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发布时间: 2010-02-24 01:09:57 作者: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页码:1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800223082
条形码:97878002230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由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教授韩湘玲等编著。内容从二十四节气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入手,探讨了二十四气的科学道理,并用现代农业气候观点对二十四节气加以重新认识,结合近年来农业气候资源清查、分析以及区划等科研成果,阐述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学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地区规律,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年型特征,为农业生产把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气象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编辑推荐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总印数已达16万册以上。
目录
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学遗产
(一)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1.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2.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时期
(三)二十四节气的科学道理
(四)二十四节气的农业气候意义
1.春分、秋分
2.夏至、冬至
3.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4.雨水
5.惊蛰
6.清明
7.谷雨
8.小满
9.芒种
10.小暑、大暑
11.处暑
12.白露
13.寒露
14.霜降
15.小雪、大雪
16.小寒、大寒
(五)二十四节气的延伸与发展
1.七十二候
2.九九
3.伏
4.梅雨
5.时令农谚

二、二十四节气的地区规律
(一)地区的普遍性
1.大气候背景的形成
2.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3.农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
4.名种四季的划分
(二)地区的特殊性
1.东北区
2.黄淮海地区
3.长江中下游地区
4.华南区
5.西南区
6.西北区

三、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年型特征
(一)气候变动与农业
(二)农业气候年型的确定
1.抓住关键节气及其关键气候因子
2.确定年型划分指标
3.年型的确定
(三)二十四节气农业气候年型实例分析
1.温度年型
2.水分年型
3.产量年型
结束语
……
文摘 插图:


(二)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1.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二十四节气不像1月、2月……那样顺序排列地数数,而是有着“春雨惊春清谷天……”等生动而形象的名字。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不是凭空用数字算出来的,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所以虽然它们的名字仅仅是两个字,却十分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幅描绘冷暖干湿变化的自然画卷,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地处北纬30°~40°,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多河流谷地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耕作。特别是黄河水哺育了两岸的人民。从二十四节气形成到汉代完备的漫长时期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列国曾建过都的地方,就有陕西的西安、咸阳,山东的临淄、曲阜,河北的邯郸,河南的开封、洛阳、商丘、新郑、淇县等十余个。因此,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得以充分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所以二十四节气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节气的确定对于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时期24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了表示冷热和四季的,几个主要节气:夏至、冬至与春分、秋分。这4个节气可通过土圭测日影而确定。土圭就是一支垂直地立在地表面的杆子,中午时分你去看杆子的影子的长度,一年中杆了的影子,夏天很短,冬天则很长。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