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大学教程(第9版)

发布时间: 2010-03-05 05:24:55 作者: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大学教程(第9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53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302174504/9787302174509
条形码:97873021745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外经典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外文书名:Business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ninth edition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教材,本书经历了9个版本的发展,内容非常完善和成熟。它不仅考虑了当今的技术发展趋坍,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内容十分经典、实用。全节共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发展简史、慨况及现状。第2部分讲述了网络的基本概念,洋述了网络各个层的功能、结构、协议及应用等。第3部分讨论了流行的网络技术,例如,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主于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及Internet等。第4郜分讨论了网络管理方面的内容,包括网安全、网络改计及网络管理技术。第5部分作为附录提供了与数据通信和网络相关的深入知识。
作者简介 Jerry Fitzgerald博士在风险评估、计算机安全、计算系统的审查和控制、数据通信、网络和系统分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Jerry Fitzgetald是企业经济学博士,拥有圣克拉大学的MBA学位和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他同时还是计算机审计员协会(EDPA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信息系统安全协会(ISSA)的成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作教员并担任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的顾问。
Alan Dennis是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的信息系统方面的教授,曾获得过Ricklard B.RIJssell本科教学优秀奖。拥有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阿卡迪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和加拿大安大略的皇后大学的MBA学位。他还是亚利桑那大学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哲学博士。获得过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7个奖项,而且发表了100余篇商业和研究方面的文章,出版过多部著作,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计算机图书作者。
目录
第1部分概述
第1章数据通信概述
1.1引言
1.1.1北美通信技术的发展简史
1.1.2信息系统的发展简史
1.1.3Intemet的发展简史
1.2数据通信网
1.2.1网络构件
1.2.2网络类型
1.3网络模型
1.3.1OSI模型
1.3.2Intemet模型
1.3.3采用功能层进行消息传输
1.4网络标准
1.4.1标准的重要性
1.4.2标准的制定过程
1.4.3通用标准
1.5未来的发展趋势
1.5.1普适网络
1.5.2语音、视频和数据的集成
1.5.3新信息服务
1.6管理结论
1.7本章小结
1.8关键术语
1.9思考问题
1.10课后练习
1.1l小型案例
1.12案例研究
1.13实践活动
第2部分基本概念
第2章应用层
2.1引言
2.2应用体系结构
2.2.1基于主机的体系结构
2.2.2基于客户端的体系结构
2.2.3客户端/报务器体系结构
2.2.4体系结构的选用
2.3万维网(WWW)
2.3.1Web的工作方式
2.3.2:HTTP请求的构成
2.3.3HlTTP应答的构成
2.4电子邮件
2.4.1E.mail的工作方式
2.4.2SMTP报文的构成
2.4.3Listserv讨论组
2.4.4MIME协议
2.5其他应用
2.5.1FTP
2.5.2Telnet
2.5.3即时通信
2.5.4.视频会议
2.6管理结论
2.7本章小结
2.8关键术语
第3章物理层
第4章数据链路层
第5章网络层和传输层
第3部分网络技术
第6章局域网
第7章无线局域网
第8章主干网络
第9章城域网和广域网
第10章InIemet
第4部分网络管理
第11章网络安全
第13章网络管理
第5部分附 录
附录A连接电缆
附录B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附录C IP电话技术
附录D蜂窝技术
附录E TCP/IP游戏
附录F Windows Server
……
序言 今日的网络,已经与20年前、10年前乃至一两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来自应用、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强力地推动技术不断高歌猛进。网络技术、网络产品、网络服务及相关标准的发展正在导致整个网络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企业都在重新组建自己的网络,以适应新应用和新趋势的需要,如视频会议、VolP企业电话和VPN等。人们对网络的观念和使用习惯也在悄然变化,视频聊天、网上直播、手机上网、病毒攻击和家庭无线网等相关词汇日益出现在日常话题中。
三种业务(语音、视频和数据)的融合,正在推动主干网、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络发生巨大的变革。网络正在不断发展,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等所能使用的协议正在减少,而应用层所适用的标准协议的数量大大增加。服务核心已经聚焦于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复杂的组播和更高的带宽上,以确保下一代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正是在这种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本书推出了第9版。作为一本久经考验的成熟教材,本书围绕着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展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技术变迁。两位作者以在网络领域专业的深厚造诣、工程方面的长期积累和长期大学任教的丰富经验,将复杂的网络理论和纷乱的市场状况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网络全方位的恢弘画卷。
从20世纪80年代本书的第1版开始,每个版本的更迭,都反映了当时的技术趋势。这个版本也不例外。在充分阐述各种新技术的同时,特别增加了“无线局域网”一章,同时删除了很多过时或即将过时的遗留技术。在帮助理解和教学方面,作者做了很多的工作,添加和更新了大量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和课后习题。
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是数据通信概论。第2部分是基础概念,详细讨论了网络的各个层次。第3部分是网络技术,涵盖了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主干网络、城域网和广域网及Intemet等各方面内容。第4部分是网络管理,重点讨论网络安全、网络设计和网络管理技术。第5部分是附录,讨论了可作为选修内容的相关深入知识。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邓劲生组织并负责,王姝懿、薛建新和王涌等完成部分初稿,全书最后由曾催审校。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在技术上或语义上可能对某些地方的理解不够到位,尽管我们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努力,但疏漏、偏颇甚至错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教。
文摘 1.1.3 Internet的发展简史
由于Intemet既是信息系统,又是通信系统,因此它是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Internet的开发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开始,当时它只是由四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称为ARPANET。ARPANET的目标是连接几所大学的多台计算机供军事研究使用。随着更多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连接到ARPANET上,Intemet的雏形逐渐显现。到1974年,已经有62台计算机与ARPANET连接。1983年,Internet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连接军事设备(称为Milnet),另一部分用于大学研究中心(称为Internet,它只有不超过1000台的主机或服务器组成)的互联。
1985年,加拿大政府完成了用BIINET连接全国大学的历程,并连到了美国的Internet上fBF[NET是纽约城市大学和Yale大学使用不同的方法开发的一个网络,旨在与Internet竞争)。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NSFNET连接了美国主要的大学。到1987年底,Internet已经有10000台服务器,BITNET也已经有1000台服务器。
随着网络流量的增加,网络的性能也开始下降。因此在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决定通过为NSFNET构建一个高速的骨干网,以改善网络的性能。基金会租用了几个IXC的高速线路,并在1988年连接了13个地区Internet网,总共包含170个局域网和56 000台服务器。之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也于1989年用高速网CA*net取代了BITNETfCA*net使用的通信语言和Internet一样)。到1989年底,美国和加拿大的Internet大约拥有200 000台服务器。
同时,绝大多数国家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因此到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国家的网络都已经互联在一起,形成全世界范围的网络。这些国家网都是不同的(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名字、访问规则和费用组成等),但是所有的网络都采用与美国的Internet网一样的标准,因此它们之间很容易进行消息交换。每个国家的网络名也慢慢区分开来,连接到美国Internet的其他Internet都用一个美国的名字来表示。到1992年底,Internet上的服务器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台。
读书人网 >电子与通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