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长安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801753941
条形码:97878017539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中国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既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所赐予人类的壮伟景观,在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史中,为数众多的中华名山更是承载着我们辉煌灿烂的瑰丽文化。
五台、普陀、峨嵋、九华四大佛教名山,碧染芙蓉、缥缈云飞,有如人间之蓬莱仙境;武当、龙虎、齐云、青城四大道教名山,万叠紫翠、亦灵亦幻,引得五方妙众共朝宗。
泰山之华丽,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秀美,恒山之奇绝、嵩山之空灵,更是天然胜景与人文情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黄山:“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则使朋友们深醉于奇峰云海、青松怪石。使我们忙碌的身心回荡在晨神暮鼓里,掩映于碧瓦朱檐中。漫步书中,即可神游于华夏多骄峰峦、秀美山川之间,使我们深深地为名山之奇峻、丽峰之险美所折服,所感动;更可使我们纵情吟唱于其间,忘掉人世间所有的烦忧……
作者编著此书,旨在帮助朋友们更多地了解中华名山,认识中华名山,欣赏中华名山,尤其是对其文化底蕴有更全面的掌握。在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每天游走于钢筋水泥的“森林”间,应酬于灯红酒绿的繁华中,难得浮生半日闲去寄情山水。已与先祖们推崇的“行万里路,破方卷书”相去越来越远,根本无法再遍访名山,寻古探幽,一览众胜。有鉴于此,我们按照师法名山大川,得其洁气、灵气,以养正气,以成其大气的目的。用“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各地域名山”的顺序来编写本书,共辑录了中华名山64座,基本以“自然”和“人文”两部分为重点,除关于风景介绍,还收集了相关的神话传奇、古代诗词、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等内容。对碑铭石刻,名观古刹,也做了重点描述。各章节均有以山相关的诗词为题,相应地增加了名山文化的内涵。
朋友们,我们无法纵情山水,但纵览本书定可使我们神游其间,恋而忘返。
媒体推荐 书评
阐释并传播我们的精神与文化,记录并承载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编辑推荐 “璀璨中国”书系阐释并传播我们的精神与文化,记录并承载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本书为丛书之一,向你介绍祖国瑰丽的山川美景:从碧染芙蓉、缥缈云飞的五台、普陀、峨嵋、九华四大佛教名山,到万叠紫翠、亦灵亦幻的武当、龙虎、齐云、青城四大道教名山;从雄丽的泰山到险峻的华山;从秀美的衡山到奇绝的恒山再到空灵的嵩山……
目录
五岳
壁立烟宵万古存——泰山
西岳殊处尊——华山
朱鸟展翅垂云天——衡山
乾坤自有灵境在——恒山
太少无穷奥——嵩山
……
文摘 书摘
泰山景区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
合而成。人文景观的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
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
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
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
,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
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
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为泰山留下了千古诗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岱顶 泰山之“妙”区在岱顶,南天门是“上天”的第三道天门,为岱
顶的大门。登上南天门,漫步在天街玉栏石阶,有如遨游天府仙界,飘飘欲
仙,尽得大自然的奇妙。这里山风呼啸疾过,李白登南天门曾作诗:“天门
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经碧霞祠、大观峰,就到了泰山极顶——玉皇顶。玉皇顶为泰山绝顶。
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创建于西汉,山门额书“
敕修玉皇顶”,正殿内祀明代铜铸玉皇大帝像,神龛上匾额“柴望遗风”。
远古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司
观“黄洞金带”。
登临岱顶,可观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
海玉盘”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泰山日出壮观而动人心弦,是岱顶奇观之一
,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泰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泰山观日处位于泰山
玉皇顶东南日观峰上,峰北侧的拱北石为最佳地点。日出时初为一红线,渐
渐扩张,忽红、忽黄、忽赭,杂以青天斑斑,似蓝似白,绚烂多彩,荡漾如
波;久之红云下忽见弓形,须臾呈半圆形,其升极速,瞬间跃出地平线,光
芒四射,极其壮观。明代诗人查约在《秋暮登岱》中写道:“龙峪危峰逼,
天门古殿开。月华秋气爽,日观沧海回。地向皇都迥,山迎曲阜来。登临何
限意,极目凤凰台。”
岱顶佛光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
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
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