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论传统

发布时间: 2010-03-03 01:51:05 作者:

 论传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3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08086060/9787208086067
条形码:97872080860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广大读者
丛书名:世纪文库

内容简介 《论传统》内容简介:“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编辑推荐 《论传统》:世纪文库。
目录
传统、克里斯玛和理性化——译序
原序
导论
一、声名日下的传统
二、启蒙运动
三、传统的涵义
四、理性的传统性
五、积存和沿袭
六、传统和非传统的交织
七、作为指导范型的传统
第一章 在过去的掌心中
一、现存事物中的过去事物
二、传统作为新信仰和行为范型的出发点以及组成要素
三、个人行为中传统的不同深度
四、历史意识和历史编纂学

第二章 过去事物的持久性
一、现存器物中呈现的过去
二、超越物质器物的暂存性
三、知识传授过程中呈现的过去
四、宗教知识
五、科学和学术著作中呈现的过去
六 寸堂作品由呈现的过去

第三章 过去实践惯例的持久性
社会中呈现的过去

第四章 传统的稳定性与变迁——为什么现在总处在过去的掌心之中?
一、过去的既定性
二、传统提供的方便
三、传统作为合理反思的经验之累积
四、过去,作为依恋的对象

第五章 传统为什么会变迁:内部因
一、理性化和修正
二、想象力
三、积极反传统主义的诱惑力

第六章 传统为什么会变迁:外部因素
一、通过相互融合而发生的传统变迁:外来传统的压力
二、传统在中心与边缘之间的传播所产生的相互融合
三、中心在社会内的扩张
四、中心的跨社会扩展
五、中心的扩张:抵制
六、对内部中心扩张的抵制
七、抵制外部中心
八、传统变迁和环境变迁

第七章 传统的变迁范型和传统的稳定性
一、传统的载体
二、一项传统的界限:传统的族类
三、众传统的交融
四、传统的冲突
五、传统的解体
六、传统的消亡

第八章 传统与社会的理性化
一、理性化的理想
二、世界的理性化
三、理性化的限制

第九章 传统的前景
一、理性化的前景
二、从进步主义的挫折中看传统的前景
三、近期前景和远期前景

第十章 永恒的任务
一、世界的混沌性
二、社会的时间整合
三、传统性作为一种内在价值
术语对照表
……
文摘 第一章 在过去的掌心中
三、个人行为中传统的不同深度
如果整个一座历史纪念碑在几乎同一时间内建成,那么,传统所经历的时间就像这座纪念碑那样持久;或者说,它就像一座旧建筑,人们长年住在里面,使用它,并对它进行翻修。然而,它仍然基本保持原来的面貌,人们也不会把它说成是另一座楼房。 文化的一部分更像一座旧建筑而不是历史纪念碑。卡尔曼海姆以及在他之前的威廉平德尔(Wilhelm Pinder)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在任何一个现代社会中,有些人(他们认为是几代人)接受的信仰和确立的范型,其历史比其他人所接受的信仰和范型的历史要长一些。社会各群体所特有的信仰和行为范型在年代上的这种差异,同样表现在个人的信仰和行为范型之中。
从任何种类的行为和信仰来看,个人都拥有一个其组成成分属不同时代产物的文化。根据知识新发现,一个人的某些信仰,尤其是源于科学研究的信仰可能是相对的新的(比如,关于如何减少动脉硬化可能性的信仰)。就是这同一个人可能是圣公会的忠实成员,他根据1662年的祈祷书来作祈祷,而他的穿着式样却曾在五十年前流行一时;他可能是一位画家,其绘画风格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而他身上穿的则是波希米亚式的衣装,这种式样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