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电工电子学

发布时间: 2010-03-08 03:39:48 作者:

 电工电子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2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121010194
条形码:97871210101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编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学》共9章,包括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动机及电气控制技术共3大模块,涵盖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其中,第1、2章主要介绍直流电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安全用电知识;第3、4章介绍分立元件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第5、6章介绍数字电路基础和数字电路分析与综合;第7章介绍电源电路;第8、9章介绍变压器、电动机、电气控制技术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等。
根据现代教学的特点,《电工电子学》注意精选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在内容叙述上,深浅适度,力求做到通俗易懂,适宜教学和读者的自主学习。
编辑推荐 《电工电子学》是“新编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之一,是针对非电类理工科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技术基础课教材,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目录
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2 电路的工作概况
1.3 电路的基本元件
1.4 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
1.5 叠加原理
1.6 电源等效定理
1.7 暂态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2 单元件正弦交流电路的特征
2.3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2.4 三相交流电路
2.5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电能
2.6 安全用电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3.1 晶体二极管
3.2 双极型晶体管
3.3 共射极放大电路
3.4 射极输出器
3.5 场效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3.6 多级放大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4.1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
4.2 集成运放中的负反馈
4.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4.4 正弦波振荡电路
4.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和使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字电路基础
5.1 逻辑代数基础
5.2 集成门电路
5.3 逻辑函数
5.4 触发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数字电路分析与综合
6.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综合
6.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6.3 计数器与寄存器
6.4 中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6.5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源电路
7.1 直流稳压电源
7.2 晶闸管整流电路
7.3 晶闸管逆变器
7.4 开关型稳压电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变压器与电动机
8.1 变压器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
8.3 单相异步电动机
8.4 直流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常用电器与电气控制技术
9.1 常用低压电器
9.2 电气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
9.3 电器系统的典型控制线路
9.4 可编程序控制器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新编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之一,是针对非电类理工科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技术基础课教材,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作为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学用书,全书以原电工电子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在参编院校教师多年来从事电工电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以满足教学需要和具有较宽适应面为出发点,坚持学以致用、突出应用的原则,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在教材体系上,注意吸收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新意。本书编排体系分为电路、电子技术、电动机及电气控制技术3大部分内容,各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求加以选择。考虑到目前教学课时相对压缩的情况,本书对传统内容进行了适当精简,如压缩了变压器和电动机内容、淡化分立元件的介绍,同时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将成熟的新知识,如可编程序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应用等纳入教材。
2.教学内容丰富、篇幅紧凑,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讲清为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
3.在组织结构上,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有侧重地选择各章内容。层次结构由浅入深,设计方法灵活多样,重点内容详细交代,过深内容点到为止,使课时少的专业能够做到好教易学。
4.叙述方法适合现代教育的特点,力求做到简练与易懂结合,文字表述通顺流畅,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本书精心编排了例题、习题和练习思考题,难度适中;在介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分析方法外,还注意章节内容的归纳小结,以缩短学生索取知识的过程,易于自主学习。
本书配套电子课件,请登录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注册后可免费下载。
本书课堂教学基本内容计划为60课时,若讲授*号(选学)内容,建议不少于72课时。
本书第1,2章由林育兹编写,第3,4,7章由李继芳编写,第5,6章由陈丽波编写,第8,9章由陆成贵和林育兹共同编写。冯月辉和李延福参与了本书部分内容的编写。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朱承高教授主审。朱教授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宋卫平老师对第9章的修改。
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若存在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电工技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