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121098307
条形码:97871210983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是一本传承软件测试经验和人生经验的书。作者采访了11位软件测试领域的专家,他们是微软、IBM、谷歌、东软和金山等知名公司的高级测试管理人员,是软件测试类书籍的知名作者。他们都是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先行者和成功者。《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奋斗历程,对软件测试的理解,推荐的测试技术和测试管理方法,对前景的看法,面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等等。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是宝贵的,对于每一位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或者将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读一《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聆听多位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明确发展方向,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
作者简介 蔡为东,生于南方灵杰之地,谋生于北方皇城根下,曾习中文,终投身IT,以软件测试为业数载,喜爱名山大川、古迹名胜,对民俗、历史、吟诵等亦有兴趣。安于平静,偶有著述。
媒体推荐 人要不停地评估自己的价值
——Google测试经理 段念
勤奋、开放、善于总结
——软件本地化测试专家 崔启亮
每个人都要去推动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
——测试专家 陈绍英
测试行业必将走向细分
——测试专家 曹向志
机会总是善待勤奋上进的人
——用友集团质量总监 夏文红
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东软集团软件测试事业部总经理 敬向东
做事情就要尽自己所能
——IBM测试经理 陈雅丽
看重团队的力量
——微软资深软件测试经理 周庆辉
服务的心
——金山公司测试总监 李爱华
一个人应当对社会有价值
——Cisco-WebEx测试总监 朱少民
对工作的热爱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H3C测试总监 刘宇
编辑推荐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品历11位资深测试高管与知名专家的成长足迹。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凝聚多位国内外知名公司资深测试高管和软件测试知名专家数年积累的宝贵经
验,目看他们——
如何从底层职位一步步晋升为大中型测试团队的带头人;
在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
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软件测试管理的经验之谈;
对软件测试初学者的建议和忠告;
对于测试工程师的要求和期望;
在面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对于中国软件测试业前景的看法;
饱含智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目录
第1章 人要不停地评估自己的价值——Google测试经理段念 1
采访手记 2
丰富的工作经历 3
多个行业、多个公司、多种角色 3
跳槽的目的是什么 3
你的定位是什么 4
行业是不同的,但基础是相通的 4
我的专业与计算机相去甚远 5
我对软件测试的发展并没有先见之明 5
最初或多或少想成为软件业的个人英雄 6
我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 6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7
Follow your heart 7
如何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 7
关键是你在选择之后做了些什么 8
把一个没有人愿意做的项目做好 9
要付出,要努力 10
矿泉水和面包 11
专心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孤独 12
避免最大的浪费 12
竞聘——不管结果如何,我要去尝试 13
竞聘的结果是…… 14
质量往往被牺牲了…… 14
创业 15
选择 15
每个人在一生中遇到机会的次数大致是相同的 15
答应了就要去 16
与老板沟通的几个要点 17
人要不停地评估自己的…… 17
印象深刻的项目 18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软件测试 19
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19
测试管理的要点——坦诚相待 20
测试管理不是谁都适合 21
你是否适合做管理 21
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2
不要急着做管理 22
看好软件测试的前景——不成熟就意味着机会 23
测试工程师的学习能力要强 23
员工考核:让员工感觉自己在进步 24
关于写书 25
我的价值观 25
推荐的书 26
本章小结 26
第2章 勤奋、开放、善于总结——软件本地化测试专家崔启亮 29
采访手记 30
我的大学 31
本科专业是纺织机械 31
有两年没有使用过计算机 31
读硕士 32
使用上了Windows 3.1 32
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32
读博士 33
攻读纺织机械的博士学位 33
自学VC 33
经历失败也是一种积累 33
在计算机培训机构代课 34
纺织机械还是软件开发 35
为什么要转行从事计算机 35
误操作给我留下的经验 35
学校学习和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36
积极参加培训提升自己 37
克服发展的瓶颈 37
遇到了发展瓶颈 37
一段工作经历让我成功转行到软件本地化 38
开始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39
软件测试工作 40
遇到问题并不可怕,一定要多总结 40
写出一份改进建议报告 40
设计培训体系 40
增进部门间的了解 41
公开表达自己 41
在《计算机世界》发表文章 42
创办本地化世界网 42
如何与领导沟通负面的信息 43
不要闷头做事 43
接到大公司的电话 43
主动争取进入编委会 44
对于写书的建议 44
注意平日的改进 45
新人如何融入公司 46
认真对待工作 46
为什么开除他 46
不要有侥幸心理 47
毕业后的第一年对于职业发展很重要 47
不要过于专注于测试工具 48
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48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考核 48
