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QBASIC语言程序设计

发布时间: 2010-02-24 01:55:20 作者:

 QBASIC语言程序设计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9月
ISBN:9787302040187
条形码:97873020401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QBASI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包含11章、2个综合练习及4个附录。第1章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QBASIC程序的开发环境。第3章介绍了QBASIC语言的基础知识、源程序的基本结构、基本数据类型等内容。第4章至第11章讲述了QBASIC语言的程序设计语句、子程序、数组类型、字符串、有关函数以及屏幕作图和文件等内容。书后给出了涉及全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QBASIC语言程序设计》概念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并配备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
《QBASI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或一般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语言
1.1.1 低级语言
1.1.2 高级语言
1.1.3 BASIC语言的发展和QBASIC语言的特点
1.2 算法的概念
1.3 常用的算法描述工具
1.3.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1.3.2 用传统流程图表示算法
1.3.3 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
1.3.4 算法举例
1.4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5 程序设计的任务
习题

第2章 QBASIC程序开发环境初步

2.1 QBASIC的开发环境
2.1.1 如何进入QBASIC环境
2.1.2 QBASIC的工作窗口
2.1.3 QBASIC环境的其他成分
2.2 QBASIC程序的编辑和运行
2.2.1 从键盘输入QBASIC源程序
2.2.2 QBASIC程序的运行
2.2.3 修改和编辑源程序
2.2.4 退出QBASIC
习题

第3章 QBASIC语言基础知识

3.1 概述
3.2 QBASIC源程序的结构
3.3 常量
3.3.1 数值常量
3.3.2 字符串常量
3.3.3 符号常量
3.4 变量
3.4.1 变量名和变量的值
3.4.2 变量的类型
3.5 标准函数
3.6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6.1 算术运算符
3.6.2 算术表达式
3.6.3 不同类型数据的混合运算
3.7 编写并运行一个简单的QBASIC程序
3.7.1 上机前的准备工作
3.7.2 编写并向计算机输入一个新程序
3.7.3 将程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3.7.4 打开已存盘的文件
习题

第4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4.1 数据输出语句
4.1.1 PRINT语句的使用方法
4.1.2 PRINT语句的输出格式
4.1.3 PRINT语句
4.2 LET语句
4.3 INPUT语句
4.4 READ语句和DATA语句
4.5 RESTORE语句
4.6 END语句和STOP语句
4.6.1 END语句
4.6.2 STOP语句
4.7 单步执行和设置断点
4.7.1 功能键提示行
4.7.2 单步执行
4.7.3 设置断点
4.8 REM语句
4.9 SWAP语句
习题

第5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5.1 概述
5.2 选择条件的描述方法
5.2.1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5.2.2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5.3 单行IF语句和块IF语句
5.3.1 单行IF语句
5.3.2 块IF语句
5.3.3 块IF语句的应用举例
5.3.4 块IF语句的嵌套
5.3.5 使用包含ELSEIF子句的块IF
5.4 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实现——SELECT CASE语句
5.4.1 最基本的SELECT CASE结构
5.4.2 在CASE子句中使用“TO”指定一个连续值的范围
5.4.3 在CASE子句中使用“IS”指定关系条件
5.4.4 在CASE子句中使用多个条件
5.4.5 select CASE结构的一般格式及其说明
5.4.6 select CASE和IF-THEN-ELSE语句的比较
习题

第6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6.1 概述
6.2 WHILE-WEND循环结构
6.2.1 WHILE-WEND循环结构及其执行过程
6.2.2 WHILE-WEND循环程序举例
6.3 FOR-NEXT循环结构
6.3.1 FOR-NEXT循环结构
6.3.2 FOR-NEXT循环的执行过程
6.3.3 EXIT FOR语句
6.3.4 FOR-NEXT循环程序举例
6.4 DO-LOOP循环结构
6.4.1 DO-LOOP循环结构格式及其执行过程
6.4.2 最简格式的DO循环(与EXIT DO配合)
6.4.3 带WHILE子句的DO循环
6.4.4 带UNTIL子句的DO循环
6.5 循环的嵌套
6.6 程序举例
习题

