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民国军事史(第4卷)(套装上下册)

发布时间: 2010-03-09 04:26:48 作者:

 民国军事史(第4卷)(套装上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页码:6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229008417/9787229008413
条形码:97872290084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民国军事史(第4卷)》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历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民国军事史(第4卷)》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民国军事史(第4卷)》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民国军事史(第4卷)》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姜克夫(1913-1993),历史学家,民国军事史权威学者。解放前曾任《八路军军政杂志》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副主任等。著有《民国军事史略稿》、《中华民国大事记(1905-1949年)》、《抗日根据地鲁西北区(新善本)》等。
媒体推荐 向前 向前 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毛泽东、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编辑推荐 《民国军事史(第4卷)(套装上下册)》:1946-1969国共现军第二次国内战争。
目录
第十九章 国共两党在美国调处下和谈及两军的
第一节 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军队编制
一 国民党军队
二 共产党军队
第三节 上党战役
一 上党战役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四节 归绥、包头战役
一 归绥战役概况
二 包头战役概况
三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邯郸战役
一 邯郸战役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 邹县、滕县战役
一 邹县战役概况
二 滕县战役概况
三 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 解放东北之战
一 全面抗战前东北局势
二 全面抗战时东北局势
三 抗战结束后东北局势
第八节 四平保卫战
一 战争概况
二 战争过程
三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二十章 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中共军队实施战略防御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及其破裂
第二节 内战全面爆发前国共两党军队编制
一 国民党军队
二 共产党军队
第三节 中原突围
一 中原地区局势
二 中原突围战役概况
三 双方战斗序列
第四节 新四军苏中七战七捷
一 苏中地区局势
二 苏中战役概况
三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鲁西南、晋南之战
一 鲁西南、晋南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 集宁会战
一 集宁会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 张家口保卫战
一 张家口保卫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八节 宿北战役
一 宿北战役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九节 八路军豫北歼敌,挺进鲁西南
一 豫北、鲁西南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节 峄县、枣庄之战
一 峄县、枣庄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 四保临江三 下江南
一 四保临江三 下江南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二十一 章国民党军转入重点进攻,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
第一节 内战全面爆发后国内外政治形势
第二节 内战一 年国共两党军力的消长和编制
一 国民党军队
二 共产党军队
第三节 莱芜大捷
一 莱芜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四节 国民党军进攻延安西北解放军三战三捷
一 三战三捷之历程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豫北、晋南攻势
一 豫北、晋南攻势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 正太路战役
一 正太路战役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 孟良崮战役
一 战争过程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八节 东北民主联军夏季攻势和四平攻坚战
一 夏季攻势概况
二 四平攻坚战概况
三 双方战斗序列
第九节 沙家店之战
一 沙家店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一)共产党军队
(二)国民党军队
第十节 刘邓大军挺进鄂豫皖
一 挺进鄂豫皖过程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 陈谢兵团进军豫陕鄂
一 进军豫陕鄂过程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二节 沙土集战役
一 沙土集战役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三节 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
一 秋季攻势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四节 清风店之战
一 清风店之战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胶东战役
一 胶东战役概况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六节 三 大野战军会师中原
一 三大野战军会师中原过程
二 双方战斗序列

第二十二 章国民党军队被迫重点防御中共军队全面战略进攻
第一节 中共军队转入战略进攻后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第二节 国共两军的兵力和编制
一 国民党军队
二 共产党军队
第三节 石家庄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石家庄战役双方参战军队序列
第四节 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鞍山、营口、四平、吉林
一 战役始末
二 冬季攻势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瓦子街之战
一 战役始末
二 瓦子街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 晋察冀解放军重创傅作义主力第三 十五军
一 战役始末
二 涞水庄町大战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 中原解放军攻克洛阳
一 战役始末
二 洛阳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八节 山东解放军攻克淄博、潍坊
一 战役始末
二 淄博、潍坊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九节 临汾攻坚战
一 战役始末
二 临汾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节 西北解放军奇袭宝鸡之战
一 战役始末
二 奇袭宝鸡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一节 宛西、宛东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宛西、宛东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二节 襄樊攻坚战
一 战役始末
二 襄樊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三节 徐向前兵团连克晋中十五城
一 战役始末
二 晋中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四节 华野兵团会师鲁西南
一 战役始末
二 泰安、兖州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开封、豫东歼灭战
一 战役始末
二 开封、豫东两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六节 济南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济南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七节 辽沈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辽沈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八节 淮海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淮海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九节 平津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平津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二十节 和平解放绥远

