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宽线条建筑素描

发布时间: 2010-03-03 02:45:34 作者:

 宽线条建筑素描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64111712/9787564111717
条形码:97875641117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建筑学基础教学参考丛书

内容简介 《宽线条建筑素描》根据建筑学本科必修课“建筑素描”教学大纲编写。内容有编织铅笔宽线条、画树、画门窗、画建筑物一角、画小建筑整体、画古典建筑、画民国建筑、画园林寺庙、画古树名木、画街景、画都市夜景、画马克笔素描共十二篇章。插图共计300余幅,作者自绘、自摄的插图250余幅、学生习作和引用图片40余幅。介绍对景写生、用器画法、压重画法、退晕画法、硬边画法、利用色纸和特种铅笔画夜景,以及马克笔素描等技法。书中还附有作画过程、讲课示范、作画参考等可供学习参考。
本书将万变的自然现象加以归纳,化复杂为简明;书中图文并茂,可供学生领悟宽线条艺术的魅力,是建筑素描学习和表现的参考。
作者简介 方晓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水彩画受教于李剑展、崔豫章教授,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水彩画协会常务理事、国际水彩画联盟成员、中国水彩画协会成员。长期从事本科素描、色彩、硕士研究生艺术设计、色彩设计课程教学,2003年获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奖教金,2004年获得东南大学视觉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发表环境与艺术学术论文于国内书刊共数十篇,长期活跃在水彩画界,主要作品参加过1-5届国际水彩画联盟世界水彩画大展、韩中水彩画家联展、国内水彩画协会联含举办的展览五十余次。
目录
写在前面

1编织铅笔宽线条
铅笔工具
试笔
线条表现
编织树叶的线条
编织建筑材料的线条
编织云水的线条
编织布帘的线条
作业:编织宽线条

2画树
画树干
画树权
画树梢细枝
画树冠
色调ABC的变换
作业:画树

3画门窗
门窗透视
玻璃窗画法
窗墙的画法
作业:画门窗

4画建筑物一角
构图取舍
色调布置
建材表现
光影明暗
作业:画建筑物一角

5画小建筑整体
建筑感
整体感
审美感
作业:画小建筑整体

6画古典建筑
古典装饰
柱廊比例、透视画法
用器画法
徒手写生
默写
作业:画古典建筑

7画民国建筑
民国风格
民国大屋顶建筑的画法
压重画法
作业:画民国建筑

8画园林寺庙
退晕画法
起伏构图
画现代园林
作业:画园林寺庙

9画古树名木
主次与远近
光感与笔调
作业:画古树名木

10画街景
街景透视
街景建筑
街景装饰
作业:画街景

11画都市夜景
夜景特点
硬边画法
变换画笔
利用色纸
作业:画都市夜景

12画马克笔素描
画人物和人群
画汽车
画建筑
画景观
画城市
作业:画马克笔素描

附表宽线条建筑素描教学大纲
后记
……
文摘 插图:


后记 对于南京这座古城我始终怀抱深深的感激之情,它既留给后人丰富的历史遗迹,又有众多新建筑不断落成。东南大学校园置身其间,周围的建筑氛围非常适合作为建筑学院的户外课堂,带学生对景写生,也方便摄影采集。这本书画的大多是校园周围的南京建筑,许多灵感也是来自对自然和建筑观摩的启发。南京是一座学习的城市,它的多种建筑风格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
《宽线条建筑素描》紧贴目前建筑学科基础教育,是我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素描课教学的讲课示范和学生习作。承蒙建筑学院前辈李剑晨教授对我的教学指导,以及潘谷西教授的中国建筑史课、刘先觉教授的希腊柱式指导都令我受益匪浅。书中列出的素描画法,有的借鉴了建筑设计教师和国外现代绘画的技法,有的则是针对带学生作画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教学方法,我把这些总结出来介绍给大家。2006年时,学生人数增加了,一个教师要带三四十人,课堂现场示范变成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就赶着做PPT(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准备用大课的形式教学,将往年学生作业和示范编人PPT中。2006级的学生是最有福气的人,能够看到以往那么多学长的好画。我也要感谢2006级学生,是他们那么多人来学画的阵势,推动我快速完成了PPT。
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戴丽老师自始至终对我的支持和肯定,从最初的PPT到初稿、终稿,给予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在与戴丽老师的接触中,总让我感受到她的温文尔雅、以诚相待,以及对出版工作的尽责尽力。
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钟训正教授,他对本书提出了中肯建议:引用大师的画作为示范.提高书的质量。由于图书室藏书之中欧美建筑师的画年代久远,湮没厉害,要想寻觅难度极大,因此本书只引用了少数几幅。有兴趣者可以通过阅读钟训正教授的书——《外国建筑铅笔画》,一饱眼福。
感谢著名建筑历史学教授刘先觉先生对书中建筑概念和名称细节的指教。
感谢建筑学院提供的教学与学术平台,感谢同事间的交流,感谢学生的支持,感谢研究生的教学辅导。在大家阳光般的热情帮助下,2007年的暑假我又新画了不少图,经过后来的不断地思考充实修改,完善成稿。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为盼。
读书人网 >建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