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209045074/9787209045070
条形码:978720904507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齐鲁名师课堂书系
内容简介 《走进名师课堂(高中语文)》编者来自教改一线,他们在省内外的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课赛一等奖获得者、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富有创新价值的教学案例。
《走进名师课堂(高中语文)》力求体现各位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展现创新教学的成果,再现个性鲜明的精彩案例,呈现作者对个案的反思和多元的深度对话,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创新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方面以引领,在新课程实验教学方面以借鉴,在建构多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方面以启发,在形成个性的语文教育教学观方面以思想的撞击。
编辑推荐 《走进名师课堂(高中语文)》是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专题一 散文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读出词汇的语境义与文本展并理解性对话——教学《乡土情结》
课例2 读出语言的“三美”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教学《江南的冬景》
课例3 读出语言的留白 与文本展开情感对话——教学《亡人逸事》
课例4 读出语言规律与文本展开生命对话——教学《我与地坛》
课例5 读出文字的灵魂与文本展开文化性对话——教学《听听那冷雨》
深度对话
专题二 小说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先学后教先疑后探——教学《祝福》
课例2 触摸语言感受人物——教学《林黛玉进贾府》
课例3 读写互动体悟美感——教学《荷花淀》
课例4 打开小说的另一扇窗——教学《项链》
深度对话
专题三 诗歌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理解诗意是学习的基础——教学《琵琶行》
课例2 化繁为简 不拘程式——教学《锦瑟》
课例3 返璞归真有张有弛——教学《再别康桥》
课例4 重在一个“实”字——教学《相信未来》
课例5 亦情亦境细琢细磨——教学《登高》
深度对话
专题四 戏剧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抓住关键品读鉴赏——教学《雷雨》
课例2 多角度体味旷世冤情——教学《窦娥冤》
课例3 察眼中离愁 感心中离忧——教学《长亭送别》
课例4 紧紧拉住心灵之舟的纤绳:品读人物语言——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
课例5 把握冲突体会心理理解人物——教学《哈姆莱特》
深度对话
专题五 说明文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立足文本审美探究——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
课例2 落实双基回归自主——教学《景泰蓝的制作》
课例3 质疑问难探究发现——教学《黑洞旅行》
课例4 抓住关键以练代讲——教学《(物种起源>绪论》
课例5 巧借读法化繁为简——教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深度对话
专题六 文言文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回归基础 自主读写——教学《劝学》
课例2 字字锤炼 句句经营——教学《石钟山记》
课例3 立足文本读写交融——教学《项脊轩志》
课例4 在活动中发展在运用中积累——教学《兰亭集序》
深度对话
专题七 作文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寻找美感悟美创造美”——“走进自然”系列写作活动之一
课例2 在平凡中寻找感动——“感悟亲情”系列写作活动之一
课例3 教师亲“下水” 学生兴致高——“走进自然”系列写作活动之二
课例4 有一种教育叫感动——打开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窗子
课例5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再别康桥》写作训练
课例6 一篇考场作文的成文过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成文练习
课例7 文章是改出来的——考场作文升格训练
深度对话
专题八 活动性专题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与文本对话活动
课例2 “与名家同行”仿写活动
课例3 课文批注点评活动
课例4 单元主题综合活动
深度对话
后记
……
序言 经过紧张的工作,作为汇集了山东省部分名师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齐鲁名师课堂书系”《走进名师课堂》丛书,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作为参与组织、主编本套丛书的成员,回首编撰历程,颇有感慨,在此,把我们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做一交流。
课堂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知识单一传输的场所,还是更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教养等生命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它关注的仅仅是学生功利性(如各种考试分数)的当下,还是更应当关注为其长远人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奠基
这,确实是值得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命题。
的确,辞书上是有这样的界定:课堂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场所。但是,这些“教学活动”是单纯以功利性的应考为取向,还是以促进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为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才应当是区分孰为真正的“优质教学”,孰为浮躁的“功利教学”的分界点。
其实,可能我们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所以它必然应当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生命获得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为本。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考量,我们主张应当把课堂定位为人的“生命发展场”。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换言之,也就是要力图在这样的课堂上,至少把“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
文摘 插图:

专题一 散文教学
我认为,从题材的角度看,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它是“真”的;而与实用类文章相比,它又带有着许多“假”的成分。也就是说散文是作者个人情愫的艺术性表达。前一点决定了散文阅读可以与作者、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后一点提供了散文阅读语言学习的可能性。
从文本言说的角度看,散文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性、跌宕的情节性、虚构的艺术性,而重在个人情绪的洇染、真情实感的抒发,散文的魂就是一个“情”字。不论是叙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还是议论散文,走入文本深处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其情愫的感受与领悟。
散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散文的特殊阅读方式——感受性阅读。
多年来的阅读教学是不分文体的,有一套固定的基本程式:题目——作者简介一一划分段落——归纳主旨——总结手法。这本来是一种教学思路,现在已基本演变为学生的阅读思路,而这种阅读思路很难适应散文的学习。
什么是感受性阅读?
首先,散文的感受性阅读是对文本的呈现性阅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充斥语文课堂的许多是假阅读,因为,没有经历真正的阅读历程,只注重“内容分析”,只注重结论。我以为真正的阅读,是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的“召唤性”结构中去,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字的丰富内涵进行多角度呈现。比如《亡人逸事》一文,很多的课例、教案都注重了第二节中“盯、跳、钻”三个动词的使用,而又大都仅仅止于这三个字是细节描写,其好处是写出了妻子的羞怯之态。好像是既学到了知识——细节,也明白了其表达效果——写出了羞怯,但这不是真正的阅读,因为,这里没有感动,没有对“盯”字的情态、心理、动作等这个字背后丰富的内涵作任何努力,这些文字没有在读者心目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缺少真正的情感认同和心灵共鸣。
后记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山东省教育厅实施了名师培养机制,采取重点培养,以点带面,整体拉动的策略,为名师成长提供了高起点宽视野的发展平台。
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是弥足珍贵的课程资源,为展示名师的教改成果,总结名师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经验,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我们编写了这套丛书。
本册书的每一位编者都来自教改一线,他们在省内外的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课赛一等奖获得者、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富有创新价值的教学案例。
本书力求体现各位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展现创新教学的成果,再现个性鲜明的精彩案例,呈现作者对个案的反思和多元的深度对话,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创新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方面以引领,在新课程实验教学方面以借鉴,在建构多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方面以启发,在形成个性的语文教育教学观方面以思想的撞击。如果“名师视点”能给您以教学理念的引领,“精彩课堂”能给您以教学实践的借鉴,“深度对话”能给您以教学思想的启发,那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愿望和期待。
本书得到了吴心田、史绍典、洪镇涛、余映潮、赵谦翔、程翔、郑晓龙、张国伟等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界知名专家的关心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一定存在许多不足,敬请广大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