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套装上下册)

发布时间: 2010-03-03 05:00:35 作者:

 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套装上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6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bkbkc05088
条形码:bkbkc050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ecurity Analysis(Sixth Edition)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两位恩师,一本著作,改变了我的人生。——沃伦巴菲特。投资者的圣经,75年经久不衰;股神巴菲特亲自作序,梳理价值投资之道;1940年最经典版本+10位最伟大金融才子的导读=证券分析(第6版);200页新增内容值得期待。
作者简介 本杰明格雷厄姆,华尔街的开创性人物,价值投资学派创始人,被誉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曾经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也是格雷厄姆一纽曼公司的前总裁。他还著有广受赞誉的《聪明的投资者》。他的投资哲学为“股神”巴菲特、“市盈率鼻祖”约翰内夫、“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等一大批顶级投资大师所推崇,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为了表彰他在证券分析领域的卓越建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已永久设立了“格雷厄姆-多德教授讲座”。
戴维多德,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雷厄姆的助手、追随者和忠贞不渝的伙伴,自称“在《证券分析》一书的写作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当格雷厄姆的论点过于偏颇时,提出相反的观点供他思考。”
媒体推荐 两位师长制定的投资路线图我已经遵循了57年,我没有理由去寻找另外的路线了。
  ——沃伦巴菲特 股神
很多人知道三个犹太人的著作改变了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物理世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改变了心理世界,马克思的《资本论》改变了人类世界。但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个犹太人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改变了投资世界。
  ——刘建位 汇添富基金首席投资理财师
如果说尝试价值投资是一次穿越茫茫原野的旅程,那么《证券分析》就如同一串坚实有力的先行者的足印,抑或是远方一盏明亮的灯火,给孤独的旅人以温暖和力量。
  ——但斌 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中国投资者读《证券分析》,可领悟投资真谛,告别跟风炒作。做理性投资人,迎接中国金融资本时代的到来!
  ——赵晓 著名经济学家
读者将受益于金融世界里一些最成功的业内人士以及消息最为灵通的市场观察家所总结出的经验和智慧。每一位有志于投身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将最新版的《证券分析》放入必读书单中。
  ——大卫斯文森 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20世纪40年代的经典之作《证券分析》经当代几位最伟大的金融才子之手修订后,对于今日严肃的投资者而言,是比以往更为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参考书。
  ——杰米戴蒙 摩根大通集团首席执行官
时至今日,《证券分析》仍然是投资者宝贵的路线图,引领他们穿过难以预测且充满波澜,有时甚至是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
  ——塞思卡拉曼 波士顿Baupost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安全边际》作者
《证券分析》的持久价值在于格雷厄姆和多德发展出的某些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当时是,现在也依然是任何周密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
  ——布鲁斯格林威尔 价值投资专家,《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作者
编辑推荐 《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套装上下册)》:国内最具分量的证券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鼎力推荐。
目录
推荐序
沃伦巴菲特
证券分析(上)
第6版前言
格雷厄姆和多德永恒的智慧
塞思卡拉曼/001
第2版前言/016
第1版前言/017
第6版导言
本杰明格雷厄姆和《证券分析》的历史背景
詹姆斯格兰特/019
第2版导言
投资政策问题/029
第一部分调查及方法
导读 基本的经验教训/042
罗杰洛温斯坦
第1章 证券分析的范围、局限和内在价值的概念/054
第2章 分析中的基本要素量和质的因素/064
第3章 信息来源/074
第4章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081
第5章 证券的分类/089

第二部分 固定价值投资
导读 解除债券的枷锁/096
霍华德马克思
第6章 固定价值投资的选择/105
第7章 固定价值投资的选择:第二和第三原则/114
第8章 债券投资的具体标准/123
第9章 债券投资的具体标准(续)/130
第10章 债券投资的具体标准(续)/142
第11章 债券投资的具体标准(续)/148
第12章 铁路和公共事业债券分析中的特殊因素/157
第13章 债券分析中的其他特殊因素/170
第14章 优先股理论/175
第15章 选择优先股投资的技巧/183
第16章 收益债券和担保证券/191
第17章 担保证券(续)/199
第18章 保护性条款和高级证券持有人的补救措施/209
第19章 保护性条款(续)/217
第20章 优先股的保护条款,保持充足的初级资本/224
第21章 对所持投资的管理/231

