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

发布时间: 2010-03-08 05:55:01 作者: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517737/9787509517734
条形码:97875095177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有了极大增强。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经济战略指导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已得到大幅提高。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和其他国家参与国际投资的实践,中国已经进入参与国际投资的第三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放眼全球,在众多的可供中国直接投资的区位之中,印度是不能被忽略的。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总和的40%,两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印度的服务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大量引进外资发展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已经开始提速。与此相比,印度仍处于参与国际投资的第二阶段,中国已具备了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和可行性。
作者简介 马塾君,生于1969年3月,天津市人,汉族,无党派人士、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项目营销及项目管理专家,现任大连市工商联常委、大连市海外创业投资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大连商会副会长;2007年以来先后荣获“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经济酉名新锐人物”辽宁省“第二届建设者奖章”等殊荣。 1991年以来,马塾君先生一直奋战在对外经贸的前沿,足迹踏遍了亚洲、欧洲、拉美洲等众多地区和国家,其中出访印度200余次,被印度钢铁行业和媒体誉为“中印民间友好大使”及“21世纪的玄奘”,他为促,进中印友好经贸合作做出卓越的贡献。 马塾君先生秉承“品质业绩信誉”的经营理念,率领西姆五矿集团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结成了战略联盟,集技、工、贸于一体,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电站等领域的工程设计、承包与施工以及大宗矿产和资源的国际贸易与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在国内外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编辑推荐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4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2.1 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2.2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2.3 中国在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3 印度的投资环境分析
3.1 印度的经济环境分析
3.2 印度的政治环境分析
3.3 印度的法律环境分析
3.4 印度的其他投资环境分析

4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动因与比较优势
4.1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4.2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

5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5.1 对印度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演进
5.2 对印度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
5.3 对印度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5.4 对印度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6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策略
6.1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策略
6.2 中国对印度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
6.3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与股权比例方式策略
6.4 中国应对印度投资壁垒的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有了极大增强。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经济战略指导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已得到大幅提高。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和其他国家参与国际投资的实践,中国已经进入参与国际投资的第三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放眼全球,在众多的可供中国直接投资的区位之中,印度是不能被忽略的。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总和的40%,两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印度的服务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大量引进外资发展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已经开始提速。与此相比,印度仍处于参与国际投资的第二阶段,中国已具备了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和可行性。
研究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此研究丰富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关于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研究,并为其他学者研究中印投资提供研究参考。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此研究有助于为中国政府部门制定对外投资政策和为中国企业制定对印投资战略提供参考。
文摘 插图:


③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一大批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首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和其他国家参与国际投资的实践,中国已进入参与国际投资的第三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次,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政策为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中国连年的贸易顺差为中国积累了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些大大缓解了中国资本和外汇的短缺,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充实的资本和外汇基础;再次,通过“引进来”,中国充分吸收了国外市场经济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熟悉跨国公司和对外投资企业运作和管理方式的人才,为“走出去”提供了技术、管理与人力资源等条件;最后,外商进入中国加大了国内竞争压力,迫使中国企业变压力为动力,逐步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提升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后记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本研究的完成,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李东阳教授。三年来,他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李老师无论是从选题到逻辑结构的梳理,还是从大的方向到一些细节问题,都给予了耐心的指导,使我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李老师在本领域的许多真知灼见使我受益良多,特别是对本论文研究领域的深刻见解,更使我受益匪浅。
其次,我要感谢读博期间的授课老师何宝善教授、胡英坤教授、朱成全教授、郭连成教授、何剑教授、刘昌黎教授等,是他们让我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更加扎实,并为本研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意见。感谢研究生院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
再次,在《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周学仁、朱华、郑磊、谭伟恩、郑东升等师弟(妹)们的支持和帮助,本人所在的单位驻印度分公司桑颢经理、李刚经理、吴继波助理以及其他同事也为《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的资料收集做出了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特别的感谢要献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王乐编辑和其他同志为《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研究》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读书人网 >企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