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杜平回忆录

发布时间: 2010-03-09 04:27:59 作者:

 杜平回忆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发行部
页码:5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06555654/9787506555654
条形码:9787506555654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

内容简介 在朝鲜这块英雄的国土上,度过了艰苦、自豪与胜利的三年又六个月。目睹了美国侵略军战场上的凶残,领教了他们在谈判桌上的狡诈;亲历了中朝两国军队团结战斗的无数次英雄壮举,感受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衷感激朝鲜人民、劳动党、政府和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成元帅对志愿军的爱护和支持。
作者简介 杜平
曾用名杜豪,江西万载人。湖南长沙群治大学毕业。1 929年秋参加革命,1 930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三军军政训练大队大队长、军医处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无线电队政治委员、第三十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后方留守处副主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1 950年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 970年后曾兼任江苏省委书记。1 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共第十二、第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 999年3月4日在南京逝世。
目录
第一章英明决策
一、战略预备队
二、组成东北边防军
三、沈阳会议
四、箭在弦上
五、彭总挂帅
六、跨过鸭绿江

第二章序战胜利
一、兵团入朝
二、战机问题
三、政治动员令
四、临机应变
五、云山告捷
六、美中不足
七、大榆洞会议

第三章扭转战局
一、诱敌深入
二、首释战俘
三、总部被炸
四、抢占三所里
五、“万岁军”
六、妙香山上战旗妍
七、政治训令

第四章新年攻势
一、收复平壤
二、向南挺进
三、马歇尔故技
四、突破三八线
五、解放汉城
六、《志愿军》报

第五章积极防御
一、拥政爱民
二、两军高干会议
三、横城反击
四、机动防御
五、欢迎慰问团

第六章大举出击
一、周密部署
二、改善供应
三、胜利出击
四、收兵受挫
五、动员再战

第七章战略转变
一、六月会议
二、和谈开始
三、准备第六次战役
四、阵地防御
五、巩固内部

第八章归国观礼
一、光荣进京
二、向毛主席敬酒
三、国庆观礼
四、向抗美援朝总会献旗
五、在政协会议上
六、重返战场

第九章新的使命
一、向彭总汇报
二、接受新任务
三、进抵开城
四、军事分界线的斗争
五、强硬的对策
六、大炮与机关枪的辩论

第十章风云板门店
一、从开城到板门店
二、第二项议程达成协议
三、停战监督遇到麻烦
四、顺利与挫折

第十一章战俘问题
一、谈判桌上的唇枪舌战
二、“死亡之岛”上的抗争
三、从“逃会”到“无限期休会”

第十二章碧潼战俘营
一、战俘营的组建
二、战俘营的生活
三、碧潼敌军工作会议

第十三章“八一”运动会
一、沈阳练兵
二、北京参赛
三、意志的较量
四、祖国之鹰
五、文艺之花

第十四章 回到战场
一、在桧仓
二、上甘岭战役
三、受命西海岸

第十五章停战
一、打破僵局
二、交换病伤战俘
三、停战在望
四、最后一击
五、胜利的时刻

第十六章停战以后
一、陪彭总战地视察
二、维护停战协定
三、罩在“红十字”上的阴云
四、战俘的控诉
五、九十天解释
六 、胜利的启示
附录杜平同志生平
……
序言 三十多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从抗关援朝战争初期的五次大的战役到开城停战谈判,我都参加了。
那场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在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决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抗战。经过中朝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时候,与最为强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直接交手。
文摘 第一章英明决策
一、战略预备队
1950年,火红的岁月,又一个不平常的年份。当时,除去西藏、台湾以外,鲜艳的五星红旗已几乎插遍全部国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正由乡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经济建设。
那一年的春天,好像来的特别早。在桃李吐艳、鲜花盛开的时候,我由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长调任第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
由汉口去郑州赴任,望着车窗外的田野里一片和平建设的景象,我不禁想起了我所要去的第十三兵团,想起了这支英雄部队所走过的光荣历程。时下,第十三兵团辖3个军: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军。这是第四野战军的3个主力军。辽沈战役胜利的旗帜上写下过他们的名字,平津战役的功臣史册上辉映着他们的荣誉。1949年5月起,3个军又先后配合兄弟部队,按中央军委预定部署,为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中南大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几十年征战,几十年搏斗,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把“和平”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我记起了1950年元旦前后协助苏联摄制组拍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纪录片的情景。当时,第四野战军组织了一个班子随摄制组到锦州、长春、北平、天津等地补拍一些战斗和欢庆解放等场面的镜头。刘震、苏静同志是军事顾问,我是政治方面的顾问。听说我们来拍欢庆解放的电影,各地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唱呀,跳呀,敲锣打鼓,几乎用不着去导演。在一片欢笑声中,有一位老工人竞放声大哭,别人怎么劝都劝不住,他说:“你们别劝,我这是高兴,就让我痛痛快快哭一回吧!”我理解老工人的心情。他流的是胜利的喜泪,流去的是当牛做马的耻辱,流出的是当家做主的自豪……
到郑州后,我与政治部秘书处住在一条南北大街路西的一所房子里。据说,这儿原先是个棉花店。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郑州城不是很大,因为刚解放,显得有些乱,马路上不时扬起一阵阵尘土。我到郑州不几天,黄永胜率司令部也到了。至此,调整后的第十三兵团机关建制基本健全:司令员黄永胜,参谋长曾国华,后勤部长邱国光,政治部主任杜平。其他如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等都未到职或空缺。
在郑州第十三兵团政治部机关驻地稍作安排后,我就带着工作组下部队去了。
第十三兵团是1949年底,根据中央军委部署班师河南的。第三十八军驻信阳,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第三十九军驻漯河,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第四十军准备驻洛阳,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此时正忙于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渡海作战,尚未归建。
我带工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