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工建筑物(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3-07 03:07:27 作者:

 水工建筑物(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304036188
条形码:9787304036188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水工建筑物(第2版)》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11月审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以及2005年5月修订的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0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水资源特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概况及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概念,其余各章则对每种类型的水工建筑物的形式、特点、工作原理、设计基本理论、计算分析方法、构造特点与布置原则,以及运用管理技术等予以详细叙述。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材的内容力求引入新技术、新成果、新规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水利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教材中每章之前设置了“学习指导”,每章之后设置了“思考题”和“自测题”,以便学生自学。书中的部分重点内容配有录像教材。
编辑推荐 《水工建筑物(第2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 绪论
1.1 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建设
1.2 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
1.3 水利枢纽分等和水工建筑物分级

2 岩基上的重力坝
2.1 概述
2.2 重力坝的荷载及其组合
2.3 重力坝的稳定分析
2.4 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2.5 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2.6 溢流重力坝
2.7 重力坝的构造及地基处理
2.8 其他形式的重力坝

3 拱坝
3.1 概述
3.2 拱坝的布置
3.3 拱坝的荷载及其组合
3.4 拱坝的应力分析
3.5 拱坝的坝肩稳定分析
3.6 拱坝的泄洪
3.7 拱坝的构造和地基处理
3.8 支墩坝

4 土石坝
4.1 概述
4.2 土石坝的剖面和构造
4.3 土石坝的筑坝材料
4.4 土石坝渗流分析
4.5 土石坝的稳定分析
4.6 土石坝地基处理
4.7 堆石坝

5 水闸
5.1 概述
5.2 闸址选择和闸孔设计
5.3 水闸的防渗排水设计
5.4 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
5.5 闸室的布置和构造
5.6 闸室稳定分析、沉降校核和地基处理
5.7 闸室的结构计算
5.8 水闸与两岸的连接建筑物
5.9 橡胶坝

6 岸边溢洪道
6.1 概述
6.2 正槽溢洪道
6.3 侧槽溢洪道
6.4 非常泄洪措施

7 水工隧洞
7.1 概述
7.2 水工隧洞的布置及线路选择
7.3 进口段
7.4 洞身段
7.5 出口段和消能设施
7.6 隧洞衬砌上的荷载及其组合
7.7 圆形有压隧洞的衬砌计算

8 过坝建筑物及渠系建筑物
8.1 过坝建筑物
8.2 渠系建筑物
8.3 其他渠系建筑物

9 水利枢纽
9.1 水利枢纽的设计阶段及任务
9.2 蓄水枢纽的布置
9.3 取水枢纽的布置

10 水工建筑物管理
10.1 概述
10.2 水工建筑物管理
10.3 水工建筑物的养护与维修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11月审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以及2005年5月修订的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共分10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水资源特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概况及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概念,其余各章对每种类型的水工建筑物的形式、特点、工作原理、设计基本理论、计算分析方法、构造特点与布置原,以及运用管理技术等予以详细叙述。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材的容力求引入新技术、新成果、新规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水利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教材中每章之前设置了“学习指导”,每章之后设置了“思考题”和“自测题”,以便学生自学。书中的部分重点容配有录像教材。
本次改版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孙明权教授担任主编,沈长松担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孙明权、盂祥敏编写第1章、第2章、第8章、第10章,沈长松编写第3章、第4章、第9章,李宗坤编写第5章、第6章,郭雪莽编写第7章。
本书由郑州大学周鸿钧、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张镜剑、河南省水利厅司马寿龙等专家审定,周鸿钧任主审。审定专家对本教材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和具体的修改意见。中央电大理工部参与了本书的教学设计。书中有些容引自有关院校和科研、生产、管理单位编写的教材、专著或论文,编者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诚恳地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为了综合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用水部门的需要,实现除水害兴水利的目标,就必须对整个河流和河段进行全面综合开发、利用和治理规划,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建设实施。为了达到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目的,需要修建各种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用来控制和支配水流,这些建筑物统称为水工建筑物。集中建造的几种水工建筑物配合使用,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称为水利枢纽。
一个水利枢纽的功能可以是单一的,如防洪、灌溉、发电、引水等,但多数是兼有几种功能的,称为综合利用水利枢纽。水利枢纽按其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态可分为平原地区水利枢纽和山区(包括丘陵区)水利枢纽;也可按承受水头大小分为高、中、低水头水利枢纽。有些水利枢纽常以其主体工程(坝或水电站)或者是形成水库的名称来命名,如丹江口水库水利枢纽、葛洲坝水电站水利枢纽等。
如果水工建筑物所组成的综合体覆盖相当大的一个区域,其中不仅包括一个水利枢纽,而且包括几个水利枢纽,形成一个总的系统,那么这一综合体便称为水利系统。例如四川宝兴河梯级水力发电系统,以苏北灌溉总渠为骨干的苏北灌溉系统,京杭南北大运河航运系统等等。
即将开始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及太行山东侧开渠,自流输水到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输水总干线长达1200km。二期工程还要引江补汉(从长江引水补汉江因调水而水量不足),是大规模的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系统。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