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

发布时间: 2010-03-05 03:54:41 作者:

 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111267958/9787111267959
条形码:97871112679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以实际工程应用为主线,特别注意基本理沦的系统性,力求将《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共8章,包括绪论、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及其计算、功率因数的改善及无功补偿、工业企业的供电系统及其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及其选择、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保护及接地、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全书本着深入浅出、少而精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介绍了新技术在工业企业供电中的应用和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便于读者掌握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的原理及设计。
《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既可作为工矿企业变电所和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速培指南》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
I.2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 发电厂
1.2.2 变电站
1.2.3 电力刚
1.2.4 电能用户
1.2.5 电力系统的辅助系统
1.3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1.4 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
1.4.1 频率
1.4.2 电压
1.4.3 波形
1.5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6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2.1 电力负荷及负荷曲线
2.1.1 电力负荷及其分类
2.1.2 负荷曲线
2.2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及其设备容量的确定
2.3 计算负荷的确定
2.3.1 计算负荷
2.3.2 按需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3.3 按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3.4 单相用电设备组汁算负荷的确定
2.4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2.4.1 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2.4.2 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
2.4.3 业企业计算负荷的确定
2.6 尖峰电流的计算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功率因数的改善及无功补偿
3.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3.1.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1.2 用电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提高
3.1.3 企、№功率因数的确定
3.2 无功补偿的意义和方法
3.2.1 无功电源结构的选择
3.2.2 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的确定
3.2.3 并联电容器最佳补偿容量的确定
3.2.4 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的最优分南
3.2 并联电容器的装设地点及投切方式
3.3 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及抑制措施
3.3.1 谐波对并联电容器的影响
3.3.2 抑制措施
3.3.3 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成套装置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供电系统及其变电所
4.1 概述-
4.1.1 变电所发展过程与趋势
4.1.2 变电所的类型
4.1.3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4.1.4 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
4.2 变电所电源电压和配电电压的确定
4.3 企业供配电系统的接线
4.3.1 变电所主接线的要求
4.3.2 总降压变电所的主接线
4.3.3 配电所的主接线
4.3.4 下问变电所的主接线
4.3.5 配电线路的主接线
4.4 变电所电力变压器容量和参数的选择
4.4.1 变压器的型号
4.4.2 变压器的额定参数
4.4.3 电力变压器类型的选择
4.4.4 主变电器的选择.
4.4.5 变压器的过负
4.5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4.5.1 概述
4.5.2 双绕组变压器的经济负荷系数
4.5.3 变压器经济运行区
4.5.4 双绕组变压器问技术特性的优劣判定
4.6 变压器的并列运行
4.6.1 变压器的并列运行条件
4.6.2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经济运行方式
4.6.3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小结
4.7 变压器分列运行.
4.8 三绕组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与并列运行
4.8.1 三绕组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4.8.2 变压器间的技术特性分析
4.8.3 三绕组变压器并列运行
4.9 企业变电所的布置与结构
4.9.1 变电所的布置
4.9.2 变电所的结构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短路电流计算
5.1 短路电流的摹本概念
5.1.1 产生短路电流的原因
5.1.2 短路的种类
5.1.3 短路的危害.
5.1.4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5.2 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5.2.1 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5.2.2 有限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5.2.3 与电路有关的物理量
5.3 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5.3.1 标幺制
5.3.2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3.3 应用运算曲线求任意时刻短路点的短路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
5.3.4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5.4 小对称故障分析
5.4.1 对称分量的概念
5.4.2 序阻抗
5.4.3 序网络图.
5.4.4 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
5.4.5 两相短路电流的估算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电气设备及其选择
6.1 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6.1.1 导体的长期发热
6.1.2 导体的短时发热
6.2 短路电流的电动力计算
6.3 母线的选择..
