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208087458/9787208087453
条形码:97872080874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内容简介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9辑)》为维真学院中国研究部主持、编辑的丛刊。本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刊坚持严格的学术规范,鼓励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本辑为第七辑,收录了近年来国内基督教学术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收录了国内对圣经研读和解释的文本,以及教会历史和现状与基督教思想关系的讨论等数篇,是国内收录最全,探讨最为深入的思想评论文集。
编辑推荐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9辑)》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教父神学研究
编者按
基督论:一种生存分析
论斐洛的弥赛亚形象
灵知主义与保罗的人论及性别论
谁的福音?哪种灵智?——教父传统与诺斯替主义及其现代关联
因信称义:教父们的教义
尼萨的格列高利论理智一灵性的人
尼萨的格列高利论道成肉身的合理性
浅析尼萨的格列高利的神秘主义
从“秩序”到政治秩序——奥古斯丁社会论的内在逻辑
神学研究
迎接更新的宇宙——莫尔特曼生态神学的宇宙观
释“慎独”:以耶释儒的一种尝试
范浩沙以言说行动理论为中心的神学诠释学
对婚约作为盟约的神学思考
经典的认同:从《圣经》翻译看《圣经》在中文语境内的经典化
“因受苦难得以完全”——C.S.路易斯的苦难观
神学基本问题的重构性诠释——弗朗西斯费奥伦查的“基础神学”
宗教研究
由基层教会透视当代英国基督宗教的世俗化
现代智慧设计论是否“科学”
中极玲珑外极朴实——利玛窦的人格特质
社会反常与文化应激中的艺术创作——试析北平辅仁大学基督宗教图像本土化尝试(1930—1949)
二十年来中国内地基督教的经验性研究述评
解析现代基督教的变化和现代伦理生活的意义困境——从西美尔的“宗教性”和卢克曼的“无形宗教”的视角出发
近二十年科学与宗教关系研究剖析
书评
希伯来视野中的两希文化交融——评章雪富《斐洛思想导论》(Ⅰ)
“生存分析”与西方哲学的“硬核”——评谢文郁《自由与生存》
诗歌
耶稣诞生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
……
文摘 插图:

无论是路德还是加尔文,都对圣礼有如下一致的看法:圣礼应当是一种可见的方式显示出上帝对人的救赎性的应许,并且它有直接来自于基督的权威。这个意义上,他们认为婚姻与人的得救,以及上帝在这方面的应许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人得救是因信而称义,与人们是否进入婚姻之中,以及在婚姻中的善功没有直接关系。就这一点,路德曾说:“在圣经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地方能让我们看到什么人借着婚姻而得到上帝的恩典;也没有告诉我们在婚礼的仪式中包含着怎样的线索,使那个礼仪成为一种神圣的礼仪。”[1]
当婚姻不再被看作是圣礼的时候,改革家们对婚姻关系之本质的理解就有了很大的转变。路德从他的两个国度的神学理论出发,认为婚姻与将来的上帝的国度没有直接关系。婚姻属于地上的国度的事情,属于地上三种主要制度之一:即家庭、教会及国家。这样,婚姻关系就从教会的建制中分离出来,而有一种独立存在的地位。用路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婚姻是一种受祝福的神圣的呼召,在被造领域中有其自身的权威与责任,因而与教会及国家相并列。[2]
对于路德来说,从创造的角度,婚姻除了传统所说的那些目的,即养育儿女、培育爱并医治人的贪欲之外,其最重要的责任是其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基督徒的家庭,其应该在教会中、国家及社会中有一个榜样性的见证,显明出一个彼此相爱的、负责任的、生活节制的家庭是怎样的家庭。在这个家庭的领域,尽管人们不是在修道院里,不是在教会里,人们同样是在过着一个有着神圣呼召的生活,是对在教会中认识的那位上帝的事奉,是对自己灵性生命的操练。在这个意义上,独身及整个的隐修制度并不具有属灵上的优越性。不仅从创造的角度讲不合上帝创造的原本意图,而且从圣经的角度看,也与上帝的教导有别。独身是上帝的恩赐,完全是个人根据自己的领受而有的自愿选择,不应该成为教会圣职的一项必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