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8465857/7508465852/9787508465852
条形码:978750846585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按照高职高专院校对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各章节内容、结构等进行修订、调整、完善和补充。《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与操作、关系数据库标准SQL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事务处理、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例及常用数据库接口等。《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内容全面,深入浅出,例题丰富,图文并茂。以SQL Server 2005中文版作为背景,通过大量实例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有关原理与应用实践,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并将理论与应用有机地结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教材,同时,也是广大数据库爱好者的首选参考书。
编辑推荐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数据库基本知识1
1.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1
1.1.1 数据与信息1
1.1.2 数据处理1
1.1.3 数据处理的发展1
1.1.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
1.1.5 数据库新技术4
1.2 数据库系统6
1.2.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6
1.2.2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8
1.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9
1.2.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10
1.2.5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1
1.3 数据模型11
1.3.1 现实世界的数据描述11
1.3.2 数据模型13
1.3.3 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14
1.4 关系数据库与关系代数15
1.4.1 关系数据库概述15
1.4.2 关系数据结构15
1.4.3 关系的完整性19
1.4.4 关系代数20
1.4.5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25
习题一26
第2章 SQL Server200529
2.1 SQL Server2005概述29
2.1.1 SQL Server简介29
2.1.2 SQL Server的发展29
2.1.3 SQL Server2005架构设计与新特性29
2.2 SQL Server2005安装31
2.2.1 选择SQL Server2005数据库版本31
2.2.2 SQL Server2005硬件要求32
2.2.3 SQL Server2005软件要求33
2.2.4 SQL Server2005安装过程34
2.2.5 验证安装42
2.3 SQL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工具42
2.3.1 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具43
2.3.2 在SQL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注册服务器43
2.3.3 在SQL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连接服务器46
2.3.4 查询编辑器47
2.4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对象的操作49
2.4.1 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及删除50
2.4.2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53
2.4.3 数据库索引的管理59
2.5 SQLServer2005服务器管理61
2.5.1 启动.停止.暂停和重新启动SQLServer服务61
2.5.2 配置启动模式62
2.5.3 更改登录身份62
2.5.4 SQL Server2005网络配置63
2.5.5 配置客户端网络协议65
2.5.6 配置SQL Server2005服务器属性65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68
3.1 SQL概述68
3.2 数据定义68
3.3 数据查询72
3.3.1 单表查询72
3.3.2 多表查询77
3.3.3 嵌套查询80
3.4 数据更新82
3.4.1 插入数据82
3.4.2 修改数据83
3.4.3 删除数据84
3.5 视图85
3.6 数据控制88
习题三90
第4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93
4.1 数据依赖93
4.1.1 关系模式中的数据依赖93
4.1.2 数据依赖对关系模式的影响94
4.1.3 有关概念95
4.2 范式96
4.2.1 第一范式(1NF)97
4.2.2 第二范式(2NF)98
4.2.3 第三范式(3NF)100
4.2.4 BC范式(BCNF)101
4.2.5 多值依赖与第四范式(4NF)102
4.3 关系模式的分解105
4.3.1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步骤105
4.3.2 关系模式的分解106
习题四109
第5章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111
5.1 数据库的安全性111
5.1.1 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111
5.1.2 数据库用户的种类115
5.2 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115
5.2.1 SQLServer2005安全管理机制115
5.2.2 身份验证模式118
5.2.3 登录管理118
5.2.4 用户管理122
5.2.5 架构管理123
5.3 完整性125
5.3.1 完整性约束条件125
5.3.2 完整性控制127
5.3.3 SQLServer的完整性129
习题五130
第6章 数据库的事务处理与数据恢复132
6.1 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132
6.1.1 事务(Transaction)的概念132
6.1.2 事务的状态132
6.1.3 事务的特性133
6.1.4 SQLServer中的事务134
6.2 并发控制134
6.2.1 并发操作引起的问题134
6.2.2 封锁136
6.2.3 封锁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39
6.2.4 可串行化调度141
6.2.5 SQLServer的并发控制机制142
6.3 数据库恢复143
6.3.1 数据库系统的故障143
6.3.2 数据库备份技术144
6.3.3 数据库恢复策略146
6.3.4 SQLServer2005的数据备份和恢复147
习题六152
第7章 SQLServer2005程序设计154
7.1 Transact-SQL程序设计基础154
7.1.1 Transact-SQL语法格式约定154
7.1.2 标识符155
7.1.3 运算符155
7.1.4 变量157
7.1.5 流程控制语句158
7.1.6 异常处理162
7.1.7 游标163
7.2 存储过程166
7.2.1 存储过程概述166
