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书读书

发布时间: 2010-02-23 23:51:24 作者:

 读书读书

  • 市场价:¥12.00
  • 卓越价:¥8.90为您节省:3.10元 (74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2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
  • 4 颗星:
  • (1)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2篇评论 (2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世故人情
    共计价钱:¥24.00
    同时购买共计:¥18.3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309044703
    条形码:97873090447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漫说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读书读书》中收录了知名作家的读书故事,也许在书中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影子。随便翻翻,在书中寻找心灵的伴侣。读书是一件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人如痴如醉。
    作者简介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文革中辍学,在粤东山村插队八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重返校园。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历任北大中文系讲师(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现为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浙江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1993年9月-1994年7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97年3月-7月)、德国海德堡大学(2000年10月-12月)、英国伦敦大学(2001年7月-8月)、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04年2月-6月)以及台湾大学(2002年9月-2003年1月)任客座教授或研究教授。

      先后出版《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黄子平、钱理群合作,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图像晚清》(与夏晓虹合作,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2003)、《当年游侠人》(2003)、《看图说书——中国小说绣像阅读札记》(2003)、《当代中国人文观察》(2004)、《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2004)、《文学的周边》(2004)等,以及论文两百余篇、编注二十余种。
    1991至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另外,主编"学术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史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贵州教育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台湾学术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等。

      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结集有《书里书外》、《大书小书》、《学者的人间情怀》、《书生意气》、《阅读日本》、《漫卷诗书》、《游心与游目》、《北大精神及其他》、《掬水集》、《茱萸集》、《陈平原序跋》、《大英博物馆日记》、
    编辑推荐 最后《读书读书》中介绍了一些书店,去逛逛此等格调高雅而气氛融洽的书店,自是一大乐事。
    目录
    鲁 迅
    随便翻翻 l
    周作人
    闭户读书论. 4
    入厕读书 7
    古书可读否的问题 11
    陈 源
    再论线装书 l 3
    林语堂
    读书的艺术 l 7
    论读书 23
    吸烟与教育 3 1
    老 舍
    考而不死是为神 33
    读书 35
    叶圣陶
    读书 38
    叶灵凤
    重读之书 40
    冯 至
    读书界的风尚 42
    马南邶
    事事关心 46
    孙 犁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 49
    东方望
    "书读完了" 54
    金克木
    谈读书和"格式塔" 62
    王了一
    书呆子 68
    战时的书 73
    叶灵凤
    书痴 78
    书斋趣味 80
    黄 裳
    书痴 82
    夏丐尊
    我之于书 88
    阿 英
    版本小言 90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 93
    唐 韬
    藏书印 101
    藏书票 103
    黄永玉
    书和回忆 105
    许国璋
    读书诸相 109
    茅 盾
    旧书铺 113
    叶灵凤
    旧书店 117
    郭沫若
    卖书 119
    朱自清
    买书 1 22
    宗 璞
    个艮书 125
    叶圣陶
    《西谛书话》序 128
    郑振铎
    访笺杂记 130
    售书记 137
    《劫中得书记》序 141
    《劫中得书记》新序 145
    孙 犁
    书的梦 149
    我的二十四史 155
    黄 裳
    姑苏访书记 158
    周作人
    东京的书店 163
    朱自清
    三家书店 168
    唐 韬
    书林即事 175
    黄 裳
    琉璃厂 179
    阿 英
    城隍庙的书市 185
    西门买书记 193
    ……
    文摘 书摘
    之书
    叶灵凤
    小泉八云曾劝人不要买那只读一遍不能使人重读的书。这是一句意味很深长的读书箴言,也是买书箴言。中国古语所谓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在机械生产的今日,一个人即使财力和精力都胜任,恐怕也不能读尽所有的书,买尽所有的书。因此,我们在不十分闲暇的人生忙迫之中,能忙里偷闲,将自己所喜爱的读过的书取出重读一遍,实是人生中一一件愉快的事。
    读书本是精神上的探险,尽管他人的介绍与推荐,对于一本书的真实印象如何,总要待自己读完之后才可决定。有些为一般人所指责的书,自己因了个人的特性或一时的环境关系,竟有特殊的爱好,这正与名胜的景色一样,卧游固是乐事,然而亲临其地观赏,究竟与在游览指南之类所得者不同。将读过的书重读一遍,正与旧地重临一样,同是那景色,同是自己,却因了心情和环境的不同,会有一种稔熟而又新鲜的感觉。这在人生中,正如与一位多年不见的旧友相逢,你知道他的过去,但是同时又在揣测他目前的遭遇如何c
    有人说,与其读一百部好书,不如将五十部重读一遍,因为仔细的将已经获得的从新加以咀嚼,有时比生吞活剥更有好处。但可惜的是,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我们遂终于在顾此失彼之中生活,正如可爱的季辛所慨叹:
    "唉,那些不能有机会再读一遍的书哟!" 季辛所惋惜的,不仅是可以重读,而是那少数的可以百读不厌的书,因为他接着又说:
    "温雅的安静的书,高贵的启迪的书:那些值得埋头细嚼,不仅一次而可以重读多次的书。可是我也许永无机会再将他们握在手里一次了;流光如驶,而时日又是这样的短少。也许有一天,当我躺在床上静待我的最后,这些被遗忘的书中的一部会走入我彷徨的思索之中,而我便像记起一位曾经于我有所助益的朋友一样的记起他们——偶然邂逅的友人。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在这岁暮寒天,正是我们思念旧友,也正是我们重行翻开一册已经读过一次,甚或多次的好书最适宜的时候。
    (选自《读书随笔》一集,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版)P.40-41
  • 读书人网 >文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