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05086214
条形码:97871050862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概况》讲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了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特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编辑推荐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概况》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象和主要河流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农作物和农副产品
二、植物资源
三、动物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水力资源
第三节 行政区划及乡镇简介
第二章 民族分布及其传统文化
第一节 瑶族
第二节 壮族
第三节 苗族
第四节 其他民族
第五节 名胜古迹
第三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古代反抗压迫的斗争简史
一、土司制度的残暴
二、反抗土司统治的斗争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官僚、地主、山霸的黑暗统治
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三、消灭土匪武装,加强政权建设
第四节 土地改革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
第六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改革
二、工业企业改革
三、教育改革
四、流通领域改革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积极推进自治条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加强自治条例的贯彻实施
第四节 民族干部队伍的成长
第五节 民族关系
第六节 人民生活
第五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粮食生产
二、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农业机械化
第二节 林业
一、林业生产
二、生态能源建设
第三节 畜牧业
第四节 渔业
第五节 水利
一、农田水利
二、人、畜饮水
三、水库
第六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一、电业
二、煤矿
三、沼气、太阳能
第二节 工业企业
第三节 特色工业和民族传统工业
第七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公路
一、公路建设
二、村屯道路建设
三、运输事业
第二节 水路
一、水路
二、渡口、码头、港口
第三节 邮政
第四节 电信
第八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财政
第二节 税收
第三节 金融
第四节 保险
第九章 贸易
第一节 国内贸易
一、商业企业
二、供销社
三、集市贸易
第二节 对外贸易
一、纱纸
二、竹藤编织工艺品
三、农副产品及山货
第三节 民族贸易
第十章 旅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十一章 对外开放
第十二章 社会事业
第十三章 城乡建设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
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都安境内主要山脉有都阳山脉和风凰山脉,由于红水河及支流澄江、刁江的切割,境内的都阳山脉划分为隆福一三弄支脉和永顺一菁盛支脉。隆福一三弄支脉位于红水河以北,澄江以西,为北北走向,其中隆福乡葛家村的弄甲山为县内最高山,海拔1048米;永顺一菁盛支脉,位于红水河以北,澄江河以东,刁江河以西,亦为北北走向。凤凰山脉从河池市五圩进人都安三只羊乡,自北向南延伸,至刁江永乐电站北岸止。
境内由于碳酸盐岩的大面积连片分布,并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断裂发育;又因温暖多雨以及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侵蚀作用,从而使地面上密布溶沟、溶槽、溶牙、落水洞、漏斗、洼地、谷地、干谷、盲谷、伏流、地下河出口、峰丛、峰林等,形成峰丛洼地、谷地、峰林谷地的岩溶地貌。
岩溶地区含有侵蚀二氧化碳的雨水或其他天然水,沿着地表的溶蚀裂隙、落水洞等通道渗入地下,转化为岩溶地下水。地下水在石灰岩裂隙中运动,不断地对裂隙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相当规模的管道水流,称之为地下河。由于地下河水不断汇集,由单支流扩张为多支流,构成纵横交错的地下河系。最大的地苏地下河系,由十多条支流组成,枯水期流量仅每秒4立方米,洪水期流量则达每秒390立方米。由于地面温度高、雨水多,每年雨水直接补人地下河约有74亿立方米;加上地表河水的倒灌补给,如澄江在中下游倒灌补给中旧地下河,地苏河倒灌补给地苏地下河以及红水河涨水倒灌等,因而全县的地下水非常丰富。地下河系的主流是由西北向东南流,但也有倒灌的现象。这种顺向排泄和逆向倒灌的相互作用,就造成了易涝易旱、旱涝交替的结果。每当暴雨时,地表雨水汇集流入地下,因排泄不畅,又从各个出口处涌流而出,造成涝灾;雨后没几天,地表水又渗入地下,致使地面干涸,又造成旱灾。
后记 《都安瑶族自治县概况》,是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和指示精神编写的。它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的一册,其主要内容是介绍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以及实行地方区域自治以来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等概况。
本书的编写工作是在中共都安瑶族自治县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的,蓝芳畹、李鹏、韦家勤、蓝炯标等同志曾给予具体指导。各有关部门和许多同志给予了热情地支持,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民族研究所的指导。
《都安瑶族自治县概况》从起草到定稿,历经五次修改。参加第一、二稿写作和修改的有韦金编、程荧、黄明、邵启俊;参加第三稿修改的有韦金编、蒙冠雄、程荧、黄福田,参加第四、五次修改的有韦金编、程荧。最后由韩肇明通纂全稿,广西“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韦善美审查定稿。本书封面设计:雷时圣;插图摄影:韦云龙、韦启仑、朱光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