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5724630/9787505724631
条形码:97875057246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友谊凤凰丛书,世纪大课堂
内容简介 《大国》从《世纪大讲堂》中挑选出围绕“大国”这一话题而展开的节目,以书面形式呈现。这些节目想告诉我们,只有持续开放的意识、不间歇地开放脚步、不停顿地向自己的内心和中国以外的地方寻找,才可以触摸到那个叫做进步的东西。
具体收录了:《世纪美国》、《英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优雅与暴力法兰西的崛起》、《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皇权与日本近代化》等14篇文章。
《世纪大讲堂》于2000年开讲,至今已有数百位演讲者登台,四位凤凰卫视主持人接力主持,千百学生现场听讲提问,亿万电视观众一起跟堂收看:这些数字都体现出一种坚守:我们的民族和文化,需要更多来自学术殿堂独立思考的浸润和引悟。
当年我们创立这档节目时,找不到另外的成功范本,对于它后来的影响力,我们以为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编辑推荐 《大国》由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编著,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阿忆、王鲁湘、许戈辉、曾子墨、接力主持。当今华语世界最酣畅的思想饕餮。
目录
于热闹处安静听 刘长乐
世纪美国 李剑鸣
英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钱秉旦
优雅与暴力法兰西的崛起 沈坚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高毅
皇权与日本近代化杨 栋梁
德意志的精神 顾俊礼
德意志独特道路的新解释 景德祥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高放
俄罗斯的道路 王康
中华民族振兴的旗帜和道路 李君如
贞观之治 吴宗国
忽必烈和元帝国 李治安
成吉思汗与世界 席慕容
康乾盛世为何走向衰落 郭成康
……
序言 《世纪大讲堂》于2000年开讲,至今已有数百位演讲者登台,四位凤凰卫视主持人接力主持,千百学生现场听讲提问,亿万电视观众一起跟堂收看——这些数字都体现出一种坚守:我们的民族和文化,需要更多来自学术殿堂独立思考的浸润和引悟。
当年我们创立这档节目时,找不到另外的成功范本,对于它后来的影响力,我们以为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其实它又潜藏着必然的因子。
把大中华文化圈知名学者的最新学术思想成果,从小众范畴搬进国民大课堂,是方法,也是态度。这个课堂没有任何偏见,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于是,相对静态的演讲,被传播放大,而思想的厚重,又带了传播远走,中华文明的高山流水,惠泽于四野。
如果说生命个体原本是有限的常数,不可估限的变量正在于她所选择的生存方式和路径。对于主讲者和聆听者都是如此。
不论是一桶水浓缩为几滴水的台上智慧,还是从几滴水中领悟一桶水的普通听众,他们在讲堂相遇,都应是生命的盛事。加上主持入游刃有余的穿插,张弛有度的节奏掌控,将那山河之问,化作了行云流水。在当今社会的躁动喧嚣中,静心倾听一堂知性的课,或许是一件奢侈的事,可它切实地拓展着人的眼光和胸襟。
文摘 曾子墨:谈到法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比较,大家可能还会留下一个印象,就是好像“左派”的思潮在法国会更加有基础,更加受到欢迎,这又是为什么?
沈坚:法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稍微“偏左”的国家,这跟它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情结是有关系的。法国的知识分子都具批判精神,如果比较一下“左派”“右派”,你就会发现,“左派”知识分子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右派”知识分子的比例。法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投入,他会投入到政治里面,他很早地就跟政治相结合,这就造成了一种“左派”的思维。虽然法国人总是往“左”,但不会走得太远,不会走到极端。这也说明法国的精神里面,他的理性、他的节制、他的中庸,其实是起很大作用的。现在真正能够成气候的,不是极“右”,不是极“左”,大概是“中左”“中右”的。
曾子墨:网友“巴黎之春”说,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应该说是法兰西专制最严重的时期,但也是法兰西的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他觉得,这和中国的盛唐有几分相似。盛唐也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发达的时期,但是中华文明大放光彩。请问您是怎样来看待这种专制政体和专制政体之下的文明形态、文化形态?
沈坚:我是这样看的,所有问题的回答都不是单一的。在专制的政体下,有可能产生对文化的摧残。为什么路易十四时期文化会繁荣?我刚才讲了,不是说它是由专制结出来的果实,它是多种因素汇聚而成的。这里当然有它的经济因素,巴黎的繁盛,能够形成文化繁荣,是有一个积淀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巴黎的大学,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学生学业完成以后,有个大旅行的过程,开始是往意大利跑,后来往法国跑。为什么?法国的文化慢慢“聚集”,我觉得不能单用一个原因去解说它。
曾子墨:网友“卢浮宫旁边的小窝棚”说,作为欧洲思想文化的核心地带,卢浮官里面所陈列的许多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本土作品,那么法国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怎样的态度和认识?是不是也能够有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将它们融入其中,取长补短?
沈坚:说得很好。法国文化为什么能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法国人喜欢追求一种异质文化。它当然有很多自己本土的文化,但是它对远距离的文化总是着迷,比方中国的文化,任何时候在法国都是很受欢迎的。非洲的文化(也是如此),它越是不知道、越神秘的,法国人觉得这个东西价值越大,它的包容性就体现在这里。法国人为什么对中国文化着迷?他认为中国文化遥远,不够了解,但是它非常有价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