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H股与红筹精选

发布时间: 2010-03-07 02:19:49 作者:

 H股与红筹精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7509502926
条形码:97875095029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H股与红筹精选》主要就当下的投资中国热作出探讨,分析市场的来龙去脉,以专业基本分析研究投资中国不同行业的价值,重点分析八个支柱行业,包括金融、房地产、消费服务、能源与石化、原材料与矿产、工业及贸易、交通运输及综合企业,以及各行业具代表性的公司共116家。
《H股与红筹精选》内容深入浅出,不同程度的投资者均可以此作为有用兼有趣味性的投资参考读物。
目录
一、H股与红筹股:投资之道

二、中国宏观经济:热火朝天?

三、选股指南
金融:武林大会
中国光大控股(165)
中国建设银行(H股)(939)
中保国际(966)
中信银行(H股)(998)
中国工商银行(H股)(1398)
中国平安(H股)(2318)
中国人民财险保险(H股)(2328)
中国人寿(H股)(2628)
交通银行(H股)(3328)
招商银行(H股)(3968)
中国银行(H股)(3988)
房地产:置业狂风
越秀投资(123)
北京北辰(588)
中国海外(688)
世茂房地产(813)
华润置地(1109)
碧桂园(2007)
上海复地(H股)(2337)
富力地产(H股)(2777)
首创置业(H股)(2868)
中国建材(H股)(3323)
雅居乐地产(3383)
绿城中国(3900)
消费服务:卣家争鸣
青岛啤酒(H股)(168)
骏威汽车(203)
华润创业(291)
香港中旅(308)
东风集团(H股)(489)
国美电器(493)
中国食品(506)
腾讯控股(700)
中国电信(H股)(728)
中国联通(762)
王朝酒业(828)
广州药业(H股)(874)
中国网通(906)
中国移动(941)
联华超市(H股)(980)
恒安闻际(1044)
雨润食l诮(1068)
华晨中国汽车(1114)
福记食品服务(1175)
银泰百货(1833)
蒙牛乳业(2319)
李宁(2331)
金鹰商贸(3308)
百盛集团(3368)
北京京客隆(H股)(8245)
能源与石化:内外兼顾
中国(香港)石油(135)
上海石化(H股)(338)
中国石化(H股)(386)
华润电力(H股)(836)
中国石油(H股)(857)
中国海洋石油(883)
华能国电(H股)(902)
大唐发电(H股)(991)
华电同际(H股)(1071)
中国电力(2380)
中海油田(H股)(2883)
中海化学(H股)(3983)
原材料与矿产:真材实料
马鞍山钢铁(H股)(323)
鞍钢股份(H股)(347)
江西铜业(H股)(358)
安徽海螺水泥(H股)(914)
神华能源(H股)(1088)
兖州煤业(H股)(1171)
招金矿业(H股)(1818)
中煤能源(H股)(1898)
中国铝业(H股)(2600)
湖南有色(H股)(2626)
紫金矿业(H股)(2899)
灵宝黄金(H股)(3330)
洛阳钼业(H股)(3993)
交通运输:车水马龙
四川成渝(H股)(107)
招商局国际(144)
江苏宁沪(H股)(177)
美兰机场(H股)(357)
广深铁路(H股)(525)
浙江沪杭甬(H股)(576)
中外运(H股)(598)
东方航空(H股)(670)
北京首都机场(H股)(694)
中国民航信息(H股)(696)
中国国际航空(H股)(753)
安徽皖通(H股)(995)
南方航空(H股)(1055)
中海发展(H股)(1138)
中远太平洋(1199)
中国交通建设(H股)(1800)
中远控股(H股)(1919)
中海集运(H股)(2866)
大连港(H股)(2880)
厦门国际港务(H股)(3378)
天津港发展(3382)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H股)(3898)
工业及贸易:世界工厂
中兴通讯(H股)(763)
神州数码(861)
中芯国际(981)
联想集团(992)
仪征化纤(H股)(1033)
天津创业环保(H股)(1065)
TCL多媒体(1070)
东方电机(H股)(1072)
哈尔滨动力(H股)(1133)
海尔电器(1169)
潍柴动力(H股)(2338)
上海集优(H股)(2345)
玖龙纸业(2689)
魏桥纺织(H股)(2698)
上海电气(H股)(2727)
综合企业:寻找核心
中信泰富(267)
粤海投资(270)
上海实业(363)
北京控股(392)
深圳控股(604)
天津发展(882)

四、投资港股备忘录
……
序言 以股市集资金额计,中国香港在2006年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市场:而以总市值算,香港在2006年底则跻身全球股市六强。香港股市的规模不断壮大,显而易见是归功于中国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的趋势发展。来自电讯、能源与金融等超大板块的巨大内地企业纷纷着陆香港,令中资股占港股的比重不断增加,至2006年底中资股已占港股总市值的一半。
大福资料研究有限公司分别于2003年春与2004.年夏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出版了《国企H股及红筹大全》一书,涵盖了绝大部分当时在香港上市的我国内地企业股。当时出版的目的是为普罗投资者投资内地企业股提供导航,尤其是对港股理应开始关注的内地投资者,因当时已预见国家必逐步开放内地资金作海外投资,香港是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港股亦应为内地资金海外投资首选。过去一两年鼓励我们再次出版分析内地企业股投资书籍者不少,其中包括越来越热衷投资中国的日本与韩国投资者。最近两年可说是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的高峰期,此时要出版相关书籍恐怕要天天更新内容。大型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到目前应有所歇息,在此时再出版一本关于投资内地企业的书籍应属及时。可是,已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所属行业之广、数目之多,使我们不敢以“大全”作为书名。所谓内地企业,是指中国内地的企业,其中包括国家控股的企业,及内地私人资本控制的企业。后者的股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分量,“欧亚农业”的年代已成过去,“蒙牛”、“国美”、“碧桂园”等等令民企再生异彩。本书虽不敢称为内地企业股大全,但应已涵盖大部分重点最有投资价值的内地企业。
文摘 插图:


3.保险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保险公司的数量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目前内地共有保险公司100家,其中中资公司59家,外资公司41家,2006年外资保险公司占整个保险市场的份额为4.6%。尽管外资保险公司在业务规模中比重比较小,但竞争力已经显现出来: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快速增长,2002年市场份额仅为1.75%,到2006年市场份额上升至4.6%。管制的放松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保险市场的集中度显著下降,如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位的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经分别从2001年的95.4%、96.1%下降到2005年的72.6%、70.2%。同时,保险行业正向规模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实现混业经营、专业保险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竞争格局。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提供全面、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强调以整个价值链的能力为特点,专业保险公司以追求在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强调以某一方面或产业价值链中某一环节上专业化能力为特点。而中国平安(2318)以寿险业务为核心,始终致力于发展银行、证券和信托三大支柱业务,坚持打造综合金融集团,预计在综合经营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三)证券业
2005年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内地证券市场步入15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继续顺利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制约内地股票市场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确立了全流通的市场基础,完善了资本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证券市场功能明显增强。截至2006年10月底,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达到62025亿元人民币和18886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4月底分别增长83.1%和77.2%。内地证券市场繁荣不仅使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公司获得可观的业务收入,而且使得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提高,银行则以其资产规模、营业网点和客户资源等优势积极涉足其中。随着金融管制逐步放松、市场竞争加剧、内地居民财富积累,融资需求多元化,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将越来越明显。因此,金融业综合经营将成为内地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将先拔头筹。
读书人网 >理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