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67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302131953
条形码:97873021319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下)》主要精选有代表性的外国设计艺术的经典论著,尤以当代的著述为主,每篇均附有作者介绍和导读,相当多的文章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光辉将照亮我们学习外国优秀设计的征程,可以为艺术设计爱好者开启又一扇崭新的知识宝库大门。
编辑推荐 《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下)》编辑推荐:外国优秀设计艺术的背后,有着丰富而耐人寻味的设计思想和观念作为支撑。因此,要理解、学习外国设计艺术,更需要学习、理解其本源性的设计观和设计思想。
目录
上
总序
编者前言
设计科学:创造人工物
工业艺术的历史与理论
产品造型设计
何谓设计
设计的意义
创造工业
设计的本源和目的
论设计
设计是什么?
为设计定位
设计的基本问题
非物质性主导
设计与非物质性:后工业社会中设计是什么样子?
办公自动化的社会设计
设计美学
论技术美
工业美学及其在法国的影响
建筑美学与建筑实践
勒柯布西耶与纯粹美学
设计的符号学方法
有机建筑语言(1953)
语义学:建筑艺术交流的模式
流行时装的历史和历时
物体系
形式与设计
传统和创造
从新陈代谢到共生
1919年国立魏玛包豪斯纲领
包豪斯与乌尔姆
乌尔姆:传奇与留存的理念
中流独行
一个批判理论的形成
工业设计的影响
产品形态历史
设计宣言:设计实践中的修辞、说服与说明
父权制的产物:—种关于妇女和设计的女性主义分析
下
设计与社会
设计与消费者——对“优秀设计”的社会文化背景
分析
设计和谐
简朴
产品设计的错误观念
看不见的设计
传统理性的让位
日用品刍议
设计与激情
什么是“好的设计”与如何表现今天
设计的责任——“更少,但更好”(少而精)
建筑的构成与建筑学的部门
走向新建筑(节选)
论建筑
现代建筑的七根拐棍
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和中国建筑民族化问题
富有活力的空间:具体化的体验与感官思想
回归公共空间
交往与空间
永相矛盾的艺术与技术
手工艺的复兴
设计之技艺性
为什么需要“新的手工技艺”
历史与新手工艺品性的契合
民主、设计和责任
室内设计与家具
椅子和电视机
仿生学:设计中的自然开发
设计与理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世界时间——同保罗维里利奥的谈话
品牌,市场,战略——约翰梅斯访谈录
工业让设计接近现实——康斯坦丁格尔齐茨采访记
从大众品位到大众风格(节选)
反设计
数字手表:消费社会的部落手镯
当代设计
在过去15年中的德国设计理论
没有粗俗,只有设计
少设计便是好设计
我们是原始的
知觉抽象与艺术
造型艺术和纯粹造型艺术(1937)——具象艺术和非具象
艺术
论比例
视觉图像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
设计方法论
德国设计:管理与营销的相互作用
设计管理的发展框架
21世纪的工业设计
21世纪的工业设计
世纪之交的瑞典设计
面向21世纪的工业设计——设计的时代
21世纪设计教育之展望
后数字化时代的设计教育
……
文摘 书摘
什么是“好的设计”与如何表现今天
设计奖项和竞赛的评选似乎都基于所谓的“好的设计”,将其作为工业
美学中质量标准的最高准绳。然而,人们对于“好的设计”的想法多种多样
。作为一个客观的概念,人们在评价一个设计是否是“好的设计”的时候,
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自工艺美术运动中那些浪漫的改革者的诸多理想中发展
而来的一些原则,这些理想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技艺方面,而非美学标准
。后来人们基于功利的考虑,在“好的设计”评价的原则中,增加了形式定
义的因素。因而就有了工业标准,以及最后形成的形式质量的可控性等概念
。“好的设计”表达的是一些以对工业产品质量的客观的美学态度为基础,
确定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的标准的原则。
“好的设计”是各种理想的混合物,是—个神奇的公式。尽管“好的设
计”,至少迄今为止,无法比拟成任何成型的理论,这一概念的很多内容源
自19世纪。对于发展至今的经典的现代主义理念而言,“好的设计”曾经是
符合图像导向的哲学理念的,现在它的内涵已经不只是这些。因此,虽然“
好的设计”的评价原则多种多样,但是它的来源还是可以非常清晰地剖析出
来。总共有五位关键的人物奠定了这一概念的基础。首先是约翰拉斯金和
威廉莫里斯,他们力图从工业社会的工人组织中开始,通过“自然界的自
然”这一理念去寻求美。他们的理论随后与克里斯托弗德雷塞提出的“适
应科学研究的自然”(植物学)相抵触,德雷塞试图抛弃宗教、道德学和社会
等方面的思考,而是在装饰方面采用几何形式;他的理论基于对植物形态学
的分析研究。“好的设计”定义的决定因素是由查尔斯.FA.佛埃塞表达
的纯粹主义者的观点:“快乐的贫乏”,这种观点全面更新了“好的设计”
的定义,指出构图只不过是实用的一种功能,这样实际上已经预示了一种不
加装饰、纯粹派的现代主义理念。最后一位人士是查尔斯R.阿施比,他
的手工艺学校和行会将当时的两种基本概念组合在一起。一方面,阿施比赞
成返回到集体、联合的生产形式,沿用中世纪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他支
持装饰艺术的教学应该像手工艺人的培训那样,通过具体的工作室实践完成
。
除了上述五人,还有一位人士的作用不能忘记,那就是赫尔曼穆特希
乌斯,他敏锐地关注并追随着英国发生的这些转变。从这些先驱者身上,他
最终发展出一种适合德国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