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534738857
条形码:97875347388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戏剧家吴祖光1954年1月1日至1957年6月30日之间的日记。与小儿女的戏语,与妻子的恩爱和龃龉,对戏的褒贬、朋友的评价乃至于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疑惑、不满等,都被吴祖光毫不掩饰地记录在日记里,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反右前夕的工作、生活、社交和所思所想,是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此外,关于五十年代的肃反运动、整风运动,以及与潘汉年、《胡风反革命集团》、《二流堂》、《小家族》、成员的交往情况在日记中都有所体现,主了解五十年代中国的政治风波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历史文本。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本书记录了作者从1954年1月1日至1957年6月30日的生活情景:与小儿女的戏语,与妻子的恩爱和龃龉,对戏剧的褒贬、朋友的评价,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疑惑、不满……全书充满了人性真情和生活情趣,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和社会动态。
本书为著名戏剧家吴祖光1954年1月1日至1957年6月30日之间的日记。与小儿女的戏语,与妻子的恩爱和龃龉,对戏剧的褒贬、朋友的评价乃至于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疑惑、不满等,都被吴祖光毫不掩饰地记录任日记里,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反右前夕的工作、生活、社交和所思所想,是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此外,关于五十年代的肃反运动、整风运动,以及与潘汉年、“胡风反革命集团”“二流堂”“小家族”成员的交往情况在日记中都有所体现,为了解五十年代中国的政
治风波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历史文本。
作者简介 吴祖光(1917-2003),江苏常州人,我国著名剧作家、导演。自1937年创作出话剧处女作《凤凰城》后,在1937年到1947年的十年间,吴祖光又创作出十余部话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贡献取得了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一生著述颇丰,有戏剧、散文、政论和书法集五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正气歌》,《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三打陶三春》和《吴祖光选集》六卷本等。
编辑推荐 本书为著名戏剧家吴祖光1954年1月1日至1957年6月30日之间的日记。与小儿女的戏语,与妻子的恩爱和龃龉,对戏的褒贬、朋友的评价乃至于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疑惑、不满等,都被吴祖光毫不掩饰地记录在日记里,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反右前夕的工作、生活、社交和所思所想,是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此外,关于五十年代的肃反运动、整风运动,以及与潘汉年、《胡风反革命集团》、《二流堂》、《小家族》、成员的交往情况在日记中都有所体现,主了解五十年代中国的政治风波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历史文本。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本书记录了作者从1954年1月1日至1957年6月30日的生活情景:与小儿女的戏语,与妻子的恩爱和龃龉,对戏剧的褒贬、朋友的评价,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疑惑、不满……全书充满了人性真情和生活情趣,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和社会动态。
本书为著名戏剧家吴祖光1954年1月1日至1957年6月30日之间的日记。与小儿女的戏语,与妻子的恩爱和龃龉,对戏剧的褒贬、朋友的评价乃至于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疑惑、不满等,都被吴祖光毫不掩饰地记录任日记里,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反右前夕的工作、生活、社交和所思所想,是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此外,关于五十年代的肃反运动、整风运动,以及与潘汉年、“胡风反革命集团”“二流堂”“小家族”成员的交往情况在日记中都有所体现,为了解五十年代中国的政
治风波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历史文本。
目录
关于日记
吴祖光和他的日记——黄苗子
《吴祖光日记》唤起的回忆——杜高
写给李辉——吴欢
读父亲的日记——吴霜
……
文摘 书摘
一月一日
今天是元旦,但我没有过年的感觉,在未来遥远的日子里,我想每天都
应该像过年一样的幸福愉快。我今天继续工作,整理了为凤写的文章,准备
给《戏剧报》用的。但大牛昨晚回来了,随时在打搅我。到午后把大牛交秀
贞带出去才写完。想继续写我的《可爱的观众》,之方来了,我出去买稿纸
,回来他说李德秀来电话叫我即去他们家,只好与之方同去。在座的有小丁
、胡考父子、王苹、浩子等,吃沙嗲,饭后与王苹、阿朗、德秀打麻将牌,
胡闹到十一点多钟与家伦、浩子、小丁同走,回家已十二时,很困,睡了。
这样过了元旦。
读爱伦堡的文章至二时,中午王俊昌来,吃过饭走的。《大众电影》电
话来约写文章。
为了是元旦,记得详细些。
作复小孙及上海家信。
(黄苗子注:阿朗,即唐瑜,时任解放军制片厂厂长;家伦,即盛家伦
,三十年代电影《夜半歌声》的主题歌是他留下来的惟一的男高音歌声。)
一月二日
早晨秀贞来为大牛穿衣服都不觉得,九点钟被人敲门惊醒,是《北京日
报》的徐琼同志,谈些朝鲜事情,约写文章。并把凤文抢去,不想给《戏剧
报》了。徐琼未走,王肇烟来,谈到中饭后,什么事亦没做。写《可爱的观
众》,大牛一直在打搅。收到慧深信,绍昌信,复绍昌信。修好无线电。晚
偕大牛至桐园沐浴。
大牛说:“为什么老是女人生小孩,怎么男人不生小孩呢?”我说:“
因为女人是妈妈,所以女人生小孩。”大牛说:“男人肚子大不起来啊?”
他又说:“我不生小孩。”我说:“你生一个吧。”他说:“我生一个爸爸
,生一个妈妈,生一个吴祖光,生一个新凤霞。”
我说:“吴大牛是小名,大名是吴刚。”他说:“大牛是大名。”我说
:“是小名。”他说:“小名为什么叫大牛?”
他说:“我们家人都姓吴,吴祖光,吴大牛,吴欢欢,无线电亦姓吴。
”
(黄苗子注:王肇烟,祖光在四川的朋友,川人,喜文艺,对祖光十分
崇拜。)
P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