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拿破仑大传

发布时间: 2010-03-05 03:13:21 作者:

 拿破仑大传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5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1405860X/9787214058607
条形码:97872140586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拿破仑大传》讲述了:一场摧枯拉朽的大革命,将一个普通的科西嘉岛岛民拿破仑波拿巴推上了时代的最前沿。从此,这位其貌不扬的矮个军人,在欧洲的历史舞台上不断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发动政变青云直上、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加冕称帝、颁布影响欧洲百年的《拿破仑法典》、东征西讨走上不归路,到最后成为圣赫勒拿岛的囚徒……
这位为战争而生的“天才侏儒”叱咤风云数十载,其文治武功和人格魅力,注定成为欧洲史上乃至世界近代史上无法抹去的不朽传奇!
与以往拿破仑传记只侧重其生活中的某些“片段”(重要战役、外交政策、治国方略等方面)不同,作者穷十余年之心血,走访了欧美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借用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文献,全面、客观地呈现了其尽云变幻的一生。这本书资料翔实,特论有据,是一部融合了目前所有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简介 艾伦肖姆(Alan Schom),英国达勒姆大学博士,现任美国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研究员。 曾先后在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牛津大学教授法国历史。 主要作品包括:《拿破仑的百日王朝》《特拉法加战役》等。
编辑推荐 《拿破仑大传》是一部拿破仑的全传,将让你全面、深刻地了解一位天才军事家横扫千军的神奇卓越,去领略一位野心政治家力挽狂澜的无畏气魄,去体验一位英雄帝王高踞万邦的绝世荣耀,去感受一位伟大男人的爱恨情仇。26岁的他,成为法国最年轻的将军,临危受命,意气风发;29岁的他,剑指东方,誓将金字塔夷为平地;35岁的他,虎踞法兰西帝国的皇位,收拢天下的权力;他一生中迎娶的两位妻子,先后背叛了他……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法国有意将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利更急切。
目录
序言
第一卷 炮兵上尉:他的祖国需要一个救世主
第一章 危险的岛民
第二章 听任天命
第三章 新亚历山大大帝
第四章 十字路口
第五章 觊觎埃及
第六章 舰队东征
第七章 法老的领地
第八章 海上激战
第九章 失败的阴影
第十章 蒂沃利花园和其他
第十一章 通往大马士革之路
第十二章 政变的前奏
第二卷 第一执政:连上帝对他也无能为力了
第十三章 雾月政变
第十四章 家族执政
第十五章 外交部长
第十六章 富歇的警署
第十七章 富歇其人
第十八章 圣诞夜的密谋
第十九章 革命已告结束
第二十章 狼烟再起
第三卷 法兰西皇帝:一个人的伟大智慧
第二十一章 加冕典礼
第二十二章 可耻的惨败
第二十三章 波拿巴的插曲
第二十四章 奥斯特里茨的第一声丧钟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进行曲
第二十六章 走上不归路
第二十七章 伊比利亚之挫
第二十八章 另一个致命的错误
第二十九章 多瑙河战役
第三十章 瓦格拉姆血战
第三十一章 夏日最后的玫瑰
第三十二章 债台高筑
第四卷 圣赫勒拿岛囚徒:借其炉边一席之地
第三十三章 俄国风云
第三十四章 马莱之变
第三十五章 死亡进军
第三十六章 萨克森战役
第三十七章 莱比锡折戟
第三十八章 哥萨克人来了
第三十九章 动乱与倾覆
第四十章 滑铁卢之役
第四十一章 英雄末路
结语
……
文摘 第一章 危险的岛民
1778年12月17日,32岁的夏尔波拿巴在科西嘉岛上的阿雅克肖港登上了海船。在他身边是10岁的长子约瑟夫;9岁的次子拿破仑,又名“拿破里昂尼”;还有内弟约瑟夫费合。他们刚刚离开了那栋位于斯特拉达马勒巴的4层楼——年久失修的石头宅子,约瑟夫和拿波里昂尼是在那里和他们的母亲吻别的。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法国。约瑟夫将进入奥顿神学院,准备将来当神甫。拿波里昂尼将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对于大多数科西嘉人来说仍然是难以掌握的法语,此外还要学习历史、地理、数学以及为了进入巴黎皇家军校所必修的其他课程。孩子们和蔼可亲的年轻舅舅、他们母亲的异父兄弟费舍则要到位于埃克斯昂普罗旺斯的神学院学做神职人员。拿破仑短暂的少年时代就此结束。
1769年8月15日,莱蒂齐亚波拿巴0离开阿雅克肖教堂的大弥撒匆匆赶回家,差点把拿破仑生在路上。在家具稀少的客厅里,孩子降生人世;如同她做其他每件事情那样,她将时间掐得太准了。她原名叫莱蒂齐亚拉莫利诺,是国家道路和桥梁监察官的女儿;其父亲死后她母亲的第二个丈夫,也就是莱蒂齐亚的继父,是名叫费合的银行家。
她的家族原籍伦巴第,在14世纪从热那亚到科西嘉定居前几乎迁居了包括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在内的大半个意大利。莱蒂齐亚是个身材苗条、个子不高、肤色黝黑、鲜有笑容的女子。对于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待字闺中、准备生儿育女的女子来说,生活是可怕的也是严酷的。1764年7月2日,年仅14岁的莱蒂齐亚与18岁的夏尔波拿巴结婚。她的确生了不少子女,只有8个活了下来。她带有意大利口音的科西嘉语并不是毫无瑕疵的,她的语法和写作充其量也是够用而已——法国对她将始终是一个谜。至于书籍,无论是哪种语言写成的她都从来不读。但是,由于法国1767年5月15日从热那亚共和国手里买下了科西嘉岛(征服由帕斯夸莱保利。领导的好斗的科西嘉人则是次年的事),尽管她憎恶法语和法国人,却命中注定要听人讲法语。她有着约7000里弗赫的嫁妆(这在当时是相当说得过去的嫁妆了)和一些土地。她是个坚忍不拔的女子,是动荡的科西嘉历史上严酷环境的存活者。她家所居住的楼下两层屋子里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件家具,甚至连一块地毯也没有,预示着她以后也将是一位严酷的母亲。波拿巴家的住所很难说是个惹人喜爱的去处,她嗷嗷待哺的子女在那里很少得到慈爱。虽说她偶尔也会参加弥撒——她丈夫的叔叔吕西安是科西嘉的副主教——但她生来就不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她的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