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537939102
条形码:97875379391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Illustrated Book of Great Composers
图书品牌:公元文化
内容简介 《音乐家插图百科》讲述了众多音乐家的悲喜人生:从鲜为人知的中世纪音乐家,到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巨擘,再到新艺术运动的急先锋、20世纪的前卫派……他们精彩的一生,以及伟大的作品,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一组才华横溢、拥有丰富想象力和高超技巧的杰出人物的群像。大量百科全书式的彩色插图,从视觉角度更全面地展示音乐历史,解读音乐大师的命运,倾听音乐的时代回响,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感动。
鲜为人知的中世纪音乐家为世人留下了庄严肃穆的圣咏;巴赫和亨德尔将最流畅华丽的巴洛克音乐留给世人;莫扎特和贝多芬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擎起古典主义的高峰;浪漫主义的盛行使19世纪的演奏厅内群星夺目:肖邦、李斯特、舒曼、帕格尼尼……
编辑推荐 《音乐家插图百科》荟萃了音乐大师生平、著作及创作思想的权威指南。近200位史上最著名音乐家的介绍,收集音乐家拨动心弦的著作,探寻音乐家创作灵感背后的精髓,探讨他们曾经或未来对世界音乐的深远影响。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音乐的进程
音乐语言
音乐家的出现
巴洛克风格
向古典主义转变
浪漫主义全盛时期
新世纪的黎明
现代音乐
第二部分 伟大的音乐家
鲜为人知的中世纪音乐家
复调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巴黎圣母院学派
纪尧姆德马肖
纪尧姆迪费
约翰内斯奥克冈
若斯坎德普雷
乔万尼皮耶路易基德帕勒斯特里那
奥兰德迪拉索
托马斯路易斯德维多利亚
托马斯塔利斯
威廉伯德
卡罗杰苏阿尔多
英国牧歌学派
其他作曲家
巴洛克大师
和声与装饰音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海因里希许茨
让-巴普狄斯特吕利
阿尔坎杰洛科雷利
亨利普赛尔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约翰帕赫贝尔
狄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让-菲利普拉莫
其他作曲家
古典主义巨擘
启蒙时期的音乐
克里斯多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
约瑟夫海顿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弗朗兹舒伯特
其他作曲家
浪漫主义明星
音乐中的戏剧和诗歌
罗西尼
加埃塔尼多尼采蒂
文森佐贝里尼
卡尔玛丽亚冯韦伯
贾科莫梅耶贝尔
尼科罗帕格尼尼
赫克托柏辽兹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
弗雷德里克肖邦
罗伯特舒曼
弗朗兹李斯特
查尔斯古诺
乔治比才
其他作曲家
民族主义觉醒者
民族主义运动
米哈依尔格林卡
“强力集团”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
安托宁德沃夏克
爱德华格里格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
阿瑟苏利文
杰奎斯奥芬巴赫
“圆舞曲之王”
其他作曲家
晚期浪漫主义的非凡人物
大型音乐作品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安东布鲁克纳
朱赛佩威尔第
理查德瓦格纳
古斯塔夫马勒
爱德华埃尔加
让西贝柳斯
卡米拉圣一桑
加布里埃尔福莱
贾科莫普契尼
理查德施特劳斯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其他作曲家
新艺术运动的急先锋
新结构音乐
克劳德德彪西
莫里斯拉威尔
埃里克萨蒂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
费鲁西奥布索尼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莱奥什亚纳切克
贝拉巴托克
佐尔丹桐达伊
卡尔尼尔森
帕西格兰杰
查尔斯艾夫斯
阿诺德勋伯格
阿尔班贝尔格
安东韦伯恩
库尔特魏尔
弗朗西斯普朗克与“六人团”
阿伦科普兰
乔治格什温
塞缪尔巴伯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保罗欣德米特
威廉沃尔顿
其他作曲家
特立独行的前卫派
当代音乐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本杰明布里顿
迈克尔蒂皮特
约翰凯奇
列奥纳多伯恩斯坦
艾略特卡特
维特尔德卢托斯瓦夫斯基
捷尔吉李格第
奥利弗梅西安
皮埃尔布列兹
卡尔汉兹施托克豪森
雅尼斯希那基斯
鲁西阿诺贝里奥
海因茨维尔纳亨策
其他作曲家
……
序言 在过去的6个世纪当中,作曲家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音乐的历史是由众多拥有丰富想象力和高超技巧的杰出人物书写而成的。记谱法的发明使音乐可以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音乐家们不再受限于他们个人的记忆力;音乐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复杂,也更富有挑战性;作曲与表演逐渐被区分开来,作曲家的角色也开始转变。
