还是会叫丈夫嫉妒,并且这种嫉妒又因为彼此间的“袒露心扉”而很难引发“奥赛罗”式的那种极端的报复,所以这种嫉妒只能更严重的指伤自己。看来男人的性嫉妒是无所不在的,疯狂荒谬,并且很多时候不过是建立在自负和幻想之上,就是不能允许别的什么男人在性生活比自己更加丰富多彩。也许这样讲,有一点掉进弗洛伊德的那种“泛性论”中了,但是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比这更容易解释人性吗。
较之男人的那种出自于性本能和性权利的嫉妒,女人在情感上的嫉妒同样是惊人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关于女人勾心斗角的小说和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鲤?嫉妒》中收录了一篇关于苏童的访谈,他回忆当年创作《妻妾成群》的时候,其实是看清了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说到底是有一点惺惺相惜的东西在,于是在所有的怨念之外,反而有了一点缠绵悱恻。并且这种厮杀是拿女人最为美好的天真和青春为代价的,难怪当年看那本小说的时候,实在是唏嘘不已。不过还是感谢苏童没有写出那种“快乐的叫人讨厌的女人”,那样一来,我们读起来,也只剩下嫉妒了。
这就扯到了关于感情上的嫉妒这么郑重的东西,感情里面要掺入了太多嫉妒的话,是很有杀伤力的,变成一种绝望的爱欲,当然很好看。不过这种东西也是看别人的热闹,谁也不希望摊到自己身上。比如去年大卖的《赎罪》,电影实际上讲到了一种情感上很不道德的东西,由嫉妒而来的暴怒和恶,但它本身就是存在的,并且真真实实的折磨到了所有的人。虽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电影中那种破坏性的嫉妒成了对于感情一个不错的考量,残酷来说,就是嫉妒真的可以让我们从各种暧昧的游戏中清晰的指认出感情来,它并不是毫无意义,虽然最后,所有的人都付出了代价。
看来男人也很会写嫉妒,苏童、麦克尤恩都是的,还有叔本华,我一直觉得他也特别会写嫉妒的东西,他嫉妒运气、女人(虽然他骂女人是出了名的)、青春、权利、财富……,虽然另一方面,他也叫很多人嫉妒死了他的那种才华。
格里耶的《嫉妒》也很有意思,一点都不好看,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本小说到底哪里讲到了嫉妒,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被一种煽情的、夸张的、古典主义的嫉妒害得不浅,而对于嫉妒在真实生活中那种不动声色的面相反而很迟钝。而格里耶的《嫉妒》,也许恰恰是用了这种迟钝的写法,从而也确立了这两个字在文学上的一个新的表现形式,不知道这样理解是不是正确的。
但是至少,格里耶有一点是正确的,嫉妒在真实生活中,的确是没有什么表情的。七宗罪很早就分了一个名额给嫉妒,我一直觉得之外的六个,比如贪吃、淫欲之类的,都很好玩儿,而且几乎可以轻而易举的为这些带罪的家伙画出一幅丑态来。但是嫉妒的面貌,实在是模糊,我从不否认它的能量巨大,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寂静无声,冷血低温,不可被证明,也不可被描述,从而叫他毫无趣味可言。
我们的文化里太爱讲: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可是既然是人性,与生俱来,又几乎不可以改,那又算什么弱点呢。再来,为了弥补这种“弱点”,我们的文化里又总是强调如何将嫉妒转化为一种正面的能量,这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其实嫉妒有什么可怕的,它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而对于任何关于人性的东西,我们都不必感到羞耻,我们会对别人有敌意,但是这种敌意背后也有一种关于“不公平”的屈辱感,我们宁愿所有人一起痛苦,也不愿意让谁比谁过的更幸福。