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系统动力学(2009年修订版)

发布时间: 2010-03-05 02:05:07 作者:

 系统动力学(2009年修订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2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64204370/9787564204372
条形码:97875642043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类教材

内容简介 《系统动力学(2009年修订版)》一书是关于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很有价值的参考读物,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进行“系统动力学”与“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的参考书,亦可作为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人员、企业、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各级计委、经委与科委人员的参考、进修用书。可以预期该书的再版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的提高。
《系统动力学》内容充实、广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书共十四章,对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模原则、建模各主要步骤等方面都作了较详尽且系统的论述,举例说明了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主要过程,并介绍了两个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应用实例——世界模型和中国全国模型。该书还评述了系统动力学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加以探讨。在再版时对该书作了很多新的修订和补充。
编辑推荐 《系统动力学(2009年修订版)》为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类教材之一。
目录
序言
前言(2009年修订版)
前言(1993年修订版)
前言(第一版)

第1章 系统动力学概论
1.1 系统动力学及其发展简史
1.2 关于本书的使用说明

第2章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构模主要过程与步骤
2.1 系统、模拟与模型
2.2 反馈系统_
2.3 系统的结构与描述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5 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过程和步骤
习题与实验

第3章 系统动力学构模原理、方法和模型体系的演进
3.1 构模基本原理
3.2 动力学问题和系统动力学的规范模型
3.3 构模的目的和系统的界限
3.4 问题的确定与模型构思
3.5 系统框图
3.6 因果与相互关系回路图法
3.7 流图法(结构图法)
3.8 混合图
3.9 图解分析法——速率与状态关系作图法
3.10 模型体系的演进及其应用

第4章 Venshm建模基础
4.1 概述
4.2 变量与方程
4.3 延迟、平滑和平滑函数
4.4 函数
4.5 输出问题
4.6 准确度与运行时间单位的选择
思考题

第5章 一阶系统
5.1 概述
5.2 一阶系统的数学描述
5.3 一阶系统的重要参数
思考题
5.4 正反馈系统
思考题
5.5 负反馈系统
思考题
5.6 负反馈系统的补偿特性
思考题
5.7 S形增长的反馈结构
思考题
5.8 一阶系统的另一有趣特性及其实例——污染的净化

第6章 二阶系统
6.1 二阶系统的描述及其行为模式
6.2 典型的二阶系统
6.3 捕食者一被捕食者问题
6.4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看乘数一加速结构
思考题

第7章 简单系统的振荡
7.1 一阶系统行为的特点
7.2 二阶系统的振荡
7.3 阶衰减振荡系统
7.4 三阶系统的振荡
习题与实验

第8章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8.1 什么是状态变量
8.2 速率结构与方程
8.3 辅助变量结构与方程
8.4 建模举例
8.5 模型的参数
8.6 方程的初始值
8.7 查错
8.8 构思模型与建立模型方程的原则
思考题

第9章 复杂系统
9.1 复杂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9.2 复杂系统及其行为的主要特性
9.3 系统动力学有关社会经济与管理系统的一些重要观点
习题与试验

第10章 模型的调试与改进
10.1 探索系统结构与其功能、行为关系的奥秘
10.2 灵敏度与强壮性
10.3 模型的精练与重构
思考题

第11章 模型正确性、有效性、信度与检验
11.1 有关模型的信度与正确性的一些概念
11.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11.3 有关模型实用性与有效性的其他重要特点
11.4 科研项目管理模型有效性、正确性分析
思考题

第12章 模型实例
12.1 系统动力学世界模型与罗马俱乐部
12.2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障碍——中国全国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思考题

第13章 借助模型进行系统问题的研究与实验——决策分析
13.1 调整参数以分析比较政策与方案
13.2 变动结构以分析比较政策方案
13.3 政策推荐及其评价问题
思考题与实验

第14章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最新发展与未来展望
14.1 系统动力学的五大特点
14.2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进展
14.3 系统动力学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
序言 《系统动力学》(修订版)一书是关于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很有价值的参考读物,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进行“系统动力学”与“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的参考书,亦可作为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人员、企业、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各级计委、经委与科委人员的参考、进修用书。可以预期该书的再版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的提高。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1956年由福瑞斯特(Jayw.Forrester)教授始创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分支,是一门认识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横向学科。系统动力学基于系统论,汲取控制论、控制理论与信息论的精髓,脱颖而出。系统动力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统一,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它从系统内部的机制、微观结构入手,剖析系统进行建模,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内部结构与其动态行为的关系,并寻觅解决问题的对策。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可视为实际系统的实验室,它特别适合于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等一类非线性复杂大系统的问题。
《系统动力学》内容充实、广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书共十四章,对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模原则、建模各主要步骤等方面都作了较详尽且系统的论述,举例说明了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主要过程,并介绍了两个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应用实例——世界模型和中国全国模型。该书还评述了系统动力学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加以探讨。在再版时对该书作了很多新的修订和补充。
文摘 插图:


1.1 系统动力学及其发展简史
1.1.1 什么是系统动力学
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简称SD)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是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横向学科。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本点鲜明地表明了它的系统、辩证的特征。它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
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是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系统动力学研究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系统综合推理的方法。按照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的模型,借助计算机模拟可以定性与定量地研究系统问题。
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模拟是一种结构一功能的模拟。它最适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动态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
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地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由于非线性因素的作用,高阶次、复杂时变系统往往表现出反直观的、千姿百态的动力学特征,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系统动力学正是这样一门可用于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等一类复杂大系统问题的学科。
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作为实际系统,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大系统的“实验室”。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调查研究的过程,模型的主要功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个进行学习与政策分析的工具,并使决策群体或整个组织逐步成为一种学习型和创造型的组织。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