我这几年的经验——勤奋、开放、善于总结 48
软件测试的前景 49
为自己设定一个适度的目标 50
如果你想成为培训师 51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1
推荐的书 52
本章小结 52
第3章 每个人都要去推动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测试专家陈绍英 55
采访手记 56
从电脑城到北京 57
到电脑城逐个摊位找项目 57
敲门“推销” 58
选择北京 59
转做测试 59
让我在测试方面成熟起来的项目 60
认真去沟通 61
测试的要点——方法、技术和沟通 61
确定以性能测试为方向 62
转向管理 62
好团队的标准:阶梯型的学习型团队 63
一个好Leader的要求 64
换工作的经验 65
软件测试经理不要管太细 66
如何做好软件测试 67
最好是管理和技术并重 68
稳定的发展空间比薪水重要 68
给初学者的建议 69
稳而慢的软件测试行业 70
做职业发展规划的要点——核心竞争力 71
写书是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72
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词——真诚、简单、快乐、责任 72
结束语 73
本章小结 73
第4章 测试行业必将走向细分——测试专家曹向志 75
采访手记 76
磨练 77
上大学的时候计算机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 77
开始测试武器系统的软件 77
开发测试工具辅助测试 77
阅读也是一种“程序运行” 78
测试工作慢慢被认可 78
扎实的6年中的经验 79
打破铁饭碗 80
工作选择 80
在北大青鸟的收获 81
测试实战 82
印象深刻的项目 84
如何把握一个大中型软件产品的质量 87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87
如何做好部门经理 88
如何做好项目经理 89
测试和QA是不一样的 90
编写用例时不设计测试数据…… 91
如何做组内分工 91
项目管理 92
如何才能晋升 92
对初学者的建议:培训和自学 93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的常用问题 93
学习软件测试的方法 94
跳槽时的权衡 94
如何确定发展规划 94
测试行业必将细分 95
为人处事的态度 95
推荐阅读的书 96
本章小结 97
第5章 机会总是善待勤奋上进的人——用友集团质量总监夏文红 99
采访手记 100
行业转变:从财务工作到软件测试 101
偶然机会:机会总在不经意间 101
面临抉择:做需求分析还是坚持做测试 102
职业转型:从一枝独秀到万木争春 103
体系建设:分为两级的测试体系 104
测试流程:首先要和老板达成一致 105
如何深入理解需求——公开讲解 106
如何评审测试用例 107
如何把握软件的质量 108
如何评估测试工作 109
选人的标准 110
提拔的标准 111
员工管理 113
软件测试行业要突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14
对初学者的建议 115
如何确定发展规划 115
跳槽的权衡 116
人生观 116
推荐的书籍 117
本章小结 117
第6章 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东软集团软件测试事业部总经理敬向东 119
采访手记 120
测试团队已经成为利润中心 121
测试管理的两个难点 122
如何提高凝聚力 123
如何提高认可度 124
让每个人独当一面 126
凭什么获得支持 126
外包测试团队的管理 127
什么决定了测试团队规模 128
软件测试行业的前景 129
大型团队的管理 130
如何保证测试工作的质量 130
测试的定位 131
测试工作对测试人员的要求 132
如何成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133
如何确定发展规划 134
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跳槽 135
提升为测试管理者的条件 136
员工的考核 137
我做事的原则 137
格言推荐 138
本章小结 138
第7章 做事情就要尽自己所能——IBM测试经理陈雅丽 141
采访手记 142
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始 143
从数学到CAD 143
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作 143
不容易做出的决定—— 跳槽 144
工作在IBM Lotus 145
测试工作 145
接手Sametime 145
到美国培训 145
第一个项目成功的原因 146
要在一个产品上坚持长一些的时间 146
一个印象深刻的项目经历 147
产品从Domino迁移到WebSphere 147
一位测试工程师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48
测试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149
更重要的是合作 149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项目 150
从C++到Eclipse 150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 151
测试工程师要尽全力去做好测试 151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152
关键词:扎实 152
关键词:用心 152
关键词:思维开阔 152
关键词:执着 153
关键词:喜欢测试 153
推荐的测试管理方法 153
关键词:及早介入 154
关键词:团队建设 154
关键词:让更多人参与 155
关键词:开好例会 155
关键词:调节 155
关键词:做好总结 155
把握软件质量的关键是确定标准 155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156
越来越好的软件测试行业 157
对于制订个人规划的建议:要做得更好 157
通过多实践、多看书来学习软件测试 158
在招聘中的要求 158
测试管理思想总结 159
一件事情,既然要做,就要尽自己的所能 160
推荐的书 161
本章小结 161
第8章 看重团队的力量——微软资深软件测试经理周庆辉 163
采访手记 164
工作经历 164
微软的吸引力 165
回到中国 167
组建新团队的挑战 167
印象深刻的Windows Media Player测试项目 168
难忘的CWA 169
测试要提供信息,要尽早介入 169
制订测试流程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70
没有依据,怎么衡量 171
热门的自动化测试…… 172
如何成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173
关键词:基础扎实 173
关键词:分析和解决问题 174
关键词:沟通良好 174
关键词:创新 174
如何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74
测试管理者要关注商业目标 175
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做管理者 175
把握大局 176
做好沟通 176
