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09515709
条形码:97875095157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股票市场是由三部分组成:A股市场、B股市场和H股市场。其中,1990年底创建的A股市场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市场的总市值,都是中国股票市场当之无愧的代表。因此,《中国A股市场18年》对中国A股市场18年的历程进行梳理,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关心并积极参与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中去,分享中国30年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体验一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财富效应。
编辑推荐 《中国A股市场18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总社)出版。
目录
导论:股票及股票市场
第一章 中国A股市场创立(1984-1990年)
第一节 中国A股市场创立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A股市场艰难起步(1984-1990年)
第二章 中国A股市场的动荡年代(1991-1999年)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A股市场背景
第二节 动荡的中国A股市场(1991-1999年)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A股市场评析
第三章 中国A股市场短暂的牛市(1999-2001年)
第一节 A股市场牛市的宏观背景
第二节 中国A股市场牛市行情(1999-2001年)
第三节 A股市场牛市评析
第四章 中国A股市场4年的熊市(2001-2005年)
第一节 21世纪初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第二节 中国A股市场漫长的冬天(2001-2004年)
第三节 中国A股市场熊市评析
第五章 中国A股市场大裂变(2005-2007年)
第一节 2005-2007年间A股市场宏观背景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A股市场(2005-2007年)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评析
第六章 全流通时代的A股市场(2008年)
第一节 全流通时代A股市场宏观背景
第二节 全流通时代A股市场走势(2008年)
第三节 2008年中国A股市场评析
参考文献
……
文摘 1992年,中国一位大科学家对中国试行股份制的看法有了改变。他40年代在美国生活,那里的许多企业控制在大股东手里,拥有少数股票的老百姓根本没有发言权。根据这样的生活感受,他觉得在中国搞股份制不合适。但是,到了1992年春天,他在全国政协会议的小组会上讲了对股份制的新认识。他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大政方针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又是广大职工监督的,所以,在我国股份制只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样想,我就想通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我国试行股份制、建立股市的积极意义。中国在股市问题上的实践,打开了许多人现代经济思想的闸门。
给股市一个试验的机会。热腾腾的股市消息。刺激无数人的人市积极性。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时谈到了股票的事情,他的话,给了人们解放思想的信心,股票交易成了中国第二轮改革大潮中必然要出现的现象。
股市就是拿股票上市场。1986年以后,我国只允许股票一级市场存在,企业发行的股票只能被人们拿在手上,等着收红利。这年9月,上海“飞乐”、“延中”两种股票通过银行办的证券交易柜台买卖,此后深圳几种股票也上了市。人们一方面在指定的交易场所买卖股票,想在股价的变化中赚钱,同时也在“地下”炒买炒卖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