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
ISBN:7806680144
条形码:97878066801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读者参考41:寻找灵魂的城市》是以多层次读者为对象的综合性文摘读物,系从大量最新出版的报刊中精心筛选、采撷英华汇集而成。信息密集,知识丰富,新见纷呈。根据读者多方面的需求,《读者参考41:寻找灵魂的城市》将不断扩大收辑范围,增添一些新的内容,使之更多丰富多彩,成为广大读者通晓天下大事、把握时代脉搏、充实文化知识、提高生活情趣的休闲赏阅的佳品。
编辑推荐 《读者参考41:寻找灵魂的城市》:
◎转轨国家的一面镜子
◎巨人的黄昏
◎中国证券业直面人世挑战
◎汽车文化,什么样的文化?
◎关于漂亮的“经济学”
◎我作为小资而听的音乐
家事 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己;信息 知识 观点 须时时更新
目录
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TEP
衰退离中国有多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宝森教授
转轨国家的一面镜子
热闹的背后——中美网络大战后的思考
中美欧三角关系新发展
美国舆论看中美关系
蒙古:蒙国亚洲战略上的一步棋
为什么要“反”全球化?
WTO与中国的国际依赖度
中国证券业直面入世挑战
入关后怎么办:韩国的启示
入世后什么会降价?
如何看待收入差距?——厉以宁吴敬琏意见相左
什么产业最赚钱?
上班族投资门类面面观
亿安科技案说明什么?
识别庄家洗盘与出货
庄股与主力股的区别
汽车文化,什么样的文化?
汽车价格战不打怎么行?
为何鼓励轿车进入家庭?
在底层——老家几个农民的家事
两千亿债务“围困”中国乡镇政府
中国人的十大“恶习”
尴尬的中国人
汕头:走出“黑色经济”
与西部票贩子打交道
席卷全国的大骗局
解读高价药品内幕
包惠僧眼中的陈独秀
顾维钓退休之后
李嘉诚公开“超人”秘诀
史美伦:铁腕监管中国股市
安南的世界
“东洋奇女”田中真纪子
麦当娜:叛逆者终于安静下来了
末代国王重返政坛
巨人的黄昏
“红杏”为何出墙开?——一项社会学调查的解读
七种人容易离婚
关于漂亮的“经济学”
留下鲁迅这个资源
说点王安忆
池莉:只想读者记住我
平常的沈从文
贾平凹:知青使农村越发荒凉了
劳伦斯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辩护
分肥中国出版市场
中国影视剧刮起“婚外恋”旋风
张艺谋的尴尬与陈其钢的愤怒
艺术的力量
谁会真正关心三大男高音?
我作为小资而听的音乐
拯救贝多芬——古典音乐唱片市场透视
电脑让钢琴失色
大器晚成的威尔第
北大、清华、人大中文系学生
毕业去干啥?
英国教师评价中国留学生
国外高考制度拾趣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谁最大?
有错必纠好不好?
一家“玩”出三个女博士
补习多的孩子成绩差
真理从鼻尖下溜过——他们为何错过了发明?
对称趣谈
未来因特网什么样?
互联网引发的全球性恐惧
美国是怎样搞垮苏联的?
海洛因发迹史
干旱,中国北方的“宿命”?
人与昆虫差不多
人类疾病与饮用水
莫要留下历史空白
清官乃不祥之物
冯骥才谈美国小皇帝
悲欢之间
比尔盖茨如是说
学术界的新思路
正本清源,分清是非
中国教育问题随想
温州人革了自己的命
四大城市角逐未来经济之都
为北京奥运算账
……
香港“帽子”满天飞
影响未来军事的十大新技术
萨拉热窝:寻找灵魂的城市
……
文摘 具体到中美两国情况,第一,中国占美国的对外投资份额很小。到去年年底美国在中国实际投资为300亿美元,而美国整个一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达l万亿美元。第二,由于中国即将加入WTO,投资前景很好,美国人本来就想到中国来抢占市场。美国即使会发生经济衰退,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投资都是要有长远眼光的。所以外国资本的投入主要取决于我国的开放程度。我国的投资机遇与其说受美国经济变化的影响,不如说受我国政策的影响更大。
问:从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您估计,我国今年还能实现7%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吗?
答:我个人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我国目前还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我国还应进一步扩大内需,再一点就是努力使我们的产品出口国多元化,以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当然,这两点都是难度较大的。但必须去做。
问:从美国这次惊心动魄的经济迅速降温中,我们能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
答:信息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但是新经济仍不可能避免经济周期,在美国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期间也经历了3个经济周期。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市场经济也并不完全是理性的,有很大的非理性的因素。如果市场经济完全是理性化的,那么信息化和全球化就解决问题了——信息化以后可以做到零库存,就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了。但是现在看,还是避免不了。在单个企业里可以做到零库存,但在整个行业里由于各个企业是相互竞争的,各自的商业信息相互保密,因此根本无法做到零库存。因此供求失衡仍无法避免。
正因为有非理性的因素存在,所以市场经济中必须有宏观调控。只有“看不见的手”,没有“看得见的手”是不行的。而这只“看得见的手”(即宏观调控)不仅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
而且,即使有了宏观调控,失控有时也难以避免。比如,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使得需求与供应之间已经严重脱节时,调控的难度就会更大。所以就美国来讲,我们既不能把格林斯潘和美联储神化。而他调控没有成功也不能完全责备他。