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第三类把握:现代智慧启示录

发布时间: 2010-03-03 04:36:30 作者:

 第三类把握:现代智慧启示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189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
ISBN:7532122972
条形码:97875321229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对中国来说,现代的努力已基本走过了两大步:观念的引进和消化,以及基础硬件的广泛建筑架构。于是我们有了表面繁荣,但同时我们亦有了困惑,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看起来不见得有什么不同,我们有了许多的“世界第一流”,为什么还仍然被列位于不发达国家呢?这便是此书的存在意义——关注现代战略的第三步,即“关照概念的维度,将粗犷运用化的精确运作,增强系统解决力度及目的的透视能力”的第三类“到位努力”。
作者简介 伟达,笔名宇天,伟 航等,男,生于中国。长期致力于哲学、心理和行为学,科技发展模式、国际关系、未来学、东西文化比较及现代化智慧的生成、发展和效应的研究。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获传播学和信息市场管理学硕士学位。
从1998年中旬起,受聘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周末版“视野新拓”专栏主持人,着重讨论现代化观念、行为、标准及对策的演变和优化等问题。


媒体推荐
在21世纪,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再清楚不过:振兴古老的文明,一改前150年的颓势,恢复自己作为世界主流文化应有的特质,创造力,和领导地位。
为达成此目标,一个业已形成的共识是:要全力推进现代化。谈到推进现代化的问题,一大误区是人们的兴趣点似乎总是在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新风格等“新”的方面,然而,
新的东西进来以后,可能还不及被充分消化理解利用,人们就又两眼朝外,这山望着那山高。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现代化的夹生饭和发展异化,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多。新潮可能只是谈资或门面,具体做起事来还是旧习惯方法主导,发展进步也因此而打了折扣。折扣累积起来,就是后。
对不少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现代化努力大都已走过两大过程:观念的引进和初步消化,及基础设施与硬件框架的广泛建设。猛地一对比,似乎今日所谓发达国家也不比自己再多出什么新鲜玩意了,可是为什么自己还是落后不少,还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转?这是因为在深层次上似是而非的东西还很多。于是关于思维,标准,及对策的所谓“第三类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是做现代化的“内功”,让现代化从粗犷运用成为精确方法和自觉内悟。优化观察研究问题的能力,设置解决问题的系统,强化策略的目的性,增加思维行为的实用性及成效。
世纪之交,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新概念一夜可以走遍全球,为更多人共享。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真正差距是在实践行为上,在新思维行为模式能够得以利用的有效程度上。
内功不足导致失误、挫折,非现代化对现代化产生歪曲干扰,这样的例子很多。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给当时的所谓“亚洲四小龙”好好上了一课:身骨没长强健,就跑不远;靠
他人资金周转,自己生产能力不强,就经不起挫折打击。又譬如,现代化应是可以约束管制经济腐败现象的,然而不少东亚国家腐败盛行,请问这是什么现代化?!另外,现代社会青睐综合质量高的人,推崇充满雄性爆发力式的竞争挑战,但东亚一些国家地区的教育体系仍只知道追求学分指标,脂粉萎靡之气充斥为地区文化的主调,有人还抱着垄断包办的做法不放。这样的现代异化只能导致作茧自缚。总之,这些都最终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留下了恶性循环的顽症,为许多国家和民族造成了重大挫折。
战略性的第三类把握,实际上就是一个努力点转移的问题:从只知浮躁地拥抱新潮,转到深刻冷静地进行分辨,选择和优化;主动求新的同时也力争减少失误;增加投入的同时也努力去提高效率。一句话,从增加知识转到增加智慧。智慧,就是能够聪明地选择,并由此具备先进的价值观,有意义的实际目的,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感。
新世纪业已来临,中国与世界都处在全面发展竞争的关键阶段。中国和中国人民如何能在各种挑战面前表现得更富成效,更有力量,更加明智,更具风范,这便是本书所最关注的话题。
目录

第一章 观念之推敲
1.超越“开放”
2.心想才能事成
3.科学与宗教的恩怨
4.大众与创造
……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