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302182603
条形码:9787302182603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C语言程序设计》针对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实际情况,在《C程序设计》一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在编写中注意了降低起点,精简内容,突出重点,紧扣基本要求,使用读者更加容易学习。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我国大多数理工类学校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谭浩强教授所著的《C程序设计》一书受到国内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被公认为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的经典教材,被全国大多数高校选用,是学习C语言的主流用书,已累计发行了1000多万册,创同类书的全国发行最高纪录。凡具有计算机初步知识的读者都能读懂。可作为应用型高等学校各专业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基础较好的高职高专也可选用。也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用于自学的教材。另外,还配有辅助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辅导》。
作者简介 谭浩强,教授,我国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计算机普及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开拓者之一,现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他创造了3个世界纪录:(1)20年来他(及其合作者)共编著出版了140余部计算机著作,此外主编了300多部计算机书籍,是出版科技著作数量最多的人。(2)他编著和主编的书发行量近5000万册,是读者最多的科技作家。(3)他和别人合作编著的《BASIC语言》发行了1250万册,创科技书籍发行量的世界纪录。他善于用读者容易理解的方法和语言说明复杂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他“开创了计算机书籍贴近大众的新风”,为我国的计算机普及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编辑推荐 《C语言程序设计》丛书的特点:坚持面向应用的方向,以应用为中构建课程体系。准确定位,合理取舍内容,切合实际需要。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新的教学三部曲。写法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便于教学,容易入门。品种丰富,涵盖面广。包括必修课教材、选修课教材、教学辅导书、实训教材、参考书等。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亲自组织和指导,有经验的专家和骨干老师参与编写,教材质量高。
目录
第1章 C语言概述
1.1 计算机与程序、程序设计语言
1.2 C语言的出现和发展过程
1.3 简单的C语言程序
1.4 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1.4.1 运行C程序的步骤
1.4.2 上机运行C程序的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数据的存储与运算
2.1 数据在计算机中是怎样存储的
2.1.1 数据在计算机中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
2.1.2 位、字节和地址
2.1.3 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方式
2.2 整型数据的运算与分析
2.2.1 整型数据运算程序举例和分析
2.2.2 整型常量与整型变量
2.3 实型数据的运算与分析
2.3.1 实型数据的运算举例
2.3.2 实型常量的表示形式
2.3.3 实型变量
2.4 字符型数据的运算
2.4.1 字符数据运算的简单例子
2.4.2 字符常量和字符变量
2.4.3 字符串常量
2.5 符号常量
2.5.1 符号常量的作用
2.5.2 符号常量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2.6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2.6.1 算术运算符
2.6.2 算术表达式
2.7 C运算符和C表达式
2.7.1 C运算符
2.7.2 C表达式
2.8 提高部分
2.8.1 求补码的方法
2.8.2 整型常量的表示形式
2.8.3 整型变量的类型
2.8.4 整型常量的类型
2.8.5 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3.1 算法是程序的灵魂
3.1.1 算法的概念
3.1.2 怎样表示算法
3.2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3.3 C语句综述
3.4 赋值表达式和赋值语句
3.4.1 赋值表达式
3.4.2 赋值过程中的类型转换
3.4.3 赋值语句
3.4.4 变量赋初值
3.5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
3.6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3.6.1 用putchar函数输出一个字符
3.6.2 用getchar函数输入一个字符
3.7 简单的格式输入与输出
3.7.1 用简单的printf函数输出数据
3.7.2 用简单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
3.8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3.9 提高部分
3.9.1 无符号数据与有符号数据之间的赋值
3.9.2 较复杂的输入输出格式控制
3.9.3 简单易用的C++的输入输出
3 9.4 C++用“//”作为注释的标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1 条件判断
4.1.1 条件判断的含义
4.1.2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4.1.3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4.2 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4.2.1 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举例
4.2.2 if语句的一般形式
4.2.3 if语句的使用说明
4.2.4 使用嵌套的if语句实现多层判断
4.3 利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4.4 程序综合举例
4.5 提高部分
4.5.1 用条件表达式实现简单的选择结构
4.5.2 在程序中使用条件表达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1 程序中需要用循环结构
5.2 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2.1 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2.2 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3 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5.3.1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和执行过程
5.3.2 for循环程序举例
5.4 循环的嵌套
5.5 提前结柬循环
5.5.1 用break语句提前退出循环
5.5.2 用continue语句提前结束本次循环
5.6 几种循环的比较
5.7 程序举例
5.8 提高部分
5.8.1 while和do…while循环的比较
5.8.2 for语句的各种形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第7章 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第8章 善于使用指针
第9章 使用结构体类型处理组合数据——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第10章 利用文件保存数据
附录A 常用字符与ASCII代码对照表
附录B C语言中的关键字
附录C 运算符和结合性
附录D C语言常用语法提要
附录E C库函数
参考文献
……
序言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成为人类常用的现代工具,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应当了解计算机,学会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各种的事务。学习计算机知识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原理入手,注重理论和概念;另一种是侧重于应用的学习,从实际入手,注重掌握其应用的方法和技能。不同的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多数人来说,计算机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对于应用性人才来说,显然应当采用后一种学习方法,根据当前和今后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围绕应用进行学习。
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并不排斥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一种是金字塔模型,亦称为建筑模型,强调基础宽厚,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打好基础以后再联系实际应用;另一种是生物模型,植物中的树并不是先长好树根再长树干,长好树干才长树冠,而是树根、树干和树冠同步生长的。对计算机应用性人才教育来说,应该采用生物模型,随着应用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扩展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孤立地、无目的地学习理论知识。
文摘 第1章 C语言概述
l.1 计算机与程序、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生活。许多人觉得计算机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其实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并不是天生“自动”工作的,它是由程序控制的。要让计算机按照人们的愿望工作,必须由人们事先编写好程序,输入到计算机,执行程序才能使计算机产生相应的操作。
人和计算机怎么沟通呢?计算机并不懂得人类的语言,它只能识别二进制的信息。在计算机产生的初期,人们为了让计算机工作,必须编写出由0和1所组成的一系列的指令,通过它指挥计算机工作。在研制计算机时,要事先设计该型号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规定一条由若干位0和l组成的指令使计算机产生哪种操作。一个型号机器语言的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紧密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的,不同型号的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是不相同的。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难学、难址、难写、难修改、难维护,而且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互不通用这样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就会很困难。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用于程序设计的“高级语言”,它比较接近于人们习惯使用的自然语言(英文)和数学语言,如用read表示从输入设备“读”数据,write表示向输出设备“写”数据,用sin表示求正弦函数。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直观易学,易理解,易修改,易维护,易推广,通用性强(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通用)。从l 9 54年出现第一个高级语言FORTRAN以来,全世界先后出现了 2500种以上的高级语言,每种高级语言都有其特定的使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