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176
设定与公司目标一致的测试工作目标 177
管理的基本思路:提供一个开放、公正和公平的氛围 177
大学在校生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177
打好基础,多做实践 178
要以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178
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你擅长什么? 179
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179
做测试的优势:转做相关工作不是很难 179
自己擅长什么 179
软件测试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 180
外包业会促进软件测试业的发展 180
软件测试也可以做研究 180
招聘过程中我的关注点 181
对于测试工程师的要求 181
对于测试管理者的要求 182
我看重团队的作用 182
推荐的书 183
本章小结 183
第9章 服务的心——金山公司测试总监李爱华 185
采访手记 186
10年测试路 186
第一份工作:流水线上 187
初次接触软件测试 187
应聘金山 188
进入金山 189
经历金山唯一的一次裁员 189
梳理测试流程 189
艰难的测试任务:重写的WPS 190
坚守和放弃 190
利用晚上时间看Bug 191
创新 191
令人兴奋的发布 192
罚钱只是为了警醒 192
犯过的错误绝不重犯 193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是…… 193
自动化测试怎么做 194
通过培训来推动测试工作 195
挑战:安全软件的测试 195
代码覆盖率 196
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197
以开发工程师的标准去要求测试 197
因特网化的测试 198
做好测试服务 199
测试不要成为公司的负担 199
如何实现团队之间的配合 200
改革奖金分配制度 200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200
如何做好测试管理者 201
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203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的要求是什么 203
招聘测试管理者时的要求是什么 204
对于制订个人发展规划的建议 204
软件测试的前景 205
如何做测试方面的考核 205
管理的方法 206
喜欢的书 207
本章小结 207
第10章 一个人应当对社会有价值——Cisco-WebEx测试总监朱少民 209
采访手记 210
从合肥工大到网迅 210
我觉得自己比较幸运 210
不大懂得出国的意义 211
到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211
转做软件开发 211
研发和推广决策支持系统—SS) 212
一个单位领导的影响是很大的 212
接触到网迅 213
到美国培训和工作 213
印象深刻的项目 213
软件开发和测试是互相补充的 21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15
要有成为优秀测试工程师的强烈愿望 216
顾客第一 216
技术要扎实 216
踏实工作 217
良好的沟通能力 217
你要引起上面的关注 217
综合能力在团队里应当是最强的 217
测试就好像守门员,力争不要漏球 218
先建立一个好的流程 219
全面把握软件的质量 219
易用性对用户很重要 219
测试要一丝不苟 220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20
我对软件测试的前景比较乐观 221
目标要可分解、可测量 221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 222
我在招测试工程师时的要求 223
注重品质 224
工作态度积极 224
逻辑清楚 224
良好的技术能力 224
自学能力强 224
良好的沟通能力 225
管理者不是来做官的 225
写书有乐趣,也挺辛苦 225
一个人应当对社会有价值 226
书籍推荐 227
本章小结 228
第11章 对工作的热爱会让自己脱颖而出——H3C测试总监刘宇 231
采访手记 232
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 232
印象深刻的软件测试项目经历 234
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235
测试的一个闭环周期 235
要保证测试的投入 236
提倡经济的测试 236
软件测试管理方面的主张和思想 237
一个人如何成为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239
一个人如何成为优秀的测试主管 240
如何管理测试团队 243
目标管理 243
人的管理 244
团队氛围建设 244
如何把握一个软件产品的质量 245
初始版本的质量控制 246
演进版本的质量控制 247
维护版本的质量控制 248
工作/角色/职位变换时的考虑和权衡 249
对软件测试行业前景的看法 250
对正在(或将要)学习软件测试朋友的建议 251
测试工程师如何制订个人的发展规划 254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的要求 254
你招聘测试管理人员时的要求 256
为人处事的原则 256
书籍推荐 257
本章小结 257
附录A 坐看云起时 259
后记 273
……
序言 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在国内发展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之前,也有一些杰出的人和领先的公司进行着该领域的工作,但是都是零散的,不为社会所知。而让软件测试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应当是2003年开始的。所以,软件测试业在我们国家非常年轻。从客观上说,来自欧美企业的外包职位推动了软件测试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我国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并且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待遇水平。
作者自己一直从事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并且朋友里有不少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在作者的每一本书里都会鼓励读者来信,讨论任何测试相关的问题,所以作者经常收到读者朋友的来信。从来信中作者总结出两类典型的人群,并且他们有各自的疑问。
第一类人群是,想进入软件测试这个行业的朋友,包括在校大学生,已经工作,但做的不是测试的朋友。这类朋友对测试有一个模糊的了解,对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事测试工作犹豫不决。他们的疑问主要是:
(1)做软件测试的要求是什么?我能做吗?
