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最后的盛典(散文卷)

发布时间: 2010-03-07 02:49:28 作者:

 最后的盛典(散文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546307497
条形码:97875463074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最后的盛典(散文卷)》主要内容简介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便提前告别了蒙昧状态,初生牛犊无法容忍道貌岸然的蒙蔽和壁垒森严的桎梏,我们开始用幼稚的真理武装自己,无法无天地向传统宗法宣战,同道德伦理对抗,用锋利的匕首刺穿自己的胸膛,青春热血喷涌而出,染红整个文学界的天空,让无数文学前辈、文学青年、文坛混子和文化牛氓刮目相看。
媒体推荐 许多余的文字充满粗莽和硬生的气质,而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叙述使他的作品散发出非常迷人的光彩。
  ——莫言(著名作家)
李傻傻的成熟和自信来自他对经典小说的广泛阅读。正是因为他的成熟、他的自信,使他有别于其他的80后写手。他在80后写手中无疑是特立独行的。
  ——马原(著名作家)
恭小兵的散文快速而又准确、散漫而有力度、张扬而又隐忍,单刀直人,舒缓有致。或;年是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恭小兵的写作具备了其他同龄人所不具有的真实感与厚重感。他能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受中提炼出某种深刻尖锐的思想,从中凸显出他的怀疑精神。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
鉴于许多余幼时的非常态生活经历,使得他与近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写作路线截然相反。许多余用实践证明,他的小说化散文创作是卓有成效的。我希望有更多这种所谓的散文出现,以刺激当下疲惫的阅读视野。这个年轻的文学巫师必将在未来玩出更发人深省的文字魔术。
  ——慕容雪村(著名作家)
郑小琼的写作有浩大、森严的气象。她的诗与散文,既是对声音微弱的无名生活的艰难指认,也是对自我、世界和工业制度的深刻反省……她痛彻心肺的书写,对漂泊无依的灵魂深怀悲悯,她的作品因而具有让失语者发声、让无力者前行的庄严力受。
  ——李敬泽(《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
刘卫东的文字极有张力,有层次,想象力丰富而开通。在《接近一种本质》里,作者通过对野花的热烈赞美。表达了对生命力对人生的深入看法,相当有创意,是我这次读到的最好的一篇文章。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远观的散文除了保持了传统散文的大气之外,还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其他的80后作家相比,他不靠雕琢语言玩那些表面的技巧,而是随意调侃。文章的艺术气息浓重。自由度高,流畅的语言透露出一种先锋的思考。
  ——黄土路(《红豆》杂志社副主编)
编辑推荐 《最后的盛典(散文卷)》是安意如,孙睿、张悦然、许多余……中国文坛“人气王”打造最豪华读本。
莫言,马原,朱大可,慕容雪村,李敬泽,陈思和,黄土路鼎力推荐
冲刺诺贝尔80后实力作家散文作品
目录
序:我们背负着诺贝尔的希望
安意如卷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孙睿卷
《一封家书》
《为什么中国好电影少》
《弥留之际》
《性教育家贾平凹》
《同一个世界,不同个梦想》
《每个女人都是一部电影》

张悦然卷
《樟宜之夜》
《标本》
《钢琴棺木》

许多余卷
《词语的暴力》
《一九九一年的飞翔》
《思想战役》
《纯真年代》
《我们都有病》
《风化的庭院》
《大师的阴谋:不想说的秘密》
《无聊的忏悔——写给梁小斌先生的申辩书》
《对话苏童》
《鼓浪屿访舒婷》
《许巍的音乐历程》

林静宜卷
《巷陌》
《漂走在五月里的人》

恭小兵卷
《玩的80后》
《无法描述》
《麻将大哥请留步》

李成恩卷
《我的精神影像,我的历史片场——像胶片那样客观而勇往直前》

刘卫东卷
《接近一种本质》
《堂吉诃德的眼泪》
《秀才胡同》
《声声慢》
《粟里乾坤》
《一千零一夜》
《书鱼知小》

李傻傻卷
《诳语》
《石磨》
《虚构:铜鼓潭》
《到楼观台》
《一九九三年的马蹄》
《夜游神》
《一个喜爱出走的朋友》
《樱子》

郑小琼卷
《机器,机器》
《锈》
《毕沙罗》
《伦勃朗》
《米勒》
《达利》

远观卷
《再见芦苇》
《历史的怨气》

苏瓷瓷卷
《独身的姿态》
《圣诞节前的小阴暗》
《迷迭四章》
《隐秘的指纹》
……
序言 十年前,我们少不更事,真假不辨,好坏不分,疾恶如仇。我们作为好学生或者坏学生,尚无法摆脱在教室里面壁的厄运。韩寒扛着三个精巧别致的门气喘吁吁地向我们走来,告诉乖巧的大多数和顽劣的极少数——门开了,秘密闪现,这世界充满着诡辩、邪恶和压迫。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便提前告别了蒙昧状态,初生牛犊无法容忍道貌岸然的蒙蔽和壁垒森严的桎梏,我们开始用幼稚的真理武装自己,无法无天地向传统宗法宣战,同道德伦理对抗,用锋利的匕首刺穿自己的胸膛,青春热血喷涌而出,染红整个文学界的天空,让无数文学前辈、文学青年、文坛混子和文化牛氓刮目相看。
时至今日,这种靠出卖青春来维持的写作已日趋虚弱。从近几年《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便可看出——青春已成水中花,尽管还有浮光掠影式的惊艳间或闪烁,但已难见昔日冲锋陷阵般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青春已不再,世故突然袭来,成年已定格,生存的压迫已让大多数青春作家不得不暂别甚至放弃自己狂热的文学理想,而向市场、商场、官场、名利场投降,所有关于青春的文字几乎已变成伤感的记忆。
文摘 插图:


曾经我是那个和你指天为誓的人。
《上邪》中有我对你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如果你忘记了,我愿意再说一次。是的,我夜夜在说。夜阑尽处,闪烁的微弱心火,映出我当时决绝的容颜。
我两指并立,以手指天。我说:请苍天作证,我愿与你相知、相爱,希望上天让我们的爱情永不绝衰。除非,山峰消失在眼前,江水枯竭,冬天旱雷隆隆,夏天雨雪霏霏,天地闭合,混沌不开,你我重归洪荒之时,生命不再,我才能与你分开。
直至今夕,想起你的时候,这样的情景还会如生如死地出现在眼前。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那里,那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江、两岸隐隐的青山。只要我愿意,它们可以瞬间来到我眼前。
但是,感情终于被时间晾干。在漫长无尽的时光中,我对你的思念,终于枯竭。曾经的殷殷艳艳,变作一点赤红,紧缩成我心口的朱砂痣,只有手指抚上去,它还残留一点温热的红。
思念,终于抵挡不住时间。我看见那张曾经无比诚挚的脸。我的忧伤如线,突然从内心的最深处涌出来,千丝万缕,像那盘丝洞里天真的妖精,缚住了别人牵住了自己。
有哪一个人,不会以为爱着的时候,自己手中的这点爱,是女娲补天时漏下的精华?有哪一个人,不会以为身边这个人,会伴着自己度尽浩浩余生?
读书人网 >文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