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1997年04月
ISBN:7221041016
条形码:97872210410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基督教文化评论6》由刘小枫、何光沪编写,内容丰富。对基督教的文化做出了详细的评论。
编辑推荐 《基督教文化评论6》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现代”与“后现代”之争的神学反思
对神悬疑
——论古希腊罗马的怀疑主义神学
希腊主义化哲学与早期基督教神学
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
一兼论尼古拉库萨对神秘主义的改造
宗教与民主社会的自由建构
——托克维尔与帕森斯的论点
基督教与感性文化社会/[美]艾尔渥德
特洛尔奇的“现代”理解及其神学意识
布尔加科夫及其智慧说
赵紫宸的救赎论思想管窥
卜仁尔的婚姻神学
神学家与莫扎特
《恶的象征》浅议
中国大陆知识界关于基督教文学的出版
……
文摘 “通天塔”仗着被中心化的力量——一样的人民、一样的言语,隐约地道出主体中心的强烈可能,完全置上帝于不顾;这座塔是通向天的,主体逾越已限,在根本上否定上帝与人的相干性,因为人的努力没有不能成功的,通天塔的成功将证明“人可以成为上帝”的“现代性”逻辑。这个统一的、中心化的,是一个“大写的主体”,人们相信普遍的、本质的主体有无限的可能,人们效命服从于人自身设定好的普遍意识。最后,普遍意识若成功,那将代表着对上帝的彻底拒绝,“为要传扬我们的名”。“现代性”的逻辑即是“通天塔”的逻辑,不啻对上帝的权威起怀疑,同时也展示了“人想成为上帝”以替代上帝的潜在欲望。
然而,“巴别塔”的命运却证明了“现代性”的失败,人们否定了中心性的主体,也否定了统一性的语言,从此把我们带进了“后现代”的纷乱、失序。“巴别塔”的失败并没有真正使人悔悟,归向上帝;相反地,人们津津乐道于这种断裂与不连续,合法化“后现代”戏耍的多元性,更彻底粉碎与上帝沟通的期待。换言之,“巴别塔”的警讯并没使人惦起“人想成为上帝”的教训,反倒强化了个别的、零碎的个体的活动;变乱口音和分散化固然使人放弃了“想成为上帝”的肤浅、乐观,但却从此彻底地将上帝给遗忘。“通天塔”(现代性)是人类想支配那位不同于他们的另一主体——上帝;“巴别塔”(后现代)则是人类断然合理化个体孤立的逻辑,拒绝谈论另一主体——上帝,不再想与上帝有任何重建沟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