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
页码:13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695726X/9787806957264
条形码:97878069572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云南旅游新景点云南旅游小镇丛书
内容简介 《水富向家坝:南丝绸之路入滇第一镇》中的向家坝镇南云富镇和楼坝镇合并而成,其境为古代人活动区域,属《尚书禹贡》记载的梁州境域。秦时属侯国(今四川省宜宾市),两汉至两晋时属犍为郡之道县;南北朝时改道为戎州、外江县,向家坝均属以上境域;隋唐至宋初属开边县,宋乾德五年后属道县,宋政和四年后历元、明、清至上世纪70年代均属宜宾县。但历史上无论云富镇还是楼坝镇都无独立建制,所辖地域大部分原属四川省宜宾县,1974年水富设区时划归云南。1981年水富设县时,新安、新寿两个大队从绥江县划归水富,成为今向家坝镇的一部分。2005年,楼坝镇被云南省列为全省60个旅游小镇之一。同年末,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建设,楼坝镇与县城所在地的云富镇合并设立向家坝镇。从此,向家坝这个新兴的小镇在金沙江边迅速崛起,成为金沙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编辑推荐 《水富向家坝:南丝绸之路入滇第一镇》用图文并茂的手法,展示了向家坝镇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打开云南省的地图,在云南的东北端,在靠金沙江、右倚横江的便是建县仅27年、人口不足10万、国土面积439.8平方公里的水富县;而向家坝镇正是水富县城所在地,也是向家坝水电站、云天化、水富港所在地。
目录
一 金江明珠
二 文化遗产
三 历史烟云
四 风景如画
五 县内景点
六 吃在向家坝
七 旅游指南
后记
……
文摘 插图:


周氏宗祠位于金沙江边的新滩坝,现仅存两间正屋。
我去的时候,只见祠堂内外遍地瓦砾,一堆古色青瓦堆在场坝上,大约是翻修屋瓦时换下来的。祠堂为古式青砖所砌,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庄重质朴,既有南方古建筑的特点,又有佛家建筑的韵味,依稀可见当年的富丽与气派。
据周氏后人介绍,周家祖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碾子湾。湖广填四川时,周氏三兄弟入川,一溯岷江上,一沿横江上,一居宜宾天池坝。天池坝一脉,正是今新滩坝一带周姓人家的祖宗。周氏宗祠正是周家“人文蔚起,嗣裔繁昌”时所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从碑文中推测,应在清代中后期。周姓人回忆说,现宗祠的两间正屋, 为宗祠,一为文庙(所以当地人又称文昌宫)。原左侧有一间屋为“看司”食宿之所,现已毁。民国时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氏宗祠皆为私塾或小学堂。大炼钢铁时,宜宾县第一铁厂设在新滩坝,学校从宗祠内搬出,铁厂医院入驻。铁厂倒闭后,宗祠再作学校,一直至2003年。其时因两部大峡谷温泉开发旅游景点之需,遂由业主出资新建新滩坝小学,周氏宗祠被圈八景区成为一景点。
老人们回忆,宗祠内的家神、菩萨金碧辉煌,栩栩如生,但都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砸毁殆尽,如今只留下空落落的两间瓦房,除盆大的木柱、梁上的彩绘、肩墙上的神像依稀可辨外,早已不见了当年的恢宏与华美。
周氏宗祠右间左墙上嵌立两碑,其一无题,高172厘米,宽84.5厘米,清同治四年八月初二立,记成丰年间族人作奸犯科被惩事,旨在警诫后人切勿效尤。碑文后附有宗祠公产四至边界。
后记 向家坝山奇水美、人杰地灵,是生养我们的一方故土。撰写本关于故乡向家坝的书是我的夙愿。多年来,我直致力于收集有关的人文历史、自然风物的资料,期待着有天能把个我所认识的故乡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以不负这一万灵山胜水。丙成仲春,接到云南美术出版社撰写云南旅游小镇——向家坝卷的约请,遂欣然应允。然而真正进入写作过程,才感到自己对向家坝的认识远远不够,对资料的收集远远不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远远不够。
本书参考或引用了《水富县志》《水富文史资料》《水富民间舞蹈集成》等书籍中的内容,采用了宋大吸、李伟、王善美、王连生、高峰等同志的照片,恕末一一注明。谨向本书所用资料和照片的作者鸣谢。并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