(2)我如何去学习软件测试呢?
(3)公司里是如何做软件的呢?
(4)我如何能找到一份软件测试的工作?面试官一般都在乎哪些方面?
(5)这个行业有前途吗?
第二类人群是,正在从事软件测试的朋友,一般有2~5年的工作经验。他们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方面:
(1)我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2)我如何能升职为测试管理者?一般来说公司对测试管理者的要求是什么?
(3)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测试管理者?
(4)我如何去把握软件产品的质量?
(5)其他公司是如何做测试的呢?
(6)我如何制定我的职业发展规划?
(7)这个行业真的有前途吗?
(8)有没有在测试行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这些问题作者回答过多次,但是如果要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还是要另想办法。软件测试这个行业虽然年轻,但是也有一批先行者和相对成功的人士。因为职业的特点,测试从业人员更多是在幕后,默默地奋斗着。于是作者去做采访,寻找到一些这个行业中的代表人物,倾听他们的见解,总结他们的经验,然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传递给读者。在此,作者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让后来者能够学习到先行者和成功者的经验、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作者拟了一个采访活动计划,活动的名称为“寻找中国软件测试业的代表人物”。在采访过程中,作者逐步积累出了一个采访提纲,其提纲上的问题是作者与采访对象交流的焦点:
(1)你的奋斗历程,包括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
(2)你印象深刻的软件测试项目经历。
(3)你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4)你在软件测试管理方面的主张和思想,以及你所推荐的软件测试流程。
(5)一个人如何成为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6)一个人如何成为优秀的测试主管?
(7)如何管理测试团队?
(8)如何把握一个软件产品的质量?
(9)工作、角色或职位变换时的考虑和权衡。
(10)对软件测试行业前景的看法。
(11)对正在(或将要)学习软件测试朋友的建议。
(12)测试工程师如何制订个人的发展规划?
(13)你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的要求。
(14)你招聘测试管理人员时的要求。
(15)你为人处事的原则(人生观及价值观)。
(16)给读者朋友推荐几本书。
不难发现,读者所关心的,正是作者所关注的。带着这些问题,经过慎重的考虑和认真的准备,作者采访了以下软件测试界的专家:
(1)谷歌测试经理段念,著有《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一书。
(2)软件本地化测试专家崔启亮,著有《软件本地化》和《国际化软件测试》。
(3)测试专家陈绍英,著有《Web性能测试实战》、《LoadRunner性能测试实战》和《LoadRunner虚拟用户开发指南》。
(4)测试专家曹向志,其新作即将面世。
(5)用友集团质量总监夏文红。
(6)东软集团软件测试事业部总经理敬向东。
(7)IBM测试经理陈雅丽。
(8)微软资深软件测试经理周庆辉。
(9)金山公司测试总监李爱华。
(10)Cisco-WebEx测试总监朱少民,著有《软件工程导论》、《全程软件测试》等书。
(11)华三通信(H3C)测试总监刘宇。
他们都非常支持和配合我的采访,并且坦诚地和我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思想。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我时常会为这些闪光的经验和思想所感动,并坚信,这些对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很多朋友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圈子里,可能你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软件测试行业的先行者和成功者,或许你也在抱怨身边没有测试的“大拿”或者“牛人”,但是没有关系,希望这本书能弥补你这个缺憾。通过看这本书,我希望读者能找到自己心中疑问的答案。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请拿出测试工程师的特色来——带着耐心和细心去阅读这本书,相信读者肯定会有收获的。
传承和分享经验,让测试工程师受益于成功者的经验,为推动测试行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这是本书的宗旨。
文摘 插图:

几年前段念这个名字我就一直很熟悉,他的书《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我也买过并仔细阅读过,可惜一直苦于没有结识此人。后来。我在一个软件工程方面的会议上认识了他。原计划是要去听他的讲座的,谁知道排在他前面的一个主讲人没有来,他的讲座临时提前了,所以我去的时候只赶上了一个“尾巴”,大概只听了10分钟的时间,好在会后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大概半年后,我启动《寻找中国软件测试业的代表人物》采访活动时,第一个采访的就是段念。当我和他电话联系时,他当即表示支持。