6.3.1 母线材料和截面形状的选择
6.3.2 母线截而积的选择及校验
6.4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6.4.1 供电网络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原则
6.4.2 导线和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6.5 高压电器及其选择与校验
6.5.1 常用高压电器简介
6.5.2 选择的般原则
6.5.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6.6 低压设备及其选择
6.6.1 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简介
6.6.2 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保护及接地
7.1 继电保护装置概述
7.2 工业企业高压配电网的继电保护
7.2.1 过电流保护
7.2.2 电流速断保护
7.2.3 单相接地保护
7.2.4 过负荷保护
7.3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7.3.1 概述
7.3.2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7.3.3 变压器的气体保护
7.3.4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7.3.5 变压器低压侧的单相接保护
7.4 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
7.4.1 概述
7.4.2 高压电动机的相间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7.4.3 高压电动机的单相接地保护
7.4.4 高压电动机的低电压保护
7.5 微机保护
7.5.1 微机保护的硬件及软件结构
7.5.2 企业微机保护的网络拓扑结构
7.6 低压供电系统的保护
7.7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7.7.1 概述
7.7.2 防雷保护装置
7.7.3 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
7.8 接地装置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
8.1 概述
8.1.1 二次回路的基本概念
8.1.2 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
8.2 断路器控制和信号系统
8.2.1 三极联动式断路器的控制回路
8.2.2 分相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
8.3 中央信号系统
8.3.1 中央事故信号
8.3.2 中央预告信号
8.4 供配电系统常用的自动装置
8.4.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8.4.2 供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来对工矿企业供配电设计的实际经验,针对工矿企业供配电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并结合教学经验,在参阅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编写r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实际工程应用为主线,特别注意基本理论的系统性,力求将本书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本书内容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既可作为上矿企业变电所和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全书教学内容模块化,可根据专业需要进行选择或删减;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力求覆盖工业企业供电所要求的全部重点内容。
本书共8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的组成、工厂供电的特点及有关概念。第2章为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主要讲述了按需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工业企业计算负荷的确定以及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的计算等关内容。第3章为功率因数的改善及无功补偿,系统地讲解了提高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的意义和方法、无功电源结构和最佳补偿容量的确定以及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成套装置等。第4章为工业企业的供电系统及其变电所,重点分析了供配电系统的接线、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以及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第5章为短路电流计算,详细地阐述r短路电流的基本概念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第6章为电气设备及其选择,介绍了供电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强调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联系。第7章为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保护及接地,重点讲述了继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的原理、整定及应用,而且阐述了微机保护和接地装置。第8章为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阐述了断路器控制和信号系统、中央信号系统、供配电系统常用的自动装置。
本书由沈阳光机研究所的盂祥萍、沈阳农业大学的孟晓芳、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的李策和葛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渠莉娜、沈阳市供电公司的王英男、沈阳农业大学的罗海燕和王珏共同编写。另外,参与本书部分章节编写工作的还有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的戈广金、沈阳农业大学的李娜和周云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志强和张博。全书由东北电力大学的任先文教授主审,这里对他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们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已经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由于有些资料已经无法找到出处,因此未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这里深表歉意的同时对原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有关领导、专业人士和同仁 _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和时问有限,疏漏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工厂电气照明的设计,包括厂区室外照明系统的设计和车间(建筑)内照明系统的设计。无论是厂区室外照明的设计还是室内照明的设计,其内容均应包括:照明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灯具布置方案的确定和照度的计算,照明负荷的计算及导线的布置与选择,保护和控:制设备的选择等。最后编制设计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单及工程概(预)算,绘制照明系统图、平面图及其他施工图样。
3.供电工程设计的程序与要求
供电工程设计通常分为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大型工程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个阶段,也有的分为方案设计(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3个阶段。如果设计任务紧迫,设计规模较小,又经技术论证许可时,也可直接进行施工设计。
(1)扩大初步设计
扩大初步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负荷的统计计算,确定工厂的需电容量,选择工厂供电系统的原则性方案及主要设备,提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并编制工程概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因此,扩大初步设计的资料应包括工厂供电系统的总体布置图、主电路图、平面布置图等图样及设计说明书和工程概算等。
为了进行扩大初步设计,设计前必须收集以下资料:
1)工厂的总平面图、各车间(建筑)的土建平、剖面图。
2)工艺、给水、排水、通风、采暖及动力等工种的用电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主要的剖面图,并附有主要用电设备的名称及有关技术数据。
3)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工艺允许停电的时间。
4)全厂的年产量或年产值及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用以估算全厂的年用电量和最高需电量。
5)向当地供电企业收集下列资料:可供的电源容量和备用电源容量;供电电源的电压、供电方式、供电电源回路数、导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及进厂的方位;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或供电电源线路首端的开关断流容量;供电电源首端的继电保护方式及动作时限整定值,电力系统对工厂进线端继电保护方式及动作时限配合的要求;供电企业对工厂电能计量方式的要求及电费计收办法;对工厂功率因数的要求;电源线路厂外部分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及工厂应负担的投资费用等。
6)向当地气象、地质及建筑安装等部门收集下列资料:当地气温数据,如年最高温度、年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及当地最热月地面下0.8-1m处的土壤平均温度等,以供选择电器和导体之用;当地海拔、
……
读书人网 >电工技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