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经注疏

发布时间: 2010-03-05 02:46:38 作者:

 水经注疏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页码:3508 页
出版日期:1989年06月
ISBN:780519131X
条形码:978780519131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

内容简介 杨守敬、熊会贞撰写的《水经注疏》,是明清以来郦学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发展,代表了郦学地理学派的最高水平,备受学术界重视。经著名学者段熙仲、陈桥驿整理的新校点本,糅合北京、台北两种影印本之长,兼收已有的研究成果,融入个人的研究心得,更臻完善,被学术界称誉为“除了熊氏最后定稿本以外最完整的《水经注疏》版本”。今新编“水名索引”,改正部分讹误,予以重印,以应读者之需。
  《序》曰[一]《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二]及其气流屈石,精薄肤寸,不崇朝而泽合灵宇[三]者,神莫与并矣。是以达者不能测其渊冲而尽其鸿深也。昔《大禹记》[四]着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共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五]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倡导者矣。今寻图访迹[六]者,极聆州域之说,而涉土游方[七]者,寡能达其建照,纵仿佛前闻,不能不犹深屏营[八]也。
  余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识绝深经,道沦要博,进无访一知二之机,迟无观隅三反[九]之慧。独学无闻,古人伤其孤陋,捐丧辞书,达士嗟其面墙。默室求深,闭舟问远,故亦难矣。然毫竹阙天,历箭时昭,饮河酌海,从性斯毕。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十]布脚前文。《大傅》曰,「大川相间,小川相属,东归于海。」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缉而缀之。经有缪误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载,非《经》水常源者,不在记注之限。
  但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斗,世乃不同,川渠隐显,书图自负[十一]或乱流而撮诡号,或直绝而生通称,枉渚交奇,[十二]洄湍决液,[十三]躔络枝烦,条贯系伙。[十四]十二经通,尚或难言,轻流细样固难辩究,正可自献径见之心,备陈舆徒之说,其所不知,可却盖阙如也。所以撰证本《经》[十五],附其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十六]求其寻省之易耳。[十七]
媒体推荐 《水注》序
《序》曰[一]《易》天以一生水,故微于北方而物之先也。《玄中》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地,高下不至,物不。[二]及其流屈石,精薄寸,不崇朝而合宇[三]者,神莫矣。是以者不能其而其深也。昔《大禹》[四]著山海,周而不,《地理志》共所,而不周,《尚》、《本》[五]《方》俱略,都所述,裁不宣意,《水》粗津,又旁通,所「各言其志」,而罕能其宣者矣。今[六]者,聆州域之,而涉土方[七]者,寡能其建照,仿佛前,不能不深屏[八]也。
余少山之趣,津之性,绝深,道要博,一知二之,迟隅三反[九]之慧。,古人其孤陋,捐,士嗟其面。默室求深,舟,故亦矣。然毫竹天,箭昭,河酌海,性斯。以多暇,空月,述《水》,[十]布脚前文。《大傅》曰,「大川相,小川相,于海。」其枝流之吐,其沿路之所躔,搜渠,缉而缀之。有缪者,考以附正。文所不,非《》水常源者,不在注之限。
但古芒昧,戎代,郭邑空,川流戕改,殊名,世乃不同,川渠,自[十一]或流而撮,或直绝而生通,枉渚交奇,[十二]洄湍决液,[十三]躔络枝,系夥。[十四]十二通,尚或言,流固究,正可自之心,徒之,其所不知,可如也。所以撰本《》[十五],附其枝要者,庶忘误之私,[十六]求其寻省之易耳。[十七]
目录

排印《水注疏》            
《水注疏》序             道元
《水注疏》凡例            
熊《水注疏》修改意     熊
《水注疏》
……
文摘 书摘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