采访他,按道理是我占用他的时间,但是他却很客气,并且晚餐是他买的单。我是采访和免费晚餐两不误,不免有些惭愧。
段念对我很坦诚,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他口才好,说话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是个倾听者和记录者。正是因为他的坦诚。我相信读者朋友能从他的经历中领悟到更多的道理。
他是勤奋的。他大学的专业并不是计算机,但是却能把主要的课余时间和零花钱都用在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上。他能够在计算机机房的外面以面包和矿泉水为午餐,为的就是在下午机房开门的时候抢到一个座位。在大学的时候就能这样付出。从而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段念。所以,采访中好几次他都提到了勤奋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们并没有就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出来段念的技术功底很扎实。他在华为做测试工作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后便去看代码,尝试分析出问题的所在,并以此为乐。G00gIe是一家崇尚技术的公司,在国内也是一家挑人挑得比较厉害的公司,他能应聘上测试方面的管理职位,殊为不易。但也说明了他技术功底的扎实。测试工作是技术工作的一种,技术扎实甚至领先,才是通向成功的大道。
段念思维灵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例如,他认为并不是谁都适合做管理,不是谁都要去做管理。要分析自己的喜好和长处。他以前会半年找一次工作,不是真的找工作,而是通过找工作去对自己的价值和价格做一次评估,方法很独特。他认为软件测试行业还是不成熟的。但正是因为不成熟所以机会很多。
段念很喜欢测试工作,这也是与众不同的。平心而论,正在从事测试工作但是真正喜欢测试的,还是少数。因为喜欢,所以更有动力和激情,这正是一种相对完美的工作状态。
后记 原来构想着,是不是在“后记”里慷慨激昂地对国家大事发发牢骚?想想觉得这样不好,牢骚发多了人就容易轻浮。那就对软件测试的未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没有必要重复。还是写点轻松的吧,我来说说写这本书的构思和写作过程。
2008年底,写完我的上一本书《步步为赢——软件测试管理全程实践》后,我开始寻找下一本书的主题。作为一个作者,我自然希望能够一本接着一本写。如果找不到一个主题可写,可真是麻烦事儿。
写书,不是说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那么自由。就我来说,写作的主题主要由两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第一,读者希望看到什么书?只有有了读者的需求,才会有出版的需求,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本书,出版社却不愿出版,那是任何一位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另外,如果销售量小,自己的收入也就少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第二,自己能写什么?有的时候出版社或者朋友也会给一些选题或者点子,听起来也都不错,可是自己并不擅长,自然不敢写。写书,特别是技术类的书籍,有没有能力是装不出来的。
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主题。
坦诚地说,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内的交流是不充分的。除了几个网站,没有其他的渠道。虽说一年也有几个会议,但是这些会议对软件测试的讨论是比较浅显的,往往是参加了一天的会,身体累了收获却不大。知道有个软件测试行业协会,但不知道它究竟是官是民,起什么作用。这些年来软件测试业的确有了不小的发展,但是,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公司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互相隔离,就好像天上的星星,在单独闪烁着。我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会问到,现在的软件测试究竟做到什么程度了?这个行业的成功者在哪里?他们对软件测试的理解是什么?他们看好软件测试的前景吗?
每个行业都需要英雄。我们需要看到软件测试这个行业的成功者,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分享他们的经验。然而,因为软件测试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隐藏在幕后,不为人知。
于是,我就想,可以去发现和采访软件测试行业的先行者和成功者,把他们的经验记录下来,以书的形式去和大家分享这些最闪耀星星的光芒。我相当于做一个二传手,把成功者的经验整理出来,传递给年轻的后来者。这是经验的传承,应当是很有意义的。把这个想法落到实处的结果是——我设计了一个“寻找中国软件测试业的代表人物”系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