嫉妒就是这样一回事,它从来如此。奥登讲过:“嫉妒的肇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自知之明”,可是自知之明也错了吗,那我们对嫉妒也只能更加的束手无策了。马克?吐温也讲过一句也许很对的话:我们真正应该嫉妒的,是那些死去的人;而对于活着的人,还是多给他们一些怜悯吧。没错,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之间的无穷无尽的嫉妒,我们真的应该怜悯,这种情感很不舒服。
《鲤》里面有一些小文字讲到了各式各样的嫉妒,比如彭浩翔讲,他甚至会嫉妒自己很爱一个人,就是说嫉妒凭什么有人可以在感情上这样控制他,不过这个导演也够矫情的,搞不好他是在献宝。还有冯唐讲北京女孩儿,看上去不怎么会嫉妒人,于是容易被人误解在感情上不怎么认真和痴情,反而有点亏。我喜欢冯唐这家伙讲的,他是对的,我就是喜欢装的满不在乎的哪一种,但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藏的更深一些罢了。还有绵绵讲到的自己的故事,她以为自己不介意男朋友和别人上床,但是当这些东西真的发生的时候,也还是会不舒服,这就是嫉妒了;绵绵还喜欢当众戳穿别人的嫉妒心,这一点都不好玩儿。但是没错,我们很多时候,是善于戳穿并且利用别人的嫉妒心,有时候在交往中总是会故意的制造一些事端,就是要叫别人不舒服,因为我们总是会对很喜欢的一些人,时不时的残忍一下子。
写了很多发现:其实说到底,语言在嫉妒面前还是有点无能为力。
很多时候,赞美也是一种嫉妒,是的,我赞美这本书,这样一来,至少是不虚伪的。而对于在真实生活中,所有人都会有的那些嫉妒的倾向和意识,其实也不必太负疚,人不要跟人性过不去,当然这不是纵容,我们可以做的,至少是保持一种“判断力的平衡”,就是说真正努力去看清楚自己所嫉妒的事物,这当然不容易。
记得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未来的那个世界,人类过着这样一种生活,没有爱情、没有生育,却有着完全自由的性关系,于是这就是一个无嫉妒、也无感情,所有人都和一块肉没什么区别的新世界。可惜赫胥黎所给出的小说的结局就是,在那个美丽新世界中,所有的人,也因为这种非人性,而变得更加的可悲。所以看来,嫉妒至少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我们和一块肉终将有所区别。
目录
锲子 张悦然
沙龙:
妒水浇灌罂粟花 鲤编辑部
灰色花园里的迟暮美人 于是
腐烂是一场成人礼 黎戈
暴力不过是一幕前戏 于是
角色:
庭怨深深,深几许 鲤编辑部
锦床缎被下的豌豆荚 黄小幻
江户时代的烈女图 鹿节日
苏童:情感的坏孩子 张优优
星相:
用饱满的汁水画一朵破碎之花——女祭司
小电影:
发高烧的影子 图:村山加奈 文:故事
对话:
黑情绪存档录
帕慕克:嫉妒这种黑情绪
王小慧:一地愤怒的茶叶末
彭浩翔:割不掉的阑尾
冯唐:玫瑰与菜花儿
棉棉:低眉的菩萨,我可以放下爱吗
刘野:年华辛辣,我和我的洛丽塔
镜子:
呼吸生疼 图: lina Scheynius 感谢: Jeuce
态度:
潘多拉宝盒,你被塞满了吗——剥开80一代的嫉妒 鲤编辑部
多余的热水从梦境上方流过 徐斯
我已不能让青春连着陆地 张悦然
大都会的语言,我从未抵达 小饭
你是模特儿,我是香奈儿 茉莉
没有丝织不出一个女孩 何迢迢
给我一节猜火车 豆豉
心魔的病历 鲤编辑部
小说:
密斯特保罗 周嘉宁
鸡 谢晓虹
挚敌 胡淑雯
厚煎鸡蛋卷 殳俏
怪阿姨 张悦然
情愫 灰明
龙舟 葛亮
露特 尤迪?海尔曼
……
序言 卷首语
张悦然 文
这一期我应该尽少撰文。因为据说天蝎座的嫉妒心是最强烈的,我来诠释嫉妒,也许有失公允。但我却不想错过这个时间,来仔细度量一下内心深处的嫉妒。
