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5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9703786/9787509703786
条形码:97875097037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YMCA in China:A Quest to Indlgenize and Modernize
内容简介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123年)的宗教和社会团体,对中国基督教传播和中国近代社会进程产生过相当积极的影响。《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是国内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研究基督教青年会的专著,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世界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历史情境和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对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创建、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主要事工等方面,及在中国近代宗教史、文化史、社会史上的作用与局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赵晓阳,重庆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基督宗教电、北京史、外国地名译写标准化等。发表论文30余篇,翻译出版《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1999)、《革命之火的洗礼:美国社会福音和中国基督教青年会》(2006),编译出版《北京研究外文文献题录》(2007),整理出版《旧京歌谣》(2006),参与制定多部外国地名汉字译写国家标准等。
目录
导言
上编
第一章 青年会的产生及在中国的创建
一 青年会的创建及在世界的发展
二 中国青年会的创建
三 中国青年会的发展
四 青年会现状
第二章 青年会的基本组成和工作程序
一 基本构成和要求
二 青年会全国协会
三 城市青年会
四 学校青年会
第三章 城市青年会
一 东北地区
沈阳青年会
大连青年会
锦州青年会
吉林青年会
哈尔滨青年会
二 华北地区
天津青年会
北京青年会
太原青年会
保定青年会
三 华东地区
上海青年会
南京青年会
苏州青年会
济南青年会
青岛青年会
烟台青年会
南昌青年会
杭州青年会
宁波青年会
福州青年会
厦门青年会
四 中南地区
武昌青年会
汉口青年会
长沙青年会
开封青年会
广州青年会
香港青年会
五 西南地区
成都青年会
重庆青年会
昆明青年会
贵阳青年会
六 西北地区
西安青年会
宝鸡青年会
兰州青年会
第四章 其他青年会
一 学校青年会
清华大学青年会
北平汇文神学院青年会
濮阳华美中学青年会
烟台益文商业专门学校青年会
上海清心中学青年会
福建协和大学青年会
广州培英中学青年会
广州培正中学青年会
二 留学生青年会
留日青年会
留法青年会
留美青年会
留英青年会
三 华侨青年会
加拿大华侨青年会
南洋华侨青年会
墨西哥华侨青年会
美国华侨青年会
四外侨青年会
日侨青年会
西侨青年会
美国海陆军青年会
第五章 青年会著名人物
一 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
来会理
巴乐满
王正廷
余日章
涂羽卿
二 著名中国干事
范诲
丁立美
谢洪赉
李耀邦
张钦士
晏阳初
徐宝谦
谢扶雅
吴耀宗
陈立廷
阎宝航
刘湛恩
沈体兰
江文汉
刘良模
三 著名外国干事
穆德
格林
艾迪
裴德士
艾德敷
步济时
费吴生
鲍乃德
下 编
第六章 社会的福音:青年会与基督教神学
第七章 在这一代将福音传遍世界:青年会与世界基督教
第八章 基督化社会与教育之间:青年会与公民教育和
第九章 强健之路:青年会与近代中国早期体育
第十章 青年协会书局与基督教文字事业
第十一章 基督化经济制度的认识与实践:青年会与劳工
第十二章 基督与青年学生的结合:青年会与基督教学生
第十三章 投入抗日战争中的青年会:学生救济、难民救济和军人服务
附录一 青年会大事年表
附录二 城市青年会建立及领到全国协会证书的时间
附录三 青年会全国协会历任会长和总干事
附录四 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名单
附录五 青年会外国干事名单
附录六 青年会译名对照表
附录七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创建于1885年,是已有123年历史的社会和宗教团体,对近代中国的宗教和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最早概述青年会创建和发展历史的人,均为青年会干事。青年会第一任专职干事来会理(David Willard Lyon)撰写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二十五年小史》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年会历史概述,粗略地介绍了青年会由美国引入中国的早期历史。青年会第一任中国籍总干事余日章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史略》②,亦非常简单,更侧重介绍青年会在中国的工作。1935年青年会出版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五十周年纪念册》⑧,从家庭、劳工、体育、文字、教会、平民教育、公民教育、学生等十个方面,约请该方面最有成绩的青年会中外干事撰写了回忆和论述文章,介绍了青年会的工作和成绩,但篇幅过小, 每方面不过2-3页,且赞誉之词居多。1949年,为了开展青年会会史培训,青年会干事傅若愚撰写了《青年会历史概述》,但介绍早期各国青年会成立情况多,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青年会的资料亦很少。
文摘 基督宗教第四次传人中国已有二百年历史,它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基督教会创办的、具有宗教性质的社会服务团体,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就敬重老成和经验的国家里,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创造了一个以青年为主体和主题的运动。20世纪初期,其增长率超过任何一个基督教团体。①在中国近代国家和社会转型的时代里,给一部分准备要脱离旧势力的束缚、想走没有人走过的路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表现和表达的机会,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了解一个已存在123年的基督教社会团体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必要和有益的。
1844年6月6日,乔治威廉邀集了12位青年店员,组成了以查经为主的宗教团契。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以“追求基督教道德精神,避免城市青年的道德堕落”为宗旨,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宗教活动来改善青年的精神生活。这12名青年中,3人系安立甘宗派,3人系浸礼会宗派,3人系卫斯理宗派,3人系公理会宗派,这也预示着青年会不分教会宗派,进而能联合各宗派共同合作的开始。
后记 从我个人的学术研究和个人经历来说,本项研究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过程,也是有生以来最艰难的过程。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使我更多地关注到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并最终将其作为研究范围和课题。
六年来,学识浅薄的我,努力认真地竭尽个人之所能。那千百个与青灯黄卷相伴的日日夜夜,已悄然逝去,曾有一段时间,将它完成几乎竟成了生命的唯一目的,成了挑战自己的象征。曾经的岁月使我与“历史的缘分”那么具体地得到了经历和见证,生命的历程和感受因之痛苦,亦因之丰富,因之迷惘,亦因之欢愉。这段艰难的日子,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体验,也是对爱的体验。
首先要感谢我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将本项研究列为重点课题,为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和心理支持。感谢近代史所的蒋大椿先生、张海鹏先生、杨天石先生、虞和平先生、王建朗先生、姜涛先生、郑起东先生、史建云先生、闵杰先生、夏春涛先生、李学通先生、刘萍女士、吕文浩先生等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