第二十三章解放大军横渡长江解放中国大陆
第一节 南京蒋政权覆灭前夕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第二节 国共两军的兵力和编制
一 国民党军队
二 共产党军队
第三节 太原战役
一 战役始末
二 太原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四节 解放南京和杭州
一 战役始末
二 宁杭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五节 和平解放武汉和长沙
一 战役始末
二 武汉、长沙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六节 解放上海
一 战役始末
二 解放上海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七节 解放西安
一 战役始末
二 扶眉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八节 福州、厦门、金门之战
一 战役始末
二 福州、厦门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第九节 解放广东、广西
一 战役始末
二 解放粤桂之战双方战斗序列
第十节 解放大西北
一 战役始末
二 解放甘宁青之战双方战斗序列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大陆其他地区的战争
附录二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简目
……
文摘 一挺进鄂豫皖过程 根据中共中央“战略进攻”政策,中共中央晋冀鲁豫中央局于5月15日在冶陶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组成邓小平兼书记,郑位三、李先念、李雪峰为副书记,陈少敏兼组织部长、刘子久兼民运部长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李先念为副司令员,随刘、邓一起工作。接着在军事上作出如下部署:除刘、邓、陈、谢率晋冀鲁豫军区野战主力南下外,为坚守晋冀鲁豫地区内线作战,决定以决死三纵队和太岳、冀鲁豫两个独立旅编成第八纵队,以冀南、冀鲁豫独立旅编成第十、第十一两个纵队;以中原突围部队编成第十二纵队。由中共中央军委于6月3日任命徐向前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率领新组建的四个纵队和地方武装,消灭区内残余据点和周围敌军,扩大解放区,支援南征大军作战。
当时摆在刘、邓大军面前阻拦其南进者为波涛汹涌的黄河和鲁西南地区的数万国民党守军。这时,抗日战争中改道由苏北人海的黄河,国民党堵塞了花园口,又改由鲁西、鲁北流入渤海,国民党人吹之为可代替“四十万人军”的天险。故其主力放置在鲁南和陕北两区域重点进攻,仅以旧西北军刘汝明第四绥靖区两个残破的整编师,防守东阿至开封五百余华里的黄河防线,并置重点于郓城、菏泽地区。具体部署是:以整五十五师守肖皮口、郓城、鄄城、临濮集地区;整六十八师守菏泽、东明、开封地区。另以蒋系中央军整七十师位于嘉祥地区准备机动。此外在运河以东有王耀武第二绥靖区的整十二师防守,豫皖苏边驻蒋军一个师另两个旅,豫北和郑州有顾祝同陆军总司令郑州前进指挥所七个整编师。
为一举突破蒋军黄河防线,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决定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四个纵队从张秋镇至临濮集三百余华里地段上突破敌人河防,首先歼灭刘汝明第四绥靖区的两个整编师,再于运动中,分别歼灭来援之敌,然后跃进大别山。当即部署:以冀鲁豫军区独一旅先秘密渡河,结合郓城地区的地方武装,于戴庙、蔡家庄地区接应一纵队渡河;以原在黄河南的冀鲁豫军区独二旅结合鄄城地区地方武装,于旧城集、临濮集地区,接应六纵队渡河。以一纵队于魏山、张家堂、林家楼诸渡口强渡,而后向郓城以东以南急进,与独一旅由郓城东、南、西三面向北兜击歼灭敌军。以二纵队于孙口、林家楼强渡,而后以一旅包围歼灭皇姑庵之敌,主力进至郓城以西地区,向东北协同一纵队兜歼敌人,防敌向西南逃窜。以六纵队于李家桥、于庄、大张村诸渡口强渡,包围割歼鄄城及其以北地区之敌,防敌向西南逃窜。以三纵队为总预备队,视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