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16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ISBN:7807340134
条形码:97878073401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渭河下游输沙用水量研究》介绍了渭河下游的基本情况、水沙特性以及河道冲淤与输沙情况,详细研究了渭河下游洪水的冲淤临界水沙条件,从两种不同的思路,分别讨论了渭河下游的汛期与非汛期各月份以及洪峰期的输沙用水量,探索了在“遏制、恢复、维持”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输沙用水量,提出了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水沙过程特征。
《渭河下游输沙用水量研究》可供泥沙与河流动力学水利、水文、地理、防洪减灾工程等专业的规划、设计、科研、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目录
第一篇 渭河下游基本情况
第一章 渭河下游基本情况
第一节 河道概况
第二节 水沙概况
第三节 多沙河流的水沙运动
第四节 冲淤概况
第二章 渭河下游水沙特性
第一节 水沙量变化
第二节 不同流量级水沙量变化
第三节 场次洪水变化
第三章 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及输沙特点
第一节 渭河下游中冲淤特性
第二节 河槽萎缩及平滩流量变化分析
第三节 非漫滩供水的输沙特点
第二篇 汛期冲淤临界水沙条件
第四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以往经验关系
第二节 半理论分析
第五章 洪水冲淤阈值的一般解
第一节 恒定流输沙方程的一般解
第二节 包含漫滩洪水在内的冲淤临界条件
第三节 考虑水沙条件的参数选择
第四节 考虑前期河边界条件的参数选择
第六章 渭河下游洪水期冲淤阈值
第一节 渭河下游河道洪水期冲淤特性
第二节 冲淤临界流量的求解
第三节 冲淤阈值公式的论证与引申
第四节 冲淤特征与水沙特征的定量关系
第三篇 输沙用水量研究之一
第七章 汛期与非汛期渭河下游输沙用水量研究
第一节 年输沙水量分析
第二节 汛期输沙水量研究
第三节 非汛期6月份输沙水量分析
第八章 洪水期输沙水量分析
第一节 洪水期输沙用水量计算
第二节 洪水期输沙用水量合理性论证
第九章 遏制、恢复、维持的水沙条件
第一节 遏制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水沙条件分析
第二节 逐步恢复渭河下游河道中水河糟的水沙条件分析
第三节 维持渭河下游河道中水河槽的水沙条件
第四节 不同水平年渭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量预估
第四篇 输沙用水量研究之二
第十章 输沙用水量分析
第一节 计算方法
第二节 汛期输沙用水量分析
第三节 输沙用水量的月份分布
第四节 典型年份输沙用水量分析
第五节 合理性验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渭河下游洪峰期冲刷用水量与水沙特征关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洪峰期冲淤临界水沙条件
第三节 洪峰期冲淤特征与水沙特征的关系
第四节 洪峰的冲刷与“遏制、恢复、维持”的关系
第五节 合理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遏制、恢复、维持”阶段输沙用水量分析
第一节 指标初探
第二节 “遏制、恢复、维持”输沙用水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合理水沙过程塑造措施
第一节 调水量及调水过程
第二节 创造高效输沙条件
参考文献
……
序言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省潼关县注入黄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渭河经宝鸡峡进入关中平原地带,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史称“八百里秦川”,历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富庶之地。目前,渭河下游地区城镇集中,工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是陕西省政治、经济的中心区域,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
水资源短缺是渭河下游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初步研究表明,渭河下游考虑工农业生产、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渭河流域国民经济需水量2010年、2020年、2030年分别为90.9亿m3、97.8亿m3和106.4亿m3。但自1985年以来,受水土保持、水利工程蓄水、工农业用水量增加等方面的影响,进入渭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来水量明显减少,年均来水量只有46.56亿m3(1986-2001年),需水缺口很大。由于渭河水量的锐减,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渭河河床抬升,渭河下游不少城区附近在汛期污水倒灌,泛滥成灾,水质污染,土壤盐碱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水少沙多是渭河下游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二。水量的减少使水少沙多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潼关高程的影响,使下游河道淤积严重,河槽萎缩,河道的过洪能力大大降低,由此造成}胃河下游同流量的常水位和洪水位普遍抬高,渭河下游灾害加剧,河势进一步恶化,给渭河下游防洪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2003年洪水洪峰流量并不是很大,但是洪水位却是历史最高。华县站最大洪峰流量为3.570 m3/s,接近2年一遇洪水,但华县站洪峰水位比历史最高洪水位“967”洪水(Q=3 500 m3/s)的水位高0.51 m,比1981年洪水(Q=5 380 m3/s)的水位高1.71m,比“548”洪水(Q=7 660m3/s)的水位高3.95m。洪水给渭河下游造成严重灾害,受灾人口56.25万,迁移人口29.22万,受灾总面积91 867hm2,成灾面积81 560 hm2,绝收面积81 307 hm2;倒塌房屋18.72万问;损坏水利设施6 503座、抽水站17座、桥涵17座、公路158条558 km、输电线路296 km,20个乡(镇)卫生院被淹,造成危漏校舍195所,182所学校4.9万名学生无法入学上课,直接经济损失达29亿元。
因此,对于渭河下游来讲,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民经济缺水问题,二是水少沙多问题,或者说输沙用水问题。引江济渭入黄工程为彻底解决渭河下游的缺水和输沙用水问题提供了契机。本书主要研究输沙用水问题,即通过已有水沙资料研究不同淤积水平年下所需要的输沙用水量,利用外流域调水,通过调节水沙搭配及其过程,首先遏制主槽持续萎缩的局面,其次逐步恢复主槽的输水输沙能力,最后达到维持中水河槽的目标。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