第三部分 具有投机性特征的高级证券
导读 冲动与理智/238
埃兹拉梅尔金
第22章 附权证券/251
第23章 附权高级证券的技术特点/258
第24章 可转换证券的技术问题/267
第25章 带有认股权证的高级证券、参与债券、掉期与对冲/274
第26章 存在安全问题的高级证券/282

第四部分 普通股投资理论股息因素
导读 随波逐“流”/292
布鲁斯伯考维茨
第27章 普通股投资理论/297
第28章 普通股投资的新原则/311
第29章 普通股分析中的股息因素/318
第30章 股票股息/330

证券分析(下)
第五部分 损益账户分析普通股估价中的收益因素
导读 追求理性投资/002
格伦格林伯格
第31章 损益账户分析/009
第32章 非常亏损和损益账户中的其他特殊项目/019
第33章 损益账户中的误导性手段子公司的收益/026
第34章 折旧和类似费用与盈利能力的关系/038
第35章 公用事业公司的折旧政策/051
第36章 从投资者角度审视摊销费用/060
第37章 收益记录的意义/071
第38章 质疑或摒弃过去记录的特殊理由/081
第39章 普通股市盈率针对资本结构变化的调整/086
第40章 资本结构/095
第41章 低价普通股收益来源分析/103

第六部分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价值的含义
导读 解构资产负债表/114
布鲁斯格林威尔
第42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账面价值的意义/120
第43章 流动资产价值的意义/128
第44章 清算价值的意义股东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140
第45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完)/151

第七部分 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导读股市的巨大错觉和价值投资的未来/170
大卫艾布拉姆斯
第46章 股票期权认股权证/178
第47章 融资成本和管理/187
第48章 企业金字塔的某些方面/194
第49章 对比分析相同领域内的公司/201
第50章 价格和价值的差异/212
第51章 价格和价值的差异(续)/226
第52章 市场分析与证券分析/233

第八部分 全球价值投资
综述 与格雷厄姆和多德周游世界/244
托马斯鲁索
附录/250
第6版后记/338
第6版致谢/339
第6版译者后记/340
……
序言 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写作《证券分析》75年后,有越来越多的现代价值投资者深深感激他们。格雷厄姆和戴维二人治学严谨,是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家。他们试图赋予那时尚处于荒野时代的金融市场以秩序。他们点燃的火焰从那时起就照亮了价值投资者的道路。时至今日,《证券分析》仍然是投资者宝贵的路线图,引领他们穿过难以预测、充满波澜,甚至是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证券分析》一书被广泛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它论述详尽透彻,充满了年深日久所积累的智慧。虽然书中一些例子已经有些陈旧,但它们所包含的教诲却是永恒的;虽然书中的文字不够华彩,但读者几乎可以在每一页都发现有价值的见解。1934年以来,金融市场的演变几乎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但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资方法至今仍然适用。
价值投资,不论是在今天还是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时代,基本做法就是购买低于其价值的证券或资产——即俗语所谓“半价而购之”。购买特价证券可以获得“安全边际”(margjn of safety)——即留出余地以应对出错、信息不准确、运气不好,或经济和股市变化无常的影响。
文摘 插图:


