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9131626/9787509131626
条形码:97875091316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含部队)指定辅导用书
内容简介 《2010护理学(中级)单科一次过(第1科)基础知识》是全国护理学(中级)考试的指定辅导用书,专为在上一年度考试中单科——(第1科)基础知识未通过的考生编写。全书按照最新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考试科目划分内容,在分析了历年大量考试题、认真总结考试的命题规律后精心编写而成。编写分为知识点串讲和试题精选两部分,知识点串讲部分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展开,既考虑到知识点的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对常考或可能考的知识点详细叙述,对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点用波浪线的形式加以突出,重要的关键词以黑体字的形式表示。试题精选部分精选历年典型考试题,每道题之后附有简要解析。书末附有4套单科模拟试卷,供考生实战演练。随书还附有一张网络学习卡,赠送3套完整版模拟试卷(1200题)。另外,网站还会在考前提供专家在线答疑等多种实时的考前服务,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2010护理学(中级)单科一次过(第1科)基础知识》紧扣考试大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准确把握考试的命题方向,有的放矢,是复习应考的必备辅导书。
编辑推荐 《2010护理学(中级)单科一次过(第1科)基础知识》:全国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含部队)指定辅导用书。
要考过,找“军医”!
随书附赠3套完整网络模拟试卷,1200题。
通过率最高,网络评价最好,全国最畅销。
特点1 指定用书
向全国(含部队)考生指定的辅导教材,依据最新大纲编写,贴近真实考试。
特点2 通过率高
权威专家命题,09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5%。
目录
第1部分 内科护理学
第1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3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4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5单元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6单元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7单元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8单元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9单元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10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部分 外科护理学
第1单元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2单元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3单元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第4单元 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5单元 复苏
第6单元 重症病人的监护
第7单元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第8单元 疼痛病人的护理
第9单元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10单元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11单元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12单元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第13单元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14单元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5单元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6单元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第17单元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18单元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19单元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0单元 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1单元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2单元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第23单元 肝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4单元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5单元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6单元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第27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8单元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第29单元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30单元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31单元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32单元 脓胸病人的护理
第33单元 肺部疾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第34单元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第35单元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36单元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第37单元 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38单元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第39单元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
第40单元 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41单元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42单元 男性性功能障碍、节育者的护理
第43单元 肾上腺疾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第44单元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第45单元 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46单元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47单元 腰腿痛及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第48单元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3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
第1单元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2单元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第3单元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第4单元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第5单元 新生儿保健
第6单元 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第7单元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8单元 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第9单元 异常分娩的护理
第10单元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11单元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12单元 遗传咨询与产前检查
第13单元 妇科护理病历
第14单元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第15单元 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16单元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7单元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
第18单元 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第19单元 外阴、阴道手术病人的护理
第20单元 不孕症妇女的护理
第21单元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第22单元 妇女保健
第23单元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第24单元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
第4部分 儿科护理学
第1单元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2单元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3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4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5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6单元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7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8单元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9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0单元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第11单元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2单元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13单元 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第14单元 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第15单元 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三
模拟试卷四
模拟试卷答案
……
文摘 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1)感染的概念及其表现
①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此过程和病原体的作用及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有关。
②感染的转归: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传染病以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最易识别。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病原体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表现的状态。潜伏性感染。
(2)病原体的致病作用。①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②毒力:包括外毒素、内毒素及毒力因子;③数量:就同一种病原体而言,入侵的数量常与其致病能力成正比;④变异。
(3)感染中机体免疫应答。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①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②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③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其中流行性按其强度可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几种形式。④感染后免疫。
(5)传染病的临床特点。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一般分为4期。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前驱期指从起病到该病出现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属于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某些传染病在经过前驱期后,病情逐渐加重而达到高峰,出现某种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等称症状明显期;当人体免疫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病人的症状、体征逐渐消失,食欲和体力逐渐恢复,血清中抗体效价亦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临床上称为恢复期。②临床类型: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病情轻重、临床特征可划分为不同类型。③毒血症状:病原体及其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可以引起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为多种传染病常见的共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