7.2.2 存储过程的优点166
7.2.3 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存储过程167
7.2.4 执行存储过程169
7.2.5 删除存储过程169
7.2.6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修改存储过程169
7.2.7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模板新建存储过程171
7.3 函数171
7.3.1 函数类型171
7.3.2 函数的优点171
7.3.3 函数与存储过程171
7.3.4 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函数172
7.3.5 删除函数173
7.3.6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修改函数174
7.3.7 函数的调用174
7.3.8 常用内置函数175
7.4 触发器177
7.4.1 触发器概述178
7.4.2 AFTER触发器179
7.4.3 INSTEADOF触发器181
7.4.4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修改触发器184
第8章 数据库设计185
8.1 数据库设计概述185
8.2 需求分析187
8.2.1 需求分析的任务187
8.2.2 需求分析的基本步骤187
8.2.3 需求分析应用实例189
8.3 概念结构设计193
8.3.1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93
8.3.2 局部视图设计195
8.3.3 视图的集成196
8.3.4 概念结构设计实例199
8.4 逻辑结构设计201
8.4.1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和步骤201
8.4.2 概念模型转换为一般的关系模型202
8.4.3 逻辑结构设计综合实例203
8.4.4 将一般的关系模型转换为SQLServer2005下的关系模型204
8.4.5 数据模型的优化205
8.4.6 设计用户外模式206
8.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207
8.6 数据库实施209
8.7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210
习题八211
第9章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213
9.1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213
9.2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214
9.2.1 主机集中型结构215
9.2.2 文件型服务器结构215
9.2.3 二层客户/服务器(C/S)结构216
9.2.4 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218
9.3 数据库与应用程序的接口219
9.3.1 ODBC220
9.3.2 一致数据访问技术(Universal Data Access,UDA)223
9.3.3 JDBC226
9.4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228
习题九233
参考文献235
……
序言 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目前基于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流。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已成为大学期间的核心课程。
本书作者长期在高职高专院校从事数据库课程教学与研究,讲解过“数据库系统原理”、“SQL Server数据库”及“Oracle数据库”等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把“数据库系统原理”与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两门课程分开讲解,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时,且学习效果不佳。如开始学习“数据库系统原理”时,没有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BMS)实例可参照,对抽象概念无法理解,更缺乏有效手段来验证解决方法的正确性(如SQL语句的运用),学习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如SQL Server),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对实际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很难适应。鉴于此,作者于2004年开始进行“数据库系统原理”与“SQL Server 2000”课程整合研究,并于2005年初出版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第一版,第一版中,将数据库原理与实践操作联系紧密的部分抽取出来,突出重点,把一些内容抽象且对于以后应用非必需的部分略去,做到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即可。对每一个理论部分,都穿插以SOL Server-2000的实例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数据库理论部分时,有实际例子来促进对原理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实际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教材在全国二十几所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于2008年获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文摘 插图: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ata Dictionary,DD)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另一个有力工具,它对数据流图中的所有数据元素给出逻辑定义,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字典包括的主要条目有:
1)数据项条目: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它直接反映事物的某一特征。对数据项的描述通常包括数据项的名称、含义、类型、字节长度、取值范围和别名等。
2)数据结构条目: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对数据结构的描述通常包括数据结构名称、含义和组成项(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3)数据流条目: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对数据流的描述通常包括数据流的名称,组成该数据流的所有数据项名、数据流的来源、去向及流量等。
4)数据文件条目:数据文件是数据项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对数据文件的描述通常包括数据文件名称、组成该数据文件的所有数据项名,数据的存取频率、存取方式等。
5)处理过程条目:处理过程条目描述处理过程的说明性信息,通常包括处理过程名称、逻辑功能、事务涉及的部门名、数据项名、数据流名和激发条件等。
因为对处理过程的定义用其他工具(如IP0图或PDL)描述更方便,因此本书例题中的数据字典将主要由数据的定义组成,这样做可以使数据字典的内容更单纯,形式更统一。
对用户的需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表达后,还必须再次提交给用户,征得用户的认可。当用户认可完毕后,即可进入数据库概念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