目前的发展
如上所述,近年来,业务和证券分析已变得日渐复杂。例如借助电子表格技术,现在可以操作的模型比10年前不知要复杂多少倍。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铅笔,无疑在那个时代是削得最尖的,但今天看也锋芒不再了。另一方面,科技可能在无形中被人滥用;计算机建模要求对未来做出一系列的假设,这往往会导致一些虚假的精确度,而对于格雷厄姆来说,他完全会对这些数据心生疑惑。虽然格雷厄姆对持续收益的公司感兴趣,对于为什么一些公司的收益比业内其他公司持续更久,他那个时代做一个分析要远比今天简单。如今,分析家不仅检查公司的业务,更检查公司的商业模式;底线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利润空间、产品结构和其他一系列变量都成为了管理层和金融分析师们认真研究的对象。投资者知道,企业不存在于真空之中;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客户的行为均能对企业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也势必应当予以考虑。
另一个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重要变化是,格雷厄姆把公司盈利和分红看做一个企业运作质量的晴雨表,而当今多数价值投资者分析的重点都是企业的现金流。当所有资本性支出和营运资本都考虑计算在内后,剩下的才是一个企业通过一年运作带来的现金收益。投资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数据,因为财报可能具有迷惑性,模糊了企业运营所收益的现金量,或是在没有现金收益时却显示存在。今天的投资者同企业经营者一样,得出了这样的认识——评估一个公司最可靠、最一目了然的途径,是看它持有的现金数量。
此外,今天的许多价值投资者不再像前辈们那样看重资产负债表分析。随着现如今资本收益比过去越来越高,多数股票的交易额远远高于账面价值;分析资产负债表对了解一只处于某个价格水平的股票的上行潜力和下行风险不再有效。
由于使用历史成本来估算,持续的通货膨胀严重破坏了资产评估的准确性;这意味着拥有同样资产的两家公司上报的账面价值可能非常不同。当然,资产负债表仍须仔细审查。善于精细地审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人往往会第一个发现业务恶化、经营脆弱的迹象。因为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库存和应收账款的累积、债务的增加和现金蒸发可以说明一切。对于业绩不佳的公司的投资者来说,资产负债表分析仍是一个可以评估下行风险并采取保护的可靠方法。
全球化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投资环境,大多数投资者也把眼光放到了境外,寻求投资机会与投资多元化。格雷厄姆和多德的
……
后记 2009年11月26日晨,接到我的导师山东大学李玉陈先生的手机短信,告诉我《南方周末》上有胡泳的文章——《纪念杨宪益先生:兼谈翻译家的位置》,让我去找来读。收到短信时正在去远离市区的新校区的班车上,下得车来,即刻去找校内的报摊。不巧今晨降温,卖报的没出来。悻悻中,想起今早所用的教室,是不多的几所能上网的。于是走到教室里,与翻译课上的学生一起找来这篇文章欣赏。
正值复习考研的攻坚阶段,教室中所剩的,都是些真正喜欢翻译的不多的几个学生。中间知道杨宪益先生的,不在少数。但是莘莘学子,对于社会中的一些反常现象,却是了解不多。因此,当读到胡泳在文章中感慨,“我们这个社会,更看重那些高头讲章(不管里面有没有真学问),而往往忽视翻译家的作用。例如,教育部门有个可笑的规定,翻译文学名著或学术专著不能算‘科研成果’”,不少学生表示不可思议。此时,正好想起李玉陈先生在其《句法与翻译》一书中,有一句自创自译的妙语:“署名的译著,不算是译者的学术成果;学者的论著,却原来是不署名的翻译!”(此类妙语在玉陈先生书中比比皆是,有乐之者可去寻宝),说与学生听,大家听后纷纷议论起来。
不事翻译者,即便是粗通外语者,常将翻译看做是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并基于此种认识,看轻翻译的工作。果如此,倒是可以原谅。但胡泳所揭的对于翻译著作的歧视,发生在教育部门(国内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以及外语类院校多如此),则绝非出于无知。我素来不喜欢将人心往坏处想。比如本月更早些时候,仍是与导师交流对法兰克福书展暴露出的翻译的问题的时候,先生短信中就跟我说:“学英语最终就是为了翻译……不务这件实事,或做不好这件实事,就只能空对空,卖弄玄虚,自欺欺人。这样的泡沫学者还少见吗?”我在回信中说,对于翻译,其实同行中基本都是畏难而止,但只有真有风度者才会表达对翻译实干者的敬意。不过这种揣测是难以解释为何教育部门的学术成果认定会如此看轻翻译的成果。
刚接触到《证券分析》的翻译任务,看到此书的规模、语言的难度,以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心中很不踏实,颇有不愿意接手的念头。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