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

发布时间: 2010-03-03 05:27:00 作者: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86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301153538/9787301153536
条形码:97873011535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应用型规划教材信息技术类

内容简介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以Windows Server2003网络操作系统为操作平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步骤和配置的主要内容,主要讲解了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充当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路由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活动目录服务器等角色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编写思想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易学、易懂、易操作、易掌握、“理论够用”、“实践技能为重”的原则编写,系统性强,结构合理,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过程及计算机网络分类及构成等基础知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系统管理、网络服务管理和活动目录的管理。《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注重实现的方式方法讲解,在讲解具体内容时,特别注重实用性,尽量列举实例;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课教材,也可供专业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自学使用。
编辑推荐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全国高职高专应用型规划教材信息技术类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优点
1.1.2 网络中的计算机角色
1.1.3 网络中的连接组件
1.1.4 扩展网络的常用设备
1.1.5 网络操作系统
1.2 计算机网络类型
1.2.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2.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 网络协议
1.3.1 网络协议的类型
1.3.2 OSI模型
1.3.3 常用的网络协议
1.3.4 TCP/IP协议介绍
1.4 IP地址基础知识
1.4.1 IP地址的格式
1.4.2 IP地址的分类
1.4.3 IP地址的确定
1.4.4 关于CIDR(Classless Inter Domain 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技术
1.4.5 标识应用程序
1.4.6 为计算机指定IP地址
复习题

第2章 安装WindowsServer2003
2.1 WindowsServer2003家族简介
2.1.1 WindowsServer2003各版本简介
2.1.2 WindowsServer2003家族对比
2.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2.1 安装前的硬件需要(最低的硬件需求)
2.2.2 检查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
2.2.3 为全新安装计划磁盘分区或卷
2.2.4 选择文件系统
2.3 安装WindowsServer2003
2.3.1 手工安装WindowsSetver2003
2.3.2 自动安装WindowsServer2003
2.4 配置WindowsServer2003
2.4.1 环境变量
2.4.2 管理虚拟内存
2.4.3 选择如何分配处理器资源
2.4.4 选择如何分配系统内存
2.5 设备驱动程序
2.5.1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述
2.5.2 驱动程序的管理
2..5.3 驱动程序签名管理
2.6 关于区域和语言选项设置
2.6.1 “区域和语言选项”概述
2.6.2 区域日期、时间、货币量
2.6.3 区域文字输入方法管理
复习题

第3章 管理本地用户账号和组账号
3.1 本地用户账号概述
3.1.1 什么是用户账号
3.1.2 本地用户账号
3.1.3 预定义账号
3.1.4 安全标识符
3.1.5 SAM和LSA鉴别
3.1.6 熟悉运行方式(RunAs)
3.2 本地用户账号管理
3.2.1 命名用户账号和设置密码的注意事项
3.2.2 创建用户账号
3.2.3 重新命名用户账号
3.2.4 重新设置密码和删除用户账号
3.2.5 禁用用户账号或设置账号的其他属性
3.3 组账号管理
3.3.1 组账号概述
3.3.2 预定义组
3.3.3 创建组账号
3.3.4 管理组的成员
3.4 管理用户和组之道
3.4.1 委托责任
3.4.2 用户和组管理策略
3.4.3 决定所需的访问和特权
3.4.4 确定安全等级
3.4.5 保护资源和减轻本地组负担
复习题

第4章 系统维护
4.1 任务管理
4.1.1 启动任务管理器
4.1.2 应用程序管理
4.1.3 进程管理
4.1.4 性能管理
4.1.5 网络管理
4.1.6 用户会话管理
4.2 性能监视
4.2.1 启动性能监视器
4.2.2 系统监视器
4.2.3 监视服务器内存
4.2.4 监视处理器
4.2.5 创建和配置计数器日志
4.2.6 创建和配置跟踪日志
4.2.7 创建和配置警报
4.3 网络监视
4.4 灾难恢复
4.4.1 自动系统故障恢复(ASR)
4.4.2 安全模式恢复系统
4.4.3 使用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启动计算机
4.4.4 故障恢复控制台
4.4.5 Windows启动盘
复习题

