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302180970/9787302180975
条形码:97873021809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1世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计算机操作系统》从计算机资源管理的角度,系统、全面、准确、通俗地阐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述、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进程和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Linux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知识,每章后都有习题,并把Windows XP的内容放入主要章节进行剖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1.1计算机系统
1.1.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1.1.3操作系统的定义
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1.2.1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1.2.2操作系统的发展
1.3 操作系统的功能
1.3.1处理机管理
1.3.2存储管理
1.3.3设备管理
1.3.4文件管理
1.3.5作业管理
1.4 操作系统的类型
1.4.1多道批处理系统
1.4.2分时系统
1.4.3实时系统
1.4.4嵌入式操作系统
1.5 操作系统的特性及性能指标
1.5.1操作系统的特性
1.5.2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
1.6中断系统
1.6.1什么叫中断
1.6.2中断装置
1.6.3管态和目态
1.6.4中断分类
1.6.5中断屏蔽
1.6.6中断优先级
1.6.7中断处理
1.7 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1.8 WindowsXP的结构和特点
1.8.1WindowsXP的结构
1.8.2WindowsXP的特点
1.9 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
2.1 用户与操作系统间的接口
2.1.1程序接口
2.1.2命令接口
2.2 作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2.2.1作业、作业步、作业流
2.2.2作业的分类
2.3 作业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3.1作业管理的任务
2.3.2作业管理的功能
2.4作业的输入与输出
2.4.1早期联机输入输出
2.4.2脱机输入输出
2.4.3Spooling系统
2.5 作业调度
2.5.1作业的状态
2.5.2作业控制块
2.5.3作业调度的功能及调度性能的衡量
2.5.4作业调度算法
2.6作业控制
2.6.1脱机作业控制
2.6.2联机作业控制
2.7 WindowsXP的用户接口
2.7.1WindowsXP的系统命令
2.7.2WindowsXP的GUI
2.7.3Win32API函数
2.8 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进程和处理机管理
3.1 进程的基本概念
3.1.1程序顺序执行
3.1.2程序并发执行
3.1.3进程描述
3.2 进程管理
3.2.1进程创建原语
3.2.2进程撤销原语
3.2.3进程等待原语
3.2.4进程唤醒原语
3.2.5其他原语
3.3 线程的概念
3.3.1线程的概念
3.3.2线程与进程的比较
3.3.3线程的分类
3.4 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3.4.1进程间的制约关系
3.4.2进程互斥
3.4.3信号灯和P、V操作
3.4.4进程同步
3.5 进程通信
3.5.1进程通信类型
3.5.2消息系统-进程直接通信的例子
3.6 死锁
3.6.1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3.6.2预防死锁
3.6.3避免死锁
3.6.4死锁的检测与恢复
3.7 处理机调度
3.7.1处理机的多级调度
3.7.2进程调度
3.7.3线程调度
3.8 WindowsXP的进程和线程管理
3.8.1WindowsXP的进程
3.8.2WindowsXP的线程
3.8.3WindowsXP的进程互斥和同步
3.8.4WindowsXP的进程间通信
3.9 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存储管理
4.1 存储管理概述
4.1.1内存概念与存储器层次
4.1.2存储管理
4.2 简单的存储管理
4.2.1单一连续区分配
4.2.2分区分配
4.2.3覆盖与交换
4.3 分页式存储管理
4.3.1页面与物理块
4.3.2页表
4.3.3分页式系统的地址变换
4.3.4采用快表的地址变换
4.4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4.4.1页表
4.4.2请求分页系统的地址变换与缺页中断处理
4.4.3页面淘汰算法
4.5 分段存储管理
4.5.1有关分段的基本概念
4.5.2段式系统的地址变换
4.5.3分段式系统共享与保护
4.6 段页式存储管理
4.6.1基本概念
4.6.2段页式系统地址变换
4.7 WindowsXP的内存管理
4.7.1WindowsXP的虚地址映射
4.7.2WindowsXP中进程页面的状态
4.7.3WindowsXP分页系统的数据结构与地址变换
4.7.4WindowsXP的内存分配技术
4.7.5WindowsXP的缺页中断处理过程
4.7.6WindowsXP的页面调度策略
4.7.7WindowsXP的工作集管理
4.8 小结
习题四
第5章 设备管理
5.1 I/O系统
5.1.1I/O设备
5.1.2设备控制器
5.1.3I/O控制方式
5.2 设备分配
5.2.1设备独立性
5.2.2设备分配的原则
5.2.3设备分配中的数据结构
5.3 虚拟设备
5.3.1Spooling技术
5.3.2Spooling系统的组成和实现
5.3.3Spooling应用实例
5.4 磁盘存储器管理
5.4.1磁盘的物理结构
5.4.2磁盘调度
5.4.3提高磁盘I/O速度的其他方法
5.5 设备驱动程序
5.5.1驱动技术的发展
5.5.2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和特点
5.5.3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过程
5.6 WindowsXP的I/O系统
5.6.1WindowsXP的I/O系统结构和组件
5.6.2WindowsXP设备驱动程序
5.6.3WindowsXPI/O处理
5.7 缓冲管理
5.7.1单缓冲
5.7.2双缓冲
5.7.3循环缓冲
5.7.4缓冲池
5.8 WindowsXP的高速缓存管理
5.8.1WindowsXP高速缓存管理器的主要特征
5.8.2高速缓存的结构
5.8.3高速缓存的大小
5.8.4高速缓存的操作
5.9 小结
习题五
第6章 文件系统
6.1 文件系统的概念
6.1.1什么叫文件
6.1.2文件分类和文件的属性
6.1.3文件系统的功能
6.2 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
6.2.1文件的逻辑结构
6.2.2文件的存取方法
6.2.3文件的物理结构
6.2.4文件结构与存储设备以及存取方法的关系
6.3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6.3.1空白文件目录
6.3.2位示图
6.3.3空白块链
6.4 文件目录管理
6.4.1文件控制块
6.4.2一级文件目录结构
6.4.3二级目录结构
6.4.4多级目录结构
6.5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6.5.1系统备份
6.5.2文件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6.6 文件的保护
6.6.1文件的完整性
6.6.2文件的存取保护方法
6.7 文件的使用
6.8 WindowsXP的文件系统
6.8.1WindowsXP文件系统概述
6.8.2WindowsXP文件系统模型
6.8.3NTFS在磁盘上的结构
