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309061772
条形码:97873090617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史学原典精读系列
内容简介 《中国地方志精读》对中围传统文化的奇葩——地方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诠释篇、精读篇、书目篇、文献篇,上下牵引,互为补充,力求全方位地呈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典籍的内蕴与价值;并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就如何利用地方志进行史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了示范性展示。
编辑推荐 《中国地方志精读》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社的。
目录
诠释篇 传统文化的奇葩——地方志
一、地方志的定义和价值
二、地方志的数量和种类
三、地方志的结构和内容
精读篇 地方志与史学研究——以社会经济史为例
第一讲 地方志与古代经济史研究
一、早期地方志中的经济史料
二、明清地方志中的经济史料
第二讲 地方志与近代经济史研究
一、自然经济分解的历史进程
二、近代企业的发生发展
三、各地的商业与商人活动
四、物价统计资料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
第三讲 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史研究
一、上海经济史辨析
二、近代农村集市贸易概观
第四讲 地方志与城乡关系研究
一、城乡经济关系的互动
二、城镇格局的演化
三、城乡习俗的嬗变
第五讲 地方志与手工业史研究
一、金属冶炼业
二、丝织、草编等业
三、籽棉、蚕丝加工业
四、棉纺织业
第六讲 地方志与乡土社会研究——以《蒲溪小志》为例
一、《蒲溪小志》笔下的七宝古镇
二、方志与古镇考辨
第七讲 地方志与旅游资源开发
一、自然景观
二、人文景观
三、土特名产
四、旅游设施
五、方志中的上海旅游资源
书目篇 名志和资料集锦举要
一、地方志专辑
二、专门志
三、稀见方志
四、新刊方志稿本
五、方志专题资料
六、旧志点校本
七、方志工具书
文献篇 地方志文献选粹——聚焦社会生活变革
……
序言 “史学原典精读系列”的规划,已有一定时日。这算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在教学研究中的尝试,如说是因应当今史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而“回归”史学教育传统,亦无不可。余英时先生在一篇短文中就提到:历史知识在现代学术系统中如何定位?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为什么社会上不断有“历史知识普及化”的要求?这一类的问题不但一直困扰着专业史学家,而且也常常引起一般知识界的深切关注。由此他也强调指出,历史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识,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领域内,占据着中心地位。西方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都比较重视历史,包括本国史和外国史,但中国史学的提高和普及则似乎还没有达到一种均衡的境地①。尽管这已是余先生20多年前的见解,但置于今天,仍不失其意义。
从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奠立算起,就读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大致就按照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史、专题等课程一路修读下来。或许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为什么要在大学里修读这些课程,也未必清楚这些课程和主修的历史学科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笔者所服务的复旦大学历史系,还在草创阶段,就提出给予学生“以史学的专门知识,养成史学之通才”的教学宗旨。而这一切也是通过一系列课程实现的,除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国别史的课程,还要求学生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系科选择辅修课程。当时的复旦作为一所文、理、法、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也为历史系“通才”。
文摘 精读篇地方志与史学研究——以社会经济史为例
第一讲地方志与古代经济史研究
一、早期地方志中的经济史料
宋代以前的地记,是详略不同地记载一地古今多种情况的早期地方志书,属于方志的一类。但是,同定型方志比较起来,由于地记一般只记载疆域、山川、古迹、人物、风土,而尚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艺文等,加以内容又较为简略,神话和传说成分较多,所以在内容和体例方面尚不完备,未臻方志之体,一般都还处在方志发端阶段。即便如此,其中仍有一些经济史料可资利用。如晋《太康地记》就有“云间青岭县出碧”、“梓潼县出伞子盐”等记载。盛弘之《荆州记》录有“永安宫西有巴乡,村村善酿酒”,“荆州有美鲋,逾于洞庭温湖”,“房陵县建平出矾”及“秭归县,室多幽闭,其女尽织布,至数十升。今永州俗犹呼贡布为女子布也”等内容。
地志与地记性质相近,亦属于早期地方志书。其最初也出现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渐有发展。比之地记,地志经济方面的记载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