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

发布时间: 2010-03-08 02:26:05 作者: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861688X/9787508616889
条形码:97875086168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price of everything

内容简介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教你逛超市就能学会的价格经济学!下班学点经济学,聪明赚钱聪明花!无论钱多钱少,价格才决定你的购买力!不懂价格,钱越多,越可能变成“冤大头”!为什么鸡蛋降价能扩大就业市场?为什么地震后涨价的超市反而最公平?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不要接受薪水最高的工作?房价、油价、金价起起落落,扣人心弦,谁是背后的指挥?
你知道吗?价格不仅仅能保护你不受贪心卖家的坑害,甚至还能决定你的幸福!
这一次,作者将亚当斯密请到超市里,让你边购物边学习有关价格的经济学知识。妙趣横生的经济学小说,为你揭开身边的价格秘密。
作者简介 罗塞尔罗伯茨: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美国国这共电台时事评论员,及华盛顿大学经济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撰写著作《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及《选择: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寓言》,后者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年度最佳商业图书”。
媒体推荐 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他让我听得入迷。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农史密斯
一堂妙趣非凡的经济学入门课程。
  ——史蒂芬都伯纳 超级畅销《魔鬼经济学》作者 《纽约时报》“魔鬼经济学”专栏作者
强烈淮荐这本书给所有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我认为它是今年你的书架中不可缺少的书。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纽约时报》畅销榜首著作《黑天鹅》作者
本书如庖丁解牛般精准地剖析了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它将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让你重新发现隐藏在身边的奇迹。
  ——保罗罗默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
编辑推荐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是《商业周刊》“年度最佳商业图书”作者最新力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魔鬼经济学》作者 史蒂芬都伯纳、《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联袂推荐。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让你边购物边学习价格背后的秘密!
目录
1 地震时趁机涨价的超市才最公平?
2 谁在决定一支铅笔的价格?
谁在统领制造铅笔的万人大军?
3 为什么街角的咖啡馆总有足够的面包圈?
一切都有隐藏的秩序
4 价格将决定你的幸福?
谁在调配全球石墨的数量
为什么有的单词会流行,有的被遗忘?
谁决定周二傍晚进城的时间多于周六?
你能决定自家房子的价格吗?
为什么24小时加油站从不缺货?
5 抗议和恳求能改变商品的价格吗?
6 地震后要去涨价的超市还是不涨价的超市?
为什么手电筒不涨价,就脱销?
涨价才能让最需要的人得到商品?
7 物价下降,谁才是最大赢家?
我们的幸福感也是100年前的15倍吗?
谁在保护我们不受贪心卖家的侵害?
8 钓鱼真的是一切动机的源头吗?
9 为什么不要接受薪水最高的工作?
10 便宜鸡蛋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应该生产更省油的车,还是更薄的易拉罐?
自发产生的汽车价格为什么会导致过多污染?
为什么人们排着队等待受压迫?
11 什么在指挥一切价格和谐共处?
12 生活与价格有关,生命不靠金钱决定
13 把未来留给未知的一切
致谢
……
文摘 3 为什么街角的咖啡馆总有足够的面包圈?
那个周日中午,拉蒙与几个好友外出聚餐,地点是帕洛阿尔托的一家泰国餐馆,离斯坦福大学不远。“坏天气”这家伙也来了。在伯克利,人人都认识他,但无人知道他的年龄,大概40岁左右吧。有人说他父母在20世纪60年代是激进分子,和黑豹党的人犯过很严重的事,并因此蹲过监狱。也有人说“坏天气”这家伙故意编造了这种故事,其实他只是一个一直没毕业的社会学研究生,对昔日的辉煌又留恋又渴望。但人人都确信一点:此人痴迷于抗议示威的美学意义,和街头表演这一艺术形式的政治性。当富足的政府官僚们开会讨论世贸组织、贸易政策或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时,“坏天气”这家伙就必去闹事。他去过西雅图、华盛顿、日内瓦和多哈。对于组织人闹事,他天生就很在行,而且他有一个人数众多的电子邮件名单,从而联络了一大批和他想法类似的人。
虽然无人知道“坏天气”是否是他的真名,或者是他父母为纪念20世纪60年代而灵机一动起的,或者是他自己起的,但无论怎样,在他人生的现阶段,“坏”显然是具有讽刺意义的——他又瘦又结实,身高6英尺,但体重不足165磅。他除了喜欢抗议示威和街头的表演,还痴迷于骑自行车和健身。他体格消瘦,像马拉松运动员。他没有汽车,也不会开车,更没有驾照。从伯克利骑车来帕洛阿尔托吃午饭,如同小菜一碟。实际上,他很享受这样的远足。
“坏天气”也听说了大盒子商店在地震当晚涨价的事。有人对他说拉蒙去了大盒子商店,还成了中心人物。“坏天气”表示说,他也想参与此事。他一直在寻找机会,以便对大公司的压迫进行反击。他很快发现,拉蒙的高姿态有利用价值。
在这顿午饭的前半段,他们在讨论应在哪里搞抗议。拉蒙想在大盒子楼(大盒子高级经理教育中心)搞抗议,那里是斯坦福商学院的一部分,在校园边缘的小山上,有绿油油的雪松和玻璃建筑。“坏天气”的一个朋友想在伯克利搞抗议,因为让当地居民和大批有同样情感的学生参与进来的机会更大。大家为此争论了一个多小时,辩论各地点的优劣。
最终,大家倾向于在大盒子楼搞抗议。大盒子楼是个足够大的目标,很容易就能说动伯克利的学生跨海过来。唯一的担心是,斯坦福大学会禁止此抗议活动,或对其做出限制,只划出校园的一角允许大家示威,但这样做不适合现场拍摄,也不便动员大众参与。毕竟,大盒子商店不高兴看到自己在斯坦福大学的投资在一场宣传中被用来打击自己。他们会迫使斯坦福大学禁止此抗议活动,或至少尽
……
读书人网 >营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