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曲一线科学备考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

发布时间: 2010-03-04 04:02:00 作者:

 曲一线科学备考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政治(新课标专用)(含答案全解全析1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810647830/9787810647830
条形码:9787810647830
版本:第5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图书品牌:五三今典

内容简介 《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政治(新课标专用)(含答案)》采采用双栏式、习题化设计。将学科知识设计成习题,便于在练习中实现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践证明,这是进行基础训练的最好方式。通过右栏的互动练习,对左栏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模块化,以达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日的。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看、写、记、思”四位一体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推荐 《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政治(新课标专用)(含答案)》让每一位考生夯实基础,实在瓶颈,提高成绩,战无不胜。
目录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选考内容
选修一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专题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专题二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专题三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专题四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专题五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选修二 经济学常识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5<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选修三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j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选修四 科学思维常识
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专题四 结合实践 善于创新
选修五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
专题四 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
专题五 家庭与婚姻
专题六 法律救济
选修六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
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
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冲突
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政治答案
……
文摘 插图:




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考点四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考点五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考点六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
……
读书人网 >教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