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恺撒战记

发布时间: 2010-03-05 04:21:09 作者:

 恺撒战记

  • 市场价:¥24.8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Close this window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如何获得促销优惠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63337709
    条形码:97875633377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名著译丛、军事思想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恺撒所著《内战记》和作者不详的三部小战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西班牙战记》,记述了恺撒从罗马内战到被弑前的征战事迹,为读者了解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历史与恺撒传奇的一生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作者简介 恺撒,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和作家。早年支持平民派反对苏拉派。历任财务官、监察官、祭司长和大法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前三雄政治联盟。公元前49年,率军渡卢比孔河,进占罗马。法萨卢斯战役得胜后,进而追击庞培入埃及,助克娄巴特拉七世争夺王位。再转战小亚细亚。经过北非返回罗马,实施独裁统治。后为布鲁图和卡西乌为首的共和派谋杀。著有《高卢战记》、《内战记》等,其文简洁,有拉丁文典范之称。“恺撒”成为后来罗马及欧洲帝王习用的头衔。
    媒体推荐 前言
    中国人对于古代希腊罗马的认识不深,仅从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得知一鳞半爪,再不然就是看好莱坞的古装电影了解若于片断的情节,朗朗上口的名字也以哲学家如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文学家如荷马、西塞罗,科学家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为限,但是只要对西方文明稍有涉猎的人,谁都知道恺撒是罗马时代承先启后、总领风骚的伟大人物。本人最早知
    道恺撒的名字,是在半个世纪前,听牧师讲(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和<马可福音)第十二章:“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神的物当归给神。(Render 10 Caesar the things that areCaesar,s,and'O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中学读到但丁(Dante)在(神曲》中,把谋杀恺撒的布鲁图(Brutus)和卡西乌(Caius)与出卖耶稣的犹大——并打下最深的第十层地狱,挂在撒旦的獠牙上受那永无止境的惩罚,这才稍稍领悟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中,恺撒和耶稣分别代表人治和神治的象征意义。也曾读过朱生豪所译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第三幕第二场布鲁图在杀死恺撒后向罗马市民发表演说:“我这样做,不是爱恺撒爱得少,而是爱罗马爱得多。(This is answer:No tthat llovedCaesar less,but that l loved Rom emore.)”这种把恺撒和罗马相提并论的雄辩声调,更能衬托出一出历史悲剧的鲜明风格。但是年轻时代真正令人兴起豪迈千古的雄心壮志的,还是恺撒在泽拉(Zelu)会战,击败法拉西斯(Phamaces)后送给元老院的告捷文书:“余来,余见,余胜。(Veni,Vidi,Vici.)”大丈夫跃马九州,决胜千里者,亦复如是。
    《恺撒战记》的历史背景
    根据传说,罗慕路斯(Romulus)在公元前753年建立罗马城,逐渐合并邻近地区而成为罗马城市国家,其间经过四百年的惨淡经营,罗马励精图治,建立强大的武力,从公元前264年起,持续进行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三次布匿(Punic)战争和三次马其顿(Macedonia)战争,最大敌手迦太基(Carthage)被彻底毁灭,希腊世界完全崩溃,整个地中海落人罗马人的手中。但是共和时期有许多战争,其目的在于摧毁敌国的城市,树立罗马的权威,满足抢劫的私欲,出卖征服地区的人民为奴:包拉斯(Paullus)在帕狄那(Pydna)会战之后,曾洗劫马其顿地区七十余城镇,将十五万伊庇鲁斯人(Epirus)掳为奴隶;普鲁塔克(Plutarch)叙述恺撒在高卢(Gaul)的作战,“像一阵旋风攻下八百个城镇,征服三百个部族,与三百万人发生多次激战,屠杀一百万人,将一百万人鬻卖为奴”,虽然数字过于夸大,但与实情相差不远。
    罗马早期的社会组织,仍是以农为本的城市国家,分为三十五个部落(Tribes)来进行选举和政治活动,其中农村部落高达三十一个,城镇部落仅有四个,而且罗马共和时期初期的军队为典型的民兵制,凡有一定田产的公民都有执干戈保卫城市的权利和义务。人们的生活以农牧为主,与邻近地区的城邦或部落发生战争时,公民就放下犁锄,离开羊群,拿出自行准备的武器,富有的公民骑上自家豢养的马匹,披甲戴盔,在民选的领袖率领下,走上战场;战事结束,军队解散,战士返家,从事原有的生计。但是,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作战区域的不断扩大,对敌国的资财和人民的掠夺,使得整个的社会结构和生产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奴隶制度的建立,助长了贵族豪门的奢侈风气,使得人民堕落于兽性和放纵之中,但其最大的影响是发生在生产体制上:运用大量廉价奴工,迫使小农制的生产无利可图,土地并人少数地主之手,成群农人涌人城市变成无产业的贫民,社会在贫富悬殊的仇恨以及选举竞争的刺激下产生暴乱与骚动,直接威胁到元老院的政治运作,使城市国家的基础发生动摇。马略(Marius)进行军队改革,一方面是因为富有的市民要逃避兵役,农民丧失土地,合格兵员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为解决城市内贫苦游民的生计,因此才开放军队征召的限制,允许有产阶级以外的人民志愿投效。
    ……
    目录
    前言
    译者说明
    战记大事年表
    庞培和恺撒主要经历年表
    内战记
    导言
    ……
    文摘 书摘
    54.所有通路都被阿弗拉尼乌斯的军队封锁了,桥也修不好,处在这种困难的局面,恺撒下令建造船只。根据多年前在不列(Britain)颠的经验,他叫手下官兵用轻木来做龙骨和肋材,船壳用树枝编成,外面蒙上兽皮。船造好后在夜间用大车连起来,装运到离营寨二十二英里的河边,用这些船只装载部队渡河,出敌不意地攻占毗邻河岸的一座小山,在敌军明了状况以前赶建工事,予以加固,再调用一个军团来防守,然后从两岸开始架桥,两天内就完成了工作,通路开放,运输和征粮队伍的安全行到保障,粮食补给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76.两军展开艰苦而惨烈的肉搏战斗,精锐的第六军团在右翼开始出现胜利的征兆,敌军被逼下斜坡,感谢神明的帮助,中央和左翼的敌人也顶不住了,慢慢败退。敌军越过崎岖不平
    的地面,很费力地向上攀爬,一旦被驱,往下逃走,便迅速撤退。敌军的损失惨重,有些被杀死,更多的敌人被摔落到头顶的同伴所压倒。败逃的士兵在越过山谷时抛弃手中的武器,回到阵地时赤手空拳,无法担任守备。我军将士受到接战告捷的鼓励,毫不迟疑地尾随敌军爬上斜坡,攻击防御工事。法尔那西斯留下担任守备的几个支队,也都被消灭,营寨被我军占领。所有法尔那西斯手下的将领和宾客,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法尔那西斯在乘骑的护卫下逃走,否则营寨失陷,他就会被恺撒活捉。