曾有一段旅途,和几个朋友同行,朝夕相处,形成一个闭合的小世界。对其中一个人淡淡的欢喜之情,骤然放大,像横亘在门口的大石头,无处躲闪,唯有面对,解决。而另一个女孩,也许和我一样,只是想在乏味的旅行中寻找一点令人兴奋的事。不管怎么说,她看起来像是在和我争夺,情敌的身份立刻盖过了朋友。这些情感只有几天的寿命,等到旅行结束,各自回家,爱和妒都会化为乌有。我看得如此透彻,却无法劝说自己松手,嫉妒被关在一只密封的小火炉中,越烧越旺。视野里只剩下这一件事。它变得那么重要,让我忘了其他的事,另外的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局限。围困在狭促的空间里,看不到之外的人和物,执着于眼前。孩子,尤其是孤儿和智障儿童,他们庞大而专注的嫉妒心,正是因为生活空间的限制。在许多小说里,嫉妒心旺盛的人大都活在窄小的世界里。如果《钢琴教师》中的艾丽卡可以走出和母亲相亲相憎的二人之家,也许她就不会把碎玻璃放在女孩的外衣口袋里,在汽车外偷看年轻的情侣做爱。如果希尔薇娅?普拉斯可以打碎用诗歌和幻境制造的钟型瓶,即便休斯带给她的伤害依然深重,她也能够另寻生趣,不至于在三十二岁的时候结束生命。
嫉妒,即便存在攻击性,也是源于自卫。拥有的东西受到威胁,嫉妒像一种条件反射,一种用以御敌的分泌物。是本能,接近于原始,非常纯粹,比爱更加真实有力。嫉妒可以度量情感之浓烈,但爱不能,它常开常败,枯荣里充满了自说自话。我喜欢读日尔曼语系的小说,它们充满了嫉妒,此间蕴藏的巨大能量,或可作为生命强壮的应证。但在德国的年轻作家,比如出现在本书中的尤迪特?赫尔曼,小说中的嫉妒只是浮现在脸上的淡淡笑意,在空乏的生活中很快消解。他们不再以一种抓住、粘着的方式生活。她的小说我虽喜欢,但其中气若游丝的情感,终究有缺憾。
很奇怪。在制作这本主题阴暗的书时,我忽然觉得自己一点点变得很干净。
文摘 插图:




小说
挚敌
有一种记忆,像葡萄,冻在冰库里一年,两年,十年,或者二十年,直到这辈子第一次搬家,在准备清掉之前,才看清它的长相。
这一粒粒硬得像肿瘤的东西,当初是怎么懒得清理(要知道,清洗葡萄是很耗时费力的:繁琐的表面积,动不动就破皮,像小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一段时间过后依然舍不得丢弃,储存了一阵又不太敢吃了……其实摆烂了也就丢了,偏偏摆不烂。又偏偏,不烂的东西比任何好东西或坏东西更难处理。于是不处理。
不处理。
直到搬家,不得不处理了。葡萄已经二十岁。
你将它自冰库的内壁剥下,像剥下一块礁岩似的,无法界定这葡萄是活了二十年,还是死了二十年。
葡萄没有发霉,就像故事还是故事一样。过了二十年,故事没有腐坏、变味,它甚至还是新鲜的。像一条封存在冰层的鱼,百年的冰水化去,它抖一抖背鳍,掀动了鳃盘,活生生游开了。
故事自记忆的冻土爬出来,咳一咳,像一粒不死的葡萄,原汁原味,还能呼吸。
故事完整无缺,我以为。故事因遗忘的坚决、回忆的静止,免于人为的涂改与破坏。我以为。就像童年收到的那些情书,一字不变,墨色不改。小学生恭恭敬敬的笔迹,幼稚兮兮地装大人。譬如这一封,张汉杰在放学时给我的:许清芬小姐,我在此正式向你求婚,你若不嫁给我,我就要去剃度当和尚。
张汉杰小朋友的,爱的誓言(由于不了解语言的重量,误信了自己对语言的使用权,就像最不了解永恒的人,最敢于提起永恒),一字不变,墨色不改,埋在记忆的冰层,被回忆的温度化去。他当然没去剃头,他的头发一路茂长,直到头皮喊累的地步。
上 在发出恶臭的黑暗中
我还记得的,张汉杰早就忘了。他可能也不记得,在求婚信发布的隔天,下午第三节的体育课,他的母亲与姐姐被他请来鉴定,鉴定她们的儿子与弟弟看上的女孩,是不是一个漂亮的淑女。
他姐姐眼睛细细的,剪了直线型的娃娃头,非常的亚洲,在美国学校念初中。一口昂贵的英语腔里装了牙套,矫正那怎么也看不出毛病的齿列。她翩翩走向我,橘色的裙尾被强风咬了一口,火焰般烧开来,她不遮不掩也不收紧步伐,照样明明艳艳地走到我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