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万象杂志(2007年11月刊)

发布时间: 2010-03-03 04:47:50 作者:

 万象杂志(2007年11月刊)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10083766
条形码:9771008376008
ISSN:100837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PANORAMA MONTHLY
图书品牌:花生文库

内容简介 《万象》杂志自一九九八年新刊发行以来,得到知识界、读书界儒英才的支持和关爱,在海内外旧雨新知中获得广泛好评。在新时期,《万象》全体编印人员继续奉献思想美文、雅趣小品,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阅读情趣,为书香人间尽绵薄之力。
目录
失色之戒——李安VS.张爱玲
不一定是郑苹如——《色,戒》八帖
万象咖啡馆
马其昶入清史馆问题
容安馆品藻录老辈(一)
周作人晚年窘境一斑
铁肩辣手有柔情(沧桑淡墨)——邵飘萍身后的女性
温良正直博厚高明--钱存训《留美杂忆》序言
柔弱的爱
解放后的周越然
“味拉吸”(言言斋佚文)
《论宽容》中译本问世(启蒙札记)——兼及译家蔡鸿滨
红楼悟语一百则(四)
古琴笔记摭谈
遗珠(这一代的事)
《读书人》拾屑——百年前的文学往事
儿时北碚琐忆
回复学生时代之生活(一九三九年日记三)
哀伥
玛德莱娜史密斯毒杀案
蒲柏的医生——谁创作了“约翰牛”?
……
文摘 失色之戒
--李安vs.张爱玲
李黎
李安的《色,戒》卜月五号在旧金山一家电影院首映,一周后才在旧金山城和湾区其他七家戏院上演。这次没有那种放映热门新片的人型院线加入,主因是《色,戒》被美国电影协会评入NC-17级,十七岁以下严禁入场;那些拥有多个剧场的大戏院一般不上这个级别的影片,怕万一有十七岁以下的小朋友混进去,影院可是要吃官司的。
美国的主流影评多半毁誉参半,没有像对《断背山》那样的推崇。《纽约时报》的影评人ManohlaDargis显然还读过张爱玲原作的英译,说《色,戒))的编剧们“吹胀了,用‘性’膨胀了张爱玲的原著,却没有加入任何心理深度,或者社会政治的力度”。对于这些负面的批评,反驳的说法是他们未必看得懂那个时空发生在中国的事。这是有可能的,可是电影需要响应的还不止于此,因为来自华人的质疑就不能以语言、文化、历史的隔阂作辩解了。
主要问题出在电影需要说服观众:女主角处心积虑参与暗杀男士角的行动,甚至不惜牺牲贞操,却在关键时刻放走了他--为什么?在张爱玲的原著里,有现场的“近因”,也有回溯的“远因”。
近因,张爱玲洞澈地把当事人置身于情思恍惚的场景:买戒指的地方,行刺的现场,“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问”,王佳芝发现“他(易先生)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于是,…快走,’她低声说。”
“在‘她’看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真是既冷且酷,让死到临头的女人还在自说白话,自以为男人温柔怜惜真爱上她了,于是临时意外演出捉放曹这出短戏,接着却是一一伙人头落地的大惨剧。
至于“远因”,张爱玲自己在《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这篇文章里说得相当清楚:
“王佳芝的动摇,还有个远因。第一次企图行刺不成,陪了夫人又折兵,不过是为了乔装已婚妇女,失身于同伙的一个同学。对于她失去童贞的事,这些同学的态度相当恶劣--至少予她的印象是这样……她甚至于疑心她是上了当,有苦说不出,有点心理变态。不然也不至于在首饰店里一时动心,铸成大错。”
然而电影似乎并不重视作者本人陈述的这个“远因”,而是不顾NC-17的大忌,下了重手铺陈男女的欢爱场景,来建构王佳芝对易先生从身到心动了真情;以致到了关键时刻,面对璀灿夺目的粉红色大钻戒和动了真
……
后记 《万象》杂志是以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的文化休闲杂志。自1998年新创以来,在知识界、读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刊载散文、随笔为主,汇集海内外一大批中青年名流学者,如陈原、王蒙、李欧梵、林行止、董桥、刘大任,青年女作家素素、王安忆、恺蒂、晨枫、巴宇特、毛尖、须兰、孟晖等。阐述评介思想,品评琴棋书画,谈论中外电影,回忆民国掌故。行文之轻快,叙事之老到,深深吸引了众多读者。典雅别致的装帧设计,使她真正好看耐读。
本刊为《万象》2007年第11期,总第九十九期。
读书人网 >杂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