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7806436731
条形码:97878064367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开卷文丛
作者简介 子聪(一九六六——)原名董宁文。江苏南京人。现为《开卷》执行主编。
主要作品有:《人缘与书缘》等。
媒体推荐 来新夏序
近年来,在六朝金粉之地,竟然有一批说老不老,说小不小的读书人聚到一起,组织了一个“凤凰读书俱乐部”,又出了一份小刊物《开卷》。真是上帝仁慈,这些人赶上了好时候,要是倒回二十多年,只要有某小人稍微撇一下嘴角,“凤凰读书俱乐部”就可定为“裴多菲俱乐部”,《开卷》无疑也是非法刊物,诸位读书入也就吃不了兜着走。而今好了,诸位时不时地聚坐在高处不胜寒的俱乐部里,品茗高谈,阔论书与人。融融陶陶,忘却世间烦扰,令人艳羡!
《开卷》的确是份好刊物,没有烟火气,没有铜臭味,只是一群痴人在说梦。寒舍有多种刊物,能耐心从头看到尾的只有《开卷》,但每期在目录页上看到“苏新出准印JS-1106号”时,总感到一点微憾,总会联想到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水到渠成地想结婚,只是一时领不到正式结婚证,于是只得邀集三朋四友,街道乡邻,摆桌喜酒,说明情由,取得共识,发个“准印”,随之而来的就是添丁进口,若以法律为准绳,这孩子虽有其法定地位,但终究是非婚生子。至今,《开卷》这个已经会说话,满地跑的非婚生子,该有个正式身份了吧!我常梦想不知哪一期的目录页上突然出现ISSN之类的正式刊号,我必馨香拜祷,上苍佑人!
《开卷》有名家名篇,也有不熟悉书友的用心之作,但都是 实实在在的好文章,没有学究气,没有八股气,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文笔自由洒脱,多性情中语,让人爱看、喜欢看,特是书尾连载的《开有益斋闲话》更是我每期必读之篇。开始是想从中获得些有关书和书友的信息,渐渐积多了,就日益显出其价值。从学历史的角度看,首先感到这是一种编年体著述,如果是为皇上写的话,那就类似起居注。因此,也可以说这是《开卷》的起居注。几年下来,再浏览一过,不仅看到名人游踪,书话议论,书友音问,长短信息,而且预想到日后可作文坛、书坛考证史事之资。作者虽署名子聪,但并非一人,而是创办<开卷》那批读书入的集体创作,所以信息渠道深广,视野四面八方,较多地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心声,所以也是《开卷》发展成长的实录,越来越让人深感有保存的价值。如果能将《开有益斋闲话》中的一则则简讯,以年月为序,汇成一编,减免读者翻检之劳,岂非善举?
正在思量,收到《开卷》执行主编董宁文君的来信,他是《开有益斋闲话》主要执笔人之一,他说准备将《开有益斋闲话》编成一书,更名《开卷闲话》,他没有解释更名的理由。据我的妄加猜测,一则《开有益斋闲话》与清人朱绪曾的《开有益斋读书记》有重名沿袭之嫌,二则更名《开卷闲话》更足以表明其代表性。他不遗在远,邀我为《开卷闲话》作序。我作为《开卷》的原始读者,自当应承。我赞同其事,乃应董君之请,略叙所见,以为之序。
二00二年初冬写于南开大学邃谷
目录
来新夏序
舒芜序
陈子善序
止庵序
二○○○年
二○○一年
……
文摘 书摘
同日,作家韩石山从太原来信说:“南京真是地灵人杰,一家饭店竟会办起一本刊物,且是这么一批硕彦之士在操持。小小的一本,从装帧到文章,处处见出心机。在我看来,这才是刊物的正路,那种豪华型的刊物,若是妇女装饰一类的,自然应当,若是文学、文化一类,无异于亵渎。文化人看的刊物,就当是这么一副‘淡淡妆,天然样’。”
l0月16日,《金陵晚报》刊出《漂亮风景:书吞飘进星级饭店》一文,文中这样写道:“把书吧开进星级饭店,成为南京悄然兴起的一种酒店文化,吸引着无数时尚的雅士文人前往休闲娱乐。”
10月17日,梅志从北京来信:“《开卷》数期及尊函均早已收到,并拜读。十分欣赏。只因精力不济,拖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回信,真是抱歉。望见谅。小刊办得有品位,有看头,实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只是‘赐作’却很难,因我近年来写文较困难,连写信都很少提笔,因此,仍得请你们见谅了。衷心希望这小小的《开卷》能越办越旺盛,让大家尽情领略这‘开卷有益’的益处。”
10月18日,黄宗英从北京给南京的一位友人写信,信中谈到了她对南京的印象以及她与冯亦代先生的近况,信中写道:
我还是五十年代初期,作为慰问华东解放军的上海代表团成员之一,随潘汉年团长去过南京,至今不忘中山纪念堂的高台阶和栖霞山罗汉洞的最后一个洞……后来,有几位以前在北京,在徐州的朋友告老回南京并逝于斯。说到南京也牵情动心,“文革”后也匆匆去过,是几位作家的聚会吧,在南京图书馆聚会,总之,南京待我甚厚,我却没能力她做什么。
明红的(天意怜忧草人间重晚晴》写得很动情,但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冯老突发第四次脑梗塞,两年多里抢救四次,他不能写作了,我也累垮了。两年多了,我也极少写作,只是两人尚能阅读,大量读书、看报,近来总算平安,谢谢你!并问大家好。
10月19日,韩国画会会长、德成女子大学校艺术大学东洋画科艺术大学长林颂羲教授下榻凤凰台饭店。林教授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对于南京的文化历史很感兴趣,多次提到李渔编辑出版的“芥子园画谱”。他说,如果南京能把芥子园恢复重建起来,海内外的画家定会为此出力,捐赠书画,芥子园将会成为南京又一名胜。林教授对凤凰台饭店的文化氛围及书卷气赞不绝口,并将自己的一幅画捐赠给凤凰台美术馆作为纪念。林教授的画曾被韩国总统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的要人。
凤凰台饭店继凤凰读书俱乐部、英语沙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