第5章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资源
5.1 NTFS权限简介
5.1.1 什么是NTFS
5.1.2 NTFS权限的定义
5.2 设置与管理NTFS权限
5.2.1 文件与文件夹的标准权限和特殊权限
5.2.2 设置文件与文件夹的NTFS权限
5.2.3 NrFS权限的几种重要特性
5.2.4 复制和移动操作对NTFS权限的影响
5.3 管理共享文件夹
5.3.1 共享文件夹简介
5.3.2 创建共享文件夹
5.3.3 共享权限的设置
5.3.4 共享权限和NTFS权限的组合
5.3.5 共享文件夹的访问与发布
5.4 资源权限设置的策略
5.5 设置文件的存储属性
5.5.1 文件的压缩属性
5.5.2 文件的加密属性
5.5.3 磁盘配额
复习题

第6章 安装和管理打印机
6.1 打印机概述
6.1.1 打印机类型
6.1.2 WindowsServer2003支持的客户端类型
6.2 安装与共享打印机
6.2.1 安装与共享本地打印机
6.2.2 安装网络接口打印机
6.2.3 Windows客户端连接共享打印机
6.2.4 管理打印机驱动程序
6.2.5 设置后台打印文件夹位置
6.3 设置打印机的共享权限
6.3.1 打印机的共享权限介绍
6.3.2 设置共享权限
6.4 打印任务管理
6.4.1 设置打印任务优先级
6.4.2 创建打印任务计划
6.5 配置打印池
复习题

第7章 路由服务的配置管理
7.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7.1.1 路由器的类型
7.1.2 路由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7.1.3 路由器的路由表
7.2 WindowsServer2003的路由服务
7.2.1 配置和启动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7.2.2 路由器路由表的查看
7.3 静态路由表管理
7.3.1 路由器直连多子网
7.3.2 路由器级联多子网
7.4 动态路由表管理
7.4.1 RIP协议管理
7.4.2 添加OSPF协议
7.5 路由服务的启动、重启动、停止
复习题

第8章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8.1 DHCP服务概述
8.1.1 什么是DHCP
8.1.2 DHCP的工作原理
8.2 配置DHCP服务器
8.2.1 架设DHCP服务器的需求
8.2.2 安装DHCP服务
8.2.3 配置DHCP服务器
8.3 HCP服务器的管理
8.3.1 启动、停止和暂停DHCP服务
8.3.2 作用域的配置
8.3.3 维护地址池
8.3.4 建立保留
8.3.5 配置DHCP选项
8.4 DHCP超级作用域
8.4.1 超级作用域概述
8.4.2 创建超级作用域
8.4.3 激活超级作用域
8.5 DHCP中继代理
8.5.1 什么是DHCP中继代理
8.5.2 DHCP中继代理的工作原理
8.5.3 配置DHCP中继代理
8.6 DHCP服务器的授权
8.7 DHCP客户机
8.7.1 DHCP客户机的设置
8.7.2 DHCP客户机的租约验证、释放或续订客户端
8.7.3 DHCP服务器地址分配的管理和观察
8.7.4 DHCP客户端备用配置
8.7.5 DHCP客户端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复习题

第9章 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9.1 DNS概述
9.1.1 DNS名字空间
9.1.2 全称域名
9.1.3 DNS查询过程
9.1.4 查询方向
9.1.5 查询响应
9.1.6 缓存的工作原理
9.2 DNS服务的安装
9.2.1 为该服务器分配一个静态IP地址
9.2.2 安装DNS服务
9.3 配置DNS区域
9.3.1 什么是区域
9.3.2 区域的类型
9.3.3 资源记录及资源记录的类型
9.3.4 正向查找区域和反向查找区域
9.3.5 管理正向查找区域
9.3.6 管理反向查找区域
9.3.7 配置DNS辅助区域
9.4 DNS客户端的配置
9.5 测试:DNS服务器的配置
9.5.1 Nslookup的使用
9.5.2 Ping命令的解析观察
9.6 配置DNS动态更新
9.6.1 什么是动态更新
9.6.2 配置DNS服务器允许动态更新
9.7 DNS区域委派
9.7.1 根提示
9.7.2 什么是DNS区域的委派
9.7.3 将一个子域委派给另一个DNS服务器
复习题