6.8.4NTFS可恢复性支持
6.8.5NTFS安全性支持
6.9 小结
习题六
第7章 Linux操作系统
7.1 概述
7.1.1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7.1.2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
7.1.3Linux操作系统的特征
7.1.4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
7.2 Linux内核
7.2.1内核设计的目标
7.2.2内核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
7.2.3Linux内核的组成及功能
7.3 Linux的进程
7.3.1Linux进程描述
7.3.2Linux系统的进程状态及变迁
7.4 Linux的进程控制与调度
7.4.1Linux的进程控制
7.4.2Linux的进程调度
7.5 Linux存储管理
7.5.1概述
7.5.2虚拟内存的实现机理
7.5.380386体系结构的存储管理功能
7.5.4Linux分页管理机制
7.5.5空闲物理内存空间管理
7.5.6虚拟段的组织
7.5.7请求换页与页面换入
7.5.8交换空间
7.6 Linux设备管理
7.6.1Linux设备的分类
7.6.2内核与驱动程序的接口--设备开关表
7.6.3驱动程序入口点
7.6.4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
7.7 Linux文件管理
7.7.1Linux文件系统概述
7.7.2EXT2文件系统
7.7.3EXT2的索引结点inode
7.7.4EXT2的目录结构
7.7.5虚拟文件系统
7.7.6文件系统的注册与安装
7.7.7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
7.8 小结
习题七
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
8.1 概述
8.1.1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8.1.2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
8.2 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
8.2.1网络操作系统结构设计的模式
8.2.2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网络操作系统的组成
8.2.3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工作过程
8.2.4内核结构
8.3 网络操作系统的通信
8.3.1基于共享变量的通信方式
8.3.2基于消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8.3.3远程过程调用
8.4 资源共享
8.4.1硬盘共享
8.4.2打印机共享
8.4.3文件和数据共享
8.5 服务软件
8.5.1名字服务
8.5.2文件服务
8.5.3电子邮件服务
8.5.4WWW服务
8.6 应用程序接口
8.6.1操作命令接口
8.6.2网络编程接口
8.7 小结
习题八
第9章 分布式操作系统
9.1 概述
9.1.1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9.1.2分布式系统的类型
9.1.3与其他系统的异同
9.1.4分布式系统的缺点
9.2 分布式系统的互斥
9.2.1集中式算法
9.2.2令牌环算法
9.2.3分布式算法
9.2.43种算法的比较
9.3 分布式系统的死锁
9.3.1概念
9.3.2分布式系统中的死锁类型
9.3.3分布式死锁检测
9.3.4分布式死锁预防
9.4 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分配
9.4.1基本概念
9.4.2负载分配的分类
9.4.3负载平衡
9.5 分布式文件系统
9.5.1概述
9.5.2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点
9.5.3文件服务接口
9.5.4目录服务接口
9.5.5Google文件系统
9.6 小结
习题九
参考文献
……
序言 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是计算机系统配置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之一,常称为核心系统软件,是用户开发和使用应用软件不可或缺的支撑环境。从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从资源管理角度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操作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操作系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近年来,新的产品不断问世,新的概念也不断引入。可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学科中更新最快,而又具有重要地位的分支。尽管目前国内外出版了有关操作系统原理、结构和方法等方面的教材,但始终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科研实践和教学经验,结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最新发展,针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人才为出发点。计算机操作系统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它涉及到计算机硬、软件的多方面知识。因此,要求读者在学习本书之前,一定要有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及至少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作者在组织材料上,力求做到系统性、准确性、通俗性、实用性、新颖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把提高读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动手和软件开发能力作为目的。
本书从计算机资源管理的角度,系统、全面、准确、通俗地阐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全书分为9章,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述、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进程和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Linux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并把WindowsXP的内容放入主要章节进行剖析,每章后都有习题。
本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对于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科技人员来说,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本书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刘腾红教授、骆正华博士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策划、总纂与定稿工作。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刘腾红、骆正华、刘婧珏、吕运之、许杏、徐晓璐、罗会容、刘鹏鸽、成雪等。
普通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编委会认真审阅了编写提纲,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们对本书的编写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行和读者们赐教。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