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3-05 05:52:07 作者: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1304514X/9787313045140
条形码:978731304514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第2版)》是一部具有参考工具书特点的学术研究入门与信息素养教育读本,其整体框架有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编著者将文献信息检索、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看作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并置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内。全书基于学术研究的一般范式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规律,系统地说明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各种文献特点与分布,一些常用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境内外著名的开放获取资源以及经典的中外文题录或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和检索技能,文献原文获取的技巧和方法,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合理使用的范畴,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投稿技巧与校样审读要领等。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者和图书情报工作者的参考书和指南。
编辑推荐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第2版)》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1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1.1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1.1.1 文献、信息及其相关概念
1.1.2 文献的属性与基本规律
1.1.3 文献的分类
1.1.4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文献信息
1.2 文献信息检索
1.2.1 文献信息检索的涵义、类型和基本原理
1.2.2 检索语言及其类型
1.2.3 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
1.2.4 文献老化规律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1.3 计算机检索基础
1.3.1 计算机检索技术及其实现
1.3.2 文献数据库检索的通用技巧
1.3.3 选择检索词的原则
1.3.4 计算机统一检索与其他检索表述

第2章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基础
2.1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概要
2.1.1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1.2 检索工具的常见类型介绍
2.1.3 检索工具的结构
2.1.4 学科导航与信息共享空间
2.2 中文综合性检索工具
2.2.1 中文图书检索工具
2.2.2 中文期刊检索与评价工具
2.2.3 中文收录性期刊检索工具
2.3 境外文献综合性检索工具
2.3.1 境外图书的主要检索工具
2.3.2 境外报刊的主要检索工具
2.3.3 境外特种文献检索工具

第3章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文献线索的应用
3.1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
3.1.1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3.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3.1.3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
3.1.4 事实、数据信息的网络检索
3.2 学术搜索引擎与学术搜索数据库
3.2.1 学术搜索引擎简介
3.2.2 主要学术搜索引擎举要
3.2.3 读秀学术搜索
3.2.4 数字图书搜索
3.3 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图书馆和Web2.0的应用
3.3.1 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图书馆
3.3.2 Web2.0及其应用
3.3.3 文献信息的RSS订阅
3.4 基于文献检索的科技查新
3.4.1 查新的概念与特点
3.4.2 查新的性质与应用
3.5 文献原文的获取
3.5.1 文献原文获取的途径
3.5.2 文献原文获取的技巧
3.5.3 缩写刊名和拉译刊名的还原

第4章 EV平台与EI的检索
4.1 EI与EV平台简介
4.1.1 《工程索引》简介
4.1.2 Ei的发展及Ei中国
4.1.3 EV平台——Ei工程信息村
4.2 Ei系列文献概要
4.2.1 Ei产品的出版类型
4.2.2 Ei来源期刊的层次
4.2.3 Ei主题词表
4.3 Ei的网络检索
4.3.1 Ei数据库的发展
4.3.2 Ei数据库简介及其核心与外围文献的识别
4.3.3 Compendex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第5章 引文索引及其检索
5.1 引文索引概述
5.1.1 引文索引的概念
5.1.2 引文索引的编制原理
5.1.3 引文索引的作用和意义
5.2 印刷版SCI与SSCI简介
5.2.1 概述
5.2.2 印刷版SCI与SSCI的编排结构
5.2.3 印刷版SCI与SSCI的检索方法
5.3 引文索引网络数据库的检索
5.3.1 ISIWebofKnowledge平台与WebofScience
5.3.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5.3.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5.3.4 中国引文数据库

第6章 中文文献检索平台及其数据库的检索
6.1 KNS平台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
6.1.1 KNS5.0简介
6.1.2 KNS5.0的主要特点
6.1.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
6.2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其检索
6.2.1 万方数据资源检索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6.2.2 万方数据文献资源概要
6.2.3 检索方法
6.3 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6.3.1 维普信息资源系统简介
6.3.2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的功能
6.3.3 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6.4.4 检索结果显示及下载

第7章 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检索
7.1 超星电子图书
7.1.1 数据库简介
7.1.2 检索方法
7.1.3 超星数字图书的阅读和下载
7.1.4 建立“我的图书馆
7.2 书生之家电子图书
7.2.1 数据库简介
7.2.2 书生电子图书的检索
7.2.3 书生阅读器的使用
7.2.4 个性化服务
7.3 方正Apabi电子图书
7.3.1 数据库简介
7.3.2 检索与使用方法
7.3.3 ApabiReader阅读软件及其功能

