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040194007
条形码:97870401940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附带品描述:附光盘1张
内容简介 《学前儿童游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指导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内容涉及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集体娱乐游戏,以及0~2岁婴幼儿游戏等内容。《学前儿童游戏》的特色在于突出技能型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将幼儿教师与游戏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具化为游戏技能、游戏指导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三个板块,通过若干实训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力求体现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学前儿童游戏》可作为面向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院校学前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并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
编辑推荐 《学前儿童游戏》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目录
第1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第一节 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的词义
二、游戏的本质学说
三、游戏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一、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二、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三、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学前游戏教育
一、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游戏教育及其模式探索
第2单元 角色游戏
第一节 角色游戏概述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发展幼儿的智力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
五、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 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角色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
二、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第四节 角色游戏指导与教学技能实训
项目一:角色游戏的观察与记录
项目二:角色游戏的教学指导计划
第3单元 表演游戏
第一节 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二、表演游戏的种类
三、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 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
二、为表演游戏提供物质条件
三、指导幼儿分配角色
四、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
五、促进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表演技能实训
项目一:手影表演技能
项目二:木偶表演技能
项目三:歌唱表演技能
项目四:综合表演技能
第4单元 结构游戏
第一节 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二、结构游戏的分类
三、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一、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二、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三、结构游戏教学指导范例
第三节 构造技能实训
项目一:积木构造技能
项目二:凸点型积塑建构技能
项目三:分割拼图设计制作技能
项目四:七巧板的制作与游戏
指导技能
项目五:其他常用拼板玩具的
制作技能
第5单元 体育游戏
第一节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二、各年龄班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三、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一、体育游戏的结构
二、体育游戏的分类
第三节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一、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
二、教学性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第四节 体育游戏的创编
一、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
二、体育游戏情节 的构思方法
三、体育游戏竞赛方法的设计
四、体育游戏细节 的设计
第五节 体育游戏教学技能实训
项目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观摩与记录
项目二: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改编
项目三: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
活动设计
第6单元 智力游戏
第一节 智力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一、智力是什么
二、智力游戏的结构和特点
三、智力游戏的指导
第二节 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
一、听觉游戏
二、视觉游戏
三、触觉游戏
四、嗅味觉游戏
五、观察力游戏的指导
第三节 发展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智力游戏
一、注意力游戏
二、记忆力游戏
第四节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游戏
一、想象再造游戏
二、想象创造游戏
第五节 发展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智力游戏
一、发展思维能力的游戏
二、发展操作能力的游戏
第六节 智力游戏教学技能实训
项目一: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活动设计
项目二:发展记忆力的智力游戏活动设计
项目三:迷宫设计
项目四:游戏棋设计
第7单元 其他游戏
第一节 语言游戏
一、幼儿语言发展阶段
二、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
三、幼儿语言游戏的指导要求
第二节 数学游戏
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
二、幼儿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音乐游戏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二、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
第四节 美术游戏
一、幼儿绘画游戏的发展阶段
二、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第五节 集体娱乐游戏
一、集体娱乐游戏的组织
二、集体娱乐游戏的主持技巧
第六节 婴幼儿游戏
一、婴儿的发展与游戏引导
二、婴幼儿游戏的类型
三、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
附录《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
序言 近20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据统计,全国的幼儿入园人数从1987年的1807.83万,上升到1995年的2711.23万,在园幼儿数每年以2%~12%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40.75%,学前一年的幼儿入园率则高达71.8%。面对如此巨大的幼教规模,教育者很自然地有了特别的责任感和压力。
人才培养,幼教为本。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起点教育。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无不重视早期教育。
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学前教育,在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现代学前教育,要求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阳光般的爱心、健康的心理、鲜活的艺术审美修养、系统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游戏教育素养,包括组织、指导游戏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单是我国教育部反复申令强调的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众多专家学者有识之2的共识,一些地方的探索、实验更令人耳目一新。2005年6月,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课程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将“学前儿童游戏”确定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2005年10月,《学前儿童游戏》教材选题在江苏省高等教育院校精品教材遴选活动中,被评审为江苏省重点立项建设的精品教材项目。同时,我们又申报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荣幸入选。应学前游戏教育师资培养的急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多方面合作,《学前儿童游戏》教材终于顺利梓行。
本教材的编写贯彻应用性、技能型职教师资培养的理念,较本科师范同课程教材更切合幼儿教师日用之需。同时,为使具有研究激情的教学者、幼儿教师和家长,受到扩展视野之裨益,对于心理学、教育学、游戏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写者严格以“幼儿身心水平幼儿游戏特质一学前教育目标”这一“三维棱镜”,经过深入研究、比较、领会、筛选,解深涩于浅易,化复杂于简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了选择性介绍。
文摘 插图:

2.捕捉法
捕捉法是一种游戏者直接对抗的竞赛活动形式。它深受孩子们喜爱,常见于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中。捕捉游戏对幼儿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都能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适合于4岁以上各个年龄班的幼儿。
捕捉游戏的活动方式有多种,设计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人。
(1)从捕捉双方的关系切人设计
常见的捕捉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一方追捕、一方逃避;第二种方式是互相追捕,如“揪尾巴”游戏,双方都有“尾巴”,双方都要设法揪到对方“尾巴”,先揪到的获胜;第三种方式是增加救助者,如“老鹰、小兔和猎人”游戏,老鹰捉,小兔逃,猎人救护小兔,“帮助朋友”的游戏则是被追者可以互相解救,被追者两人拉起手来追者就不能捕捉等。
(2)从捕捉双方的人数切入设计
体育游戏中,有的游戏对抗双方人数相等,如“人、枪、虎”游戏;有的游戏则对抗双方人数悬殊,如有一两个人追多人的,也有多人追一两人的;还有一些游戏追捉的人数则是不断变化着的,如“大渔网”游戏,被捉到的人即加入追的队伍,使得追捕的“渔网”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