    6.恺撒看到敌军不愿接受挑战,就采用将他们从乌利亚引来的策略,迫使敌军进入平原;于是他下令夜间在大火照亮之下,率军越过河流,向着阿特瓜(Atepla)出发,庞培乌斯在该
    处部署实力强大的城防队。叛逃人员把这次行动报告庞培乌斯,他马上就放弃位于山地的营地和防守的隘道退人科尔杜巴,并征集了很多辆大车和成群的骡马。恺撒构筑工事,整备器具,开始围攻阿特瓜,并在外围兴建堑壕环绕全城。待他得知庞培乌斯出发的日期,就事先占领几处堡垒做好防御工作,有的地方部署骑兵,步兵在营地保持日夜不断的警戒。谁知道庞培乌斯在清晨抵达,乘着浓雾的掩护、守军无法观察到他的行动,他派出几个步兵支队和骑兵中队包围恺撒的骑兵,大肆杀戮,我军骑兵只有少数人逃脱。
    ……



    书摘2
    12.在此期间,传来消息说法务官特尔穆斯(Thermus)带着五个支队兵力固守伊古维乌姆(Iguvium),加强城镇的防御能力。由于镇民对恺撒忠心耿耿,他就派库里奥(Curio)带着在皮绍鲁姆和阿里弥努姆的三个支队前往。特尔穆斯听到库里奥的部队
    ……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