第7章 函数与子程序

7.1 概述
7.2 自定义函数
7.2.1 单行自定义函数
7.2.2 多行自定义函数
7.3 块内子程序
7.3.1 GOSUB-RETURN语句
7.3.2 ON GOSUB-RETURN语句
7.3.3 ON KEY(n)GOSUB-RETURN语句
7.4 模块子程序
7.4.1 建立一个模块子程序
7.4.2 QBASIC环境下的子程序操作
7.4.3 带参数的子程序
7.4.4 调用子程序时的参数传递
7.4.5 程序举例
7.5 模块化的函数
7.5.1 模块化函数的建立及不在QBASIC环境下的操作方法
7.5.2 函数的调用及参数传递
7.5.3 STATIC选项
7.5.4 程序举例
7.6 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7.6.1 全局变量
7.6.2 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
7.7 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
7.7.1 函数的嵌磁调用
7.7.2 函数的递归调用
7.8 在QBASIC环境中同时观察两个模块
习题

第8章 数组和数组元素的概念

8.1 数组和数组元素的概念
8.2 一维数组
8.2.1 一维数组的建立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8.2.2 一维数组应用举例
8.3 二维数组
8.3.1 二维数组的建立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8.3.2 二维数组应用举例
8.4 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
8.5 数组名作为函数或子程序的参数
习题

第9章 字符串处理

9.1 概述
9.2 字符串常量和字符串变量
9.2.1 字符串常量
9.2.2 字符串变量
9.3 字符串变量的赋值
9.3.1 使用LET语句赋值
9.3.2 使用INPUT语句赋值
9.3.3 使用LINE INPUT语句赋值
9.3.4 用READ/DATA语句给字符串变量赋值
9.4 字符串的连接
9.5 字符串的比较
9.5.1 字符串比较的依据
9.5.2 字符串比较的规则
9.5.3 字符关系表达式
9.6 字符串数组
9.7 有关字符串处理的函数
9.7.1 子字符串处理函数
9.7.2 求字符串长度的函数
9.7.3 字符串与数值间的转换函数
9.7.4 字符与ASCII码间的转换函数
9.7.5 大小写字母之间的转换
9.7.6 建立由相同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函数
9.7.7 日期和时间函数
9.7.8 INKEY$函数
9.8 字符串处理应用举例
习题

第10章 屏幕控制和简单作图

10.1 显示模式
10.1.1 文本模式
10.1.2 图形模式
10.2 屏幕控制语句及函数
10.2.1 CLS语句
10.2.2 WIDTH语句
10.2.3 LOCATE语句
10.2.4 CSRLIN和POS函数
10.2.5 SCREEN语句
10.2.6 色彩设置语句COLOR
10.3 简单作图语句
10.3.1 画点语句
10.3.2 画线
10.3.3 画圆、椭圆和圆弧语句
10.4 图形着色
10.5 图形窗口
10.5.1 VIEW语句
10.5.2 WINDOW语句
10.6 程序举例
习题

第11章 文件

11.1 文件的概念
11.1.1 文件的分类
11.1.2 数据文件的组成
11.1.3 文件名
11.1.4 文件的读写和文件缓冲区
11.1.5 文件指针
11.2 顺序文件
11.2.1 顺序文件的特点
11.2.2 顺序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1.2.3 顺序文件的写操作
11.2.4 顺序文件的读操作
11.2.5 顺序文件的修改
11.3 随机文件
11.3.1 记录型变量
11.3.2 随机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1.3.3 用于记录变量的读写语句
11.3.4 记录变量应用举例
11.4 QBASIC处理文件与目录的语句
习题

综合练习

附录A 字符与ASCII代码对照表
附录B QBASIC保留字
附录C QBASIC语句一览表
附录D QBASIC函数一览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成为人类常用的现代工具,每一个有文化的人 都应当了解计算机,学会使用计算机来处理面临的事务。
学习计算机知识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侧重知识的学法,从原理入手,注重理论和概念;另一种是侧重于应用,从实际入手,注重掌握其应用的方法和技能。不同的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多数人来说,计算机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显然应当采用后一种学习方法。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以下的三部曲: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这适合前面第一种侧重知识的学习方法。对于侧重应用的学习者,我们提倡新的三部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传统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减少了初学者在学习上的困难。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应用型人才。
应当指出,检查学习好坏的标准,不是“知道不知道”,而是“会用不会用”,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应用。因此希望读者一定要重视实践环节,多上机练习,千万不要满足于“上课能听懂、教材能看懂”。有一些问题,别人讲半天也不明白,自己一上机就清楚了。教材中有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不一定在课堂上由老师讲授,而可以指定学生通过上机掌握这些内容。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程序设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