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二晏词注

发布时间: 2010-03-06 05:19:32 作者:

 二晏词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62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32550613/9787532550616
条形码:97875325506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内容简介 晏殊、晏道父子为北宋词坛名家,他们创作的《珠玉词》和《小山词》深情婉美,是宋词婉约派之开创者和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对二晏词多有收辑,从明代毛晋、吴讷直至近代朱、林大椿均有辑刻,唐圭璋先生《全宋词》亦收录二晏词,但校勘仍未尽完善。近代以来,二晏词或有选注本,对全集作笺释则极为少见。《二晏词注》对二晏词的全部作品作了全面整理,除运用多种校本校勘外,对词中涉及的人物、年代、事件、名物、典章、故实等作了笺释考辨,还特意对词意作了讲疏,便于读者准确理解。书后收录前人对二晏词的评论,并撰有二晏简谱,对大晏、小晏的生平和创作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目录
自序
珠玉词笺注
 前言
 谒金门
 破阵子
 浣溪沙
 更漏子
 鹊踏枝
 点绛
 凤
 清平乐
 红窗听
 采桑子
 喜迁莺
 撼庭秋
 少年
 酒泉子
 木兰花
 迎春乐
 诉衷情
 胡捣练
 ……
附录一 存目词
附录二 晏几道诗及黄庭坚晁端礼
附录三 小山词序跋
附录四 小山词总评
附录五 晏几道部分事迹及作品编年
……
序言 二晏词,是指晏殊的珠玉词和他的儿子晏几道的小山词,他们父子两人在宋代词坛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从词的发展历史看,唐、五代的词只能算是初期,能独立成家的词人甚少,作品也不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花间词,及以李、李煜父子和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从五代末期到宋初的百余年间,由于战争不断,人民生活不安定,影响到文化的繁荣,也使诃坛冷落了很长时期。直到宋朝的第三、四代皇帝真宗和仁宗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涵养生息,文化逐渐振兴,词坛也随之活跃起来。当时并驾齐驱的有三位大词人:晏殊、张先、柳永。柳永因仕途不利,长年混迹于下层社会。他擅长写慢词,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语言口通俗,因此在民间十分流行,人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七二。然而知识程度较高的文人,认为他的词语言粗俗低下,甚至流于淫亵,皆耻于学习。故柳诃风行了一段时期,也就无人为继。张先是一个小官吏,位卑职小,交游不广。
文摘 插图:


晏殊及其《珠玉词》,历来为人称赏,如王灼称其“风流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四库馆臣亦云“晏同叔赋性刚峻,而词语特婉丽” 。而事实上,作为仁宗朝的朝廷重臣,晏殊并不仅仅是以词著称于世。《宋史》本传称:“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又云:“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因此,探究这样一个在功、德、言等方面都颇多建树的文人的文化人格,实具有很大的“范型”意义。它对于我们理解晏殊词风的成因、以及宋代文人的生存方式、宋型文化的新特征等都不无裨益。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