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8616162/9787508616162
条形码:978750861616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CHASING DAYLIGHT
内容简介 《追逐日光(珍藏版)》正是尤金奥凯利人生最后旅程的告白。从得到确诊的消息到他辞世中间只有不到4个月,但是其中所记述的心路历程却让人久久难忘。时年53岁的尤金奥凯利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他担任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也是全美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他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美满,妻子、孩子、家庭和好友都让他感到欢欣愉悦。他也在脑中企划更美好的未来:准备下一次商务旅行,永续公司的长青基业,安排和妻子在一起的周末活动,参加女儿初二的开学仪式。
然而,仿似晴天霹雳,在2005年5月,尤金奥凯利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还能活上3到6个月。命运就是这般无常。
他原本想象中的光明未来一下子就蒙上了阴影。他必须当机立断、改弦易辙,修改他原来的人生计划,拿出在高尔夫球场上为有多一点的打球时间而不时追逐日光的精神,好好把握住所剩无几的有生之日。
《追逐日光》饱含深情,记录下了尤金奥凯利步向新生的每一天,写满了他幡然醒悟之后,对宿命不断深入的理解。中间记载了他与病魔抗争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生与死、爱与成功、精神与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思。
奥凯利生命最后时光的深刻感悟对所有职场人士不啻于是一记当头棒喝,人生不可以重来,不可以跳过,我们只能选择以一种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活在当下,追逐日光!
作者简介 尤金奥凯利,在纽约市出生和长大。1972年进入毕马威,担任助理会计师,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于2002年4月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一直担任该职到2005年6月确诊前,后来保留了公司的资深合伙人一职。他于2005年9月10日辞世。
媒体推荐 人一生中会碰到很多人,有的人只是短暂出现然后消失,但有的人和他身上发生的事,却和你永远陪伴。
奥凯利先生2004年和2005年与我有两次见面,后一次见面时,我俩都不知其实他已身患癌症。他对中国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使我们的心贴得很近,而此时,他已踏上“追逐日光”的感人征途。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奥凯利先生在面对生命结束时,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美国风景。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尤金对生命的热爱,对家庭的重视,对事业的投入,从《追逐日光》一书中,我们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在尤金得知病情前的一星期,他来到中国北京,出版《财富》全球论坛,当时他已获选为下任毕马威的全球主席。
会计师这个行业的个中滋味不是一般业外人士可以感悟到的。我们常常面对的是多不胜数的“最后期限”。也许我们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尽一切努力在这些“最后期限”前完成我们的任务。尤金就是以这种态度面对他生命的“最后期限”。
——何潮辉 毕马威主席(中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个感人和难以置信的故事。
尤金奥凯利在生命的最后100天里,微笑、愉悦地燃尽了自己的光和热,他追逐日光的勇气和行为,令人无比敬佩、赞叹不已。他饱含深情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商业领袖和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普通人的灵魂之旅,他表现出的淡定、坚强和对人生的体悟,会给每一位读者带来鼓舞和力量。
尤金喜欢工作,喜欢高尔夫,他在追逐曝光的余晖中,打出了自己辉煌的标准杆。
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读读此书。
——常振明 中国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只有100天的生命里,我的最优先是什么?怎么样做我一直想做但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怎么样帮助我亲爱的人,准备接受我的离开?尤金奥凯利的自述,非常感人,也发人深省。我们偶尔思考这些问题,会对我们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有更深刻的定位、了解和谁知。
——刘遵义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编辑推荐 《追逐日光(珍藏版)》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毕马威前首席执行官生命最后时光的感人记录,如果人生只剩最后三个月,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生活吗?站在生命的边上,献给所有经理人的纯挚礼物。
荣获第四届商业图书总动员“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年度励志奖”
全球十余种语言发行,一次感动世界数千万人的心灵回归。
目录
第一章 礼物从天而降
第二章 坠入无尽深渊
第三章 一去永不回
第四章 如果还有明天
第五章 最好的告别
第六章 走向新生
后记 追逐日光
……
文摘 第一章 礼物从天而降
我真的很幸运。医生说我还能再活3个月。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说,你肯定以为我要不是在开玩笑,要不就是疯了;或者你会以为我的人生肯定很凄凉,一事无成,所以我恨不得早一点离开人世,好得以解脱。
其实,你没有猜对。我热爱自己的生活,深爱我的家人,喜欢我的朋友,执著于自己的事业。我所供职的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我也很爱打高尔夫球。我现在很清醒,并不是在开玩笑。2005年5月的最后一周,我收到了人生的一纸书,说我可能活不到女儿吉娜初二开学的那一天了,也就是说,活不过9月的第一周了。不过,这份宣判书后来却成了一份礼物。这可是我的真心话。
因为这份礼物的降临,我不得不去认真地思考死亡的意义,也不得不更深刻地去反思生命的内涵——我从前并没有这样反省过。尽管我心中满是痛楚,我也必须要正视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事实,必须要决定该如何度过这最后的100天(有可能多活几周,也有可能少活几周)。痛下决心之后,我还得鞭策自己依照这些决定去行事。
简而言之,我自己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人生的尽头非得是最灰暗的吗?第二,能不能给生命的最后岁月添上一些亮色,甚至让它成为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呢?
在我看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我走向人生尽头之时,我的神智依然清楚,身体状况还算不错,我所爱的人也都陪伴在我身边。
因此我说:自己真的很幸运。
当然,很少有人能在离开人世之前参透自己的死亡。在我接到死亡判决书之前,我也没有真正去思考过。谈到死神,人们往往会感到惶恐不安。即便是行将就木之人,也不会把人生最后的每一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也很难为了自己和家人而沿着既定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将要辞世者尚且如此,身强体健和欢欣愉悦之人就更别提了。有些人之所以没有考虑死亡,是因为死亡往往来得太突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很多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比如死于车祸的意外罹难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死神会从天而降。我虽然会过早地离开人世(接到死亡判决书时我才53岁),但却称不上突然(无论如何,如果能提前两周接到死亡判决书,就已经不算突然了)。我很清楚,自己的人生会在2005年画上句号。
有些人之所以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最后的人生变得尽善尽美,是因为临终前他们早已身心俱疲,人生的尽头也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缓解痛苦。
我可不是这样,我并没有受过什么太大的皮肉
……
后记 到了夏末,尤金开始慢慢与亲友告别。我眼见他日益憔悴,不过,最后我们在太浩湖度过的日子让生活多了几分欢愉。尤金思路依然清晰,这主要归功于他自己的内控力与勇气。然而,想想他所要克服的种种磨难,让人越发感到心酸。之前,他说话总是有条不紊的,可是他这方面的能力却在日渐衰退。有时候,我要听明白他的意思,都需要和他讨论一番。为了真实地保留下尤金的经历,我一丝不苟地记录下了我们的很多谈话内容。
在离开太浩湖之前的一个晚上,我觉得尤金似乎要离我而去了,因为我突然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了。当天他母亲和弟弟刚刚返程,是夜,在沙发上,我依在他臂弯,我说好像有点感觉不到他了,他回答说:“全靠你了,我已经尽全力了。”
我当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第二天晚上,尤金、吉娜、卡恩(他秘书)和我一起在小屋里看电影。他当时靠在一个大皮椅上,我在他前面,坐在地板上的大布袋上面。我一直都握着他的脚,每过几分钟就会转头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