第8章 经典外文检索平台及其数据库的检索
8.1 EBSCOhost平台及其数据库的检索
8.1.1 EBSCOhost2.0简介
8.1.2 EBSCO系列数据库简介
8.1.3 EBSCO系列数据库的检索
8.1.4 检索结果及其处理
8.1.5 检索算符说明
8.2 SpringerLink平台及其数据库的检索
8.2.1 SpringerLink平台与数据库简介
8.2.2 登录
8.2.3 检索
8.2.4 浏览
8.2.5 其他功能
8.3 ScienceDirect平台及其数据库的检索
8.3.1 ScienceDirect简介
8.3.2 ScienceDirect的检索
8.3.3 检索语言与检索技巧
8.3.4 检索结果处理
8.4 Scitation平台及其电子全文期刊的检索
8.4.1 Scitafion平台简介
8.4.2 Scimfion平台的检索方法
8.4.3 Scimfion检索结果的处理与个性化服务
8.4.4 ASME与Scitation中其他电子全文期刊的检索

第9章 特种文献的检索
9.1 科技报告
9.1.1 科技报告的作用与类型
9.1.2 中文科技报告的检索
9.1.3 外文科技报告的检索
9.1.4 科技报告原文的获取
9.2 专利文献的检索
9.2.1 专利文献及其检索概述
9.2.2 中国专利文献的检索
9.2.3 外国专利文献的检索
9.2.4 专利文献原文的获取
9.3 标准文献的检索
……
第10章 文献的合理使用
第11章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序言 古今中外,凡学术研究之集大成者,一般都非常重视搜求和利用文献资料。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论语》的《八佾》篇中记载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①孔子论事有据、注重文献的治学精神可见一斑。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④牛顿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意思就是指充分地占有和利用文献资料,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上述孔子和牛顿的言论,充分说明文献资料搜集工作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很多,其中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它同时也是扩大资料来源的重要途径。文献信息检索对学术研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学术研究新手的成长。一般说来,学术研究新手(如研究生)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即历史、方法和视野,而这些都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获得的。一个人在开始从事学术研究时,首先要了解学术史和学科领域的历史,知道在这个领域前人做过什么,自己应该研究什么。同时,他们也可从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了解前贤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这样自己在从事学术研究时,才会有宽阔而创新的视野。
第二,文献信息检索可避免重复研究与重复报道。在现代通信条件和网络环境下,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一般已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共知,因而类似课题的探索会有相当多的学者同时在进行。谁能最先取得研究成果或发表研究论文,谁就是成功者;谁迟来一步,就会成为无效劳动的落伍者。学术论文的写作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即查新、预查新)来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可获得大量同类研究的相关报道,并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从而有助于缩短科研周期,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这种根据,不仅表现在作为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的引文里,而且也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中)。
第三,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质量的提高。评价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价值的依据,一是内容质量是否胜人一筹,二是发表时间是否先人一步,三是同类课题是否有高人一筹之处。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比较、分析才能作出评价。而要获得大量对比资料,则需要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才能获得。
文摘 插图:


1.文献
“文献”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其大义是指历史典籍与贤者。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辞海》(1999年版,以下同)的解释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根据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 3792.1-8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国际标准《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 5127)则将它定义为:“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和继承下去,人们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或写在纸上,或晒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到唱片上,或存贮在磁盘上。这种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称为文献。”
从上述文献的定义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信息;二是要有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三是要有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文献记录知识信息,而这些知识信息又依附于载体而存在。记录文献的载体有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胶片、磁带、磁盘、光碟和在线网络等。
图书情报界一般将“文献”作为涵盖范围广泛的信息载体来使用,通常泛指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各类图书文献,器物文献,历史资料文献,绘画、工艺、美术文献,考古文献等,即文献不仅包括书刊等印刷型出版物,而且包括古代的甲骨文、竹简、帛书等,以及当今的声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和Internet上的一些信息。
2.信息
什么是信息?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对其定义进行积极的探讨,在不同的领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定义。关于信息的定义多达数十种,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信息的某些特征。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定义被社会各界一致接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辞海》对信息的解释是:①音讯、消息。②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还有些观点认为:信息是消息、情报、信号、数据和知识;信息是通过文字、数据和各种信号来传递、处理和表现客观事物特性的知识流。
读书人网 >教辅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