然而,即兴创作仍是音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到18世纪,记谱法在一部音乐作品里所起到的作用仍然微乎其微。库普林写到:“乐谱上所写的内容和我们演奏的完全两洋。”游离于主旋律之上的装饰性曲调、装饰音、数字低音和华彩乐段都由演奏者即兴发挥。19世纪,作曲变得更加规范化,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曲家们再次回到即兴创作,采用图像记谱法激发演奏者的创造性,并且引入了偶然性的元素。许多作曲家都采用了即兴的手法来创作乐曲。尽管莫扎特称自己的创作从不需要修改,实际上他喜欢先在键盘上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蒂皮特也喜欢先亲自演奏乐曲,再用纸笔记录下来。海顿同样喜欢即兴创作——“不管是忧伤的还是喜悦的,严肃的还是嬉戏的,我都会努力抓住当时的感觉。”
作曲意味着“将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作曲家天生的才能,技巧以及构成音乐的原理和规则。然而这些理论不只是用来遵循的,作曲家们一样可以打破它们、改变它们。德彪西的老师无法理解他学生的作品,于是问德彪西,他所遵循的和声原理是什么,德彪西说:“兴之所至。”2皑纪初,表现主义打破了旧有的创作原则,勋伯格意识到发展新音乐结构的必要性,进一步完善了12音体系。
当我们讲述这些伟大作曲家故事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孤立的作曲家是非常少见的,他们一般都是师生关系、父子关系,互为朋友或者是敌人,而且多数都聚集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例如巴黎和维也纳,也有少数例外,如瓦格纳。
演奏者和作曲者的专业技能、政治上的变革、在娱乐当中盛行的宗教气氛——众多外部因素都影响著音乐的发展。同时,音乐也是个人经验的产物。不管乐曲创作时所处的环境如何,伟大的音乐作品都会使欣赏者深受感动,并吸引着我们去了解更多的创作背景。当我们听到忧伤的作品时,会认为音乐家或许在创作时隋绪低落,失去了亲人,或受到了政治上的压迫;而当我们听到抒情诗般的声乐套曲时,则往往把它们归于浪漫爱情故事的结晶。然而更有趣的是作曲家如何将个人的痛苦与挫折转变成动人的音乐,并唤起我们对美的追求。
文摘 插图:


浪漫主义全盛时期
“世上无永恒的宁静,喧嚣足不变的音乐。”——约翰济慈(1795-1821)
当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推翻没落的封建贵族统治的时候,贝多芬用雄浑、磅礴的音乐语言宣告了个人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他的大型作品《英雄交响曲》(即《第三交响曲》)把古典主义交响曲的旧有形式推至极限,《第六交响曲》(即《田同交响曲》)则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浪漫主义时期特别喜爱的一个主题,时常出现在当时的绘画和文学作品当巾)。
随着贵族资助体系的瓦解,新兴的巾产阶级要求适合他们的口味、供私人娱乐的音乐作品——舒伯特、舒曼、肖邦、门德尔松干Ⅱ勃拉姆斯以他们优秀的艺术创作满足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其中包括新的音乐形式——钢琴伴奏的岂术歌曲、室内乐(融合了弦乐和管乐)和钢琴独奏音乐。
伴随新乐器的发明(如单簧管)以及现有乐器(尤其是水管和铜管乐器)的改良,使更大规模乐队的出现成为可能,也使乐队的整体表现能力得到增强,声音的色彩也丰富起来了,音调范罔被大大扩展。进而,这些变化又促进了规模更加宏大的新音乐形式的出现。舒曼、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乐顺应了19世纪扩张主义的潮流,受到了前所木有的推崇;瓦格纳那部史诗般的传奇作品《尼布龙根的指环》(1876年首次全剧上演)将他的“音乐戏剧”推上顶峰,并指出了“未来音乐”的发展方向。
民族主义兴起德国存交响乐领域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欧洲其他国家的作曲家(例如波希米亚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俄国的格林卡、鲍罗廷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挪威的格里格以及波兰的肖邦)则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与标准音乐样式融为一体,并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个人的音乐风格。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处理交响曲,发明了具有交响性,但曲式更加自由、篇幅更短小的单乐章交响曲——“音诗”(其创作灵感常常来自于诗歌、绘阃和文学作品当中的思想);理查德施特劳斯后来也采用了这种形式。
19世纪的英格兰,长期处于“没有音乐”的境况当中,直到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出现,二者以诙谐迷人的“萨沃伊剧”拯救了几乎处于被遗忘状态的英格兰音乐。此外,音乐天才爱德华埃尔加,作为继普赛尔之后最重要的英伦作曲家,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而此时的意大利,凭借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威尔第和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