第10章 WWW服务器
10.1 WWW服务概述
10.1.1 什么是WWW服务器
10.1.2 WWW服务的工作过程
10.2 IIS6.0的安装
10.2.1 IIS6.0简介
10.2.2 IIS6.0的服务
10.2.3 配置WWW服务器的需求
10.2.4 安装WWW服务
10.2.5 验证WWW服务安装
10.3 WWW服务器的配置
10.3.1 设置主目录
10.3.2 设置默认文档
10.3.3 添加默认文档文件
10.3.4 创建Web站点
10.3.5 启动、停止和暂停WWW服务
10.4 虚拟目录
10.4.1 使用虚拟目录的好处
10.4.2 虚拟目录与物理位置的映射
10.4.3 创建虚拟目录
10.4.4 测试虚拟目录
10.5 虚拟主机技术
10.5.1 虚拟主机技术
10.5.2 使用同一IP地址、不同端口号建立多个网站
10.5.3 使用不同的IP地址建立多个网站
10.5.4 使用主机头名建立多个网站
10.6 远程管理WWW服务器
10.6.1 利用IIS管理器进行远程管理
……
第11章 FTP服务器
第12章 邮件服务器
第13章 活动目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微软的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融合了当今网络操作系统中的主流网络应用技术,在中小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各行各业急需具备使用高级的Microsoft Windows管理平台和Microsoft服务器产品,并能为企业提供设计、实施和管理商业解决方案能力的人才。
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课程,同时也是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本书以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为操作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和配置的主要内容,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充当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路由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活动目录等角色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和网络中各项服务的实现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常用网络应用的部署实施技能和故障排除技能,培养应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实现各项系统管理和网络基础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让学生拥有运用进一步学习和在工作中实际运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技能。
本书充分体现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学完本教材,学生可以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和网络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能够基于Windows Server2003平台进行商业需求分析、基础架构的设计和实施:能够构建综合性网络系统;还可以通过参加微软的MCSE认证考试。
本书系统性强,结构合理,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过程及计算机网络分类及构成等基础知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系统管理和网络服务的管理:注重实现的方式方法讲解,在讲解具体内容时,特别注重实用性;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共分13章。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协议,特别是TCP/IP协议的知识,作为本书的入门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Windows Server2003系统安装步骤和基本的系统配置内容;第3章介绍了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和组的管理;第4章介绍了系统维护的知识,重点在性能监视和提升性能的策略;第5章介绍了Windows文件和文件夹资源的管理,特别是各种权限的管理、共享文件夹的管理:第6章介绍了安装和管理打印机的技能;第7章详细讲解了Windows路由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第8章详细讲解了DHCP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第9章详细讲解了DNS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第10章详细讲解了WEB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第11章详细讲解了FTP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第12章详细讲解了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第13章详细讲解了活动目录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文摘 插图:


(2)同轴电缆
分为粗缆和细缆,现已基本淘汰,在此不再详述。
(3)光纤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光导纤维由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发明。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光纤应用光学方面的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光纤的绝缘、保密性好,常用的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可达2公里以上;
多模光纤:又二极管发光,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传输距离在2公里以内。
光纤网络的特点是:不受电磁信号的影响,价格昂贵,连接困难,需要使用专门的连接设备和技术人员,常用于主干网,连接多个局域网。在传输速度方面可以到达100Mbps、1Gbps乃至10Gbps。
光纤的缺点是质地较脆、机械强度低,施工人员要有比较好的切断、连接、分路和耦合技术。
(4)无线连接设备
①红外线传输:以红外线的方式传输数据,可以很方便地在办公室环境下实现无线连接,传输速度快,但不能穿过障碍物,两个收发机之间必须能够直视,易受其他光源的干扰,一般用于室内通信。
②窄带无线电传输:使用相同的频率,可穿越障碍物,不需要直视,易受钢筋混凝土墙